保护水源地、复绿矿山、构建生态产业格局 龙门守住一方“天蓝水清土净”

南方日报 2020-12-04 06:22

生态是龙门最大的优势,也是最亮的底色。图为龙门县城。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南方+龙门频道

日前,国家住建部对外公布“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名单,龙门榜上有名,成为全国20个示范县(市、区)之一。龙门也是广东省获此殊荣的两个县(市、区)之一。

一直以来,生态是龙门最大的优势,也是最亮的底色。“十三五”时期,龙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发展“大山经济”的思路,全力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防御战、固废治理战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中取得实质进展。

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通讯员龙融心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89%

龙门地处广东省中部、惠州市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尽管地处山区,但独特的环境造就了龙门的秀美山水。生态环境被当地党委、政府视为核心竞争力。为此,“守住绿水青山”“推进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连续多年写入龙门县政府工作报告中。

然而,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为了平衡发展和保护,龙门提出“扬生态之长、补发展之短”,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当地把生态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先后作出“生态立县”、建设珠三角生态花园、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决策部署,决心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上作出示范。

近5年来,龙门先后出台《龙门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龙门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0年)》《龙门县2016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起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当地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助力“大山经济”发展。

为构建生态产业格局,龙门坚持新型工业集聚发展,以“集约、环保、高效”理念发展山区工业,支持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示范园,推动工业产业实现清洁、循环、低碳、绿色发展。

工业发展,治污先行。在建设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初期,龙门便在园区建设起污水处理厂,做到治污先行,避免出现工厂投产后污水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的问题。针对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所需和自身实际,龙门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态工业,走好新型工业之路,把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避免“村村点业,户户冒烟”。招商过程中,园区坚持“项目符合产业规划,符合环保准入”两个前置条件,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2016年,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全省工业园环保考核第一名,2017年获“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称号。

继2015年成为广东省首个省级生态县后,2018年,龙门又成功获评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据惠州市生态环境局龙门分局监测统计,2019年,龙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73.89%。饮用水源与2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13条重点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均名列省、市前茅。

“零容忍”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优势的保持需要精心守护。近年来,龙门严厉打击“两违”行为,对水源地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了大力整治,对矿山进行了复绿,通过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天蓝、水清、土净,为当地生态发展提供保障。

“为了保住"新鲜空气",我们这几年持续深入开展"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扫清污染死角。”据惠州市生态环境局龙门分局局长钟光辉介绍,2019年,龙门制定实施《龙门县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方案》,完成了55家涉气“散乱污”企业整治,深入开展泥头车与工地扬尘整治,首批71辆新型智能环保运输车投入使用。同时,淘汰县内所有的立窑水泥厂、实心黏土砖厂和石灰窑等落后产能,完成了三大旋窑水泥厂生态工程建设,减少粉尘排放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为了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龙门还强化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成3个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

在水质保障方面,龙门严格划定水环境功能保护区和水源林地,保护面积达12.79万公顷,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通过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实现禁养区“零养殖”,限(准)养区“零增量、减存量、规范养殖”。

目前,龙门28条主要河流全面实施“河长制”管理,在去年开展的河湖“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中,累计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373公里、34万平方米,完成鳌溪河、蓝田河治理工程,水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体系,龙门建成了资源热力电厂,扎实推进甘香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综合整治工程,高质量完成10座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较好水平。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的生产与污染防治工作的关系,也就是企业污染的治理与生态环境执法如何有效统一的问题。”钟光辉介绍,近年来,龙门生态环境部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综合运用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日常巡查等方式,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在此期间,龙门还持续加强环保宣传,引导企业主动作为,加大环保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引导全民共建美丽家园。

80%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为了使城乡居民共享生态宜居环境,近年来,龙门县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持续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县80%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目前,全县11个镇(街)投入使用垃圾中转站13个,155个行政村建成垃圾屋839间,聘请保洁员2002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实现“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集中处理”五级无缝对接一体化处理,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龙门县注重结合农村“厕所革命”、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把靠近城镇的村小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小组,采取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生活污水接管网至其他村小组一并集中处理;对于常住人口少、居住分散的村小组则采用分散处理工艺,生活污水经过三级化粪池等无害化处理后排入农田、林地、池塘等进行资源化利用或生态消纳。

据惠州市生态环境局龙门分局统计,截至目前,龙门县已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5座,完成村庄污水治理的自然村个数为84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约45%;雨污分流完成自然村个数为1496个,完成率79.7%。

为全面推进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县域一体化运营,龙门根据目前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需求,每年财政投入1000万元运营管理经费,并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加大运维投入。同时,创新模式,建立了“县政府统筹领导+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第三方技术支撑”的运行新模式,由龙门县水务有限公司接管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工作,确保农村污水处理站稳定运营。

经过污水治理,龙门各村庄彻底改变了污水横流、苍蝇蚊子漫天飞的现象,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十三五”期间,龙门境内增江干流龙门段九龙潭国考断面稳定达到地表Ⅱ类水指标,公庄河平陵河段尖石角市考断面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指标不断向好。13条重点支流水质稳定达标,4个大、中型水库水质保持优良等级,县域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均符合Ⅱ类标准。

新闻推荐

秋冬养生游 岭南泡汤小图鉴

骤降的气温,又一次激起了南方人泡温泉的热情。你或许还不知道,广东可是全国温泉度假消费的第一大省。有报告显示,广东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