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着力提升群众健康需求上的幸福感获得感 优质资源“下基层” 健康服务“在身边”

南方日报 2020-11-26 07:48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横沥分院建设项目奠基仪式现场。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日前,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启动仪式、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横沥分院建设项目奠基仪式分别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下称“市三院”)和横沥镇举行。这不仅是惠城区致力于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其着力提升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建设“健康惠城”的必由之路。

“健康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惠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方针,着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不断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极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在健康需求上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方面为惠州创建一流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通讯员陈美君郑双华欧永杰

打出“龙头带动+专科特色”组合拳

作为惠城区龙头医疗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惠城区打造医疗卫生高地的坚实基础。

将时钟拨回3年前。通过不断深化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改善就医环境,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辐射能力,市三院在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等方面成效显著,2017年9月,市三院高质量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特别是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不断增强,日门诊接诊能力从原来800人次提升到5000人次,住院床位从650张增加至1400张,从根本上改变了市三院陈旧、落后、拥挤、流程不畅的面貌,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窘况。”惠城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邹忠平说。

与此同时,市三院聚焦学科品牌建设,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认证,成功创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创建单位”,提升急诊医学中心和神经医学中心学科影响力。重视医教研同步发展,建成惠州首家中心实验室,致力于在肿瘤早期筛查、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用药、病原体定量及分型、优生优育等方面打造精准医学分子诊断平台。推动惠州地区转化医学研究,近年来,全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39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项。

“市三院二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是落实"卫生强区、健康惠城"”的又一项重要成果。”邹忠平介绍,该项目是实现市三院发展规划,改善科研、医疗条件,培养专业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据悉,市三院二期工程用地面积约1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大楼建成后,将完善三甲医院医疗功能,解决科教、管理、保障用房等问题。项目计划2023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惠城区龙头医疗机构的带动作用,有效解决就医拥挤压力和大大改善医院就医环境,解决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

在抓龙头带动的同时,专科特色也在不断优化中。

“十三五”期间,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多项,如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水中分娩、心理沙盘、孕产妇瑜伽、新生儿疾病串联质谱筛查、产前无创基因高通量测序等高新技术,人工辅助生殖、产前诊断及胎儿医学、妇科微创手术、小儿外科微创手术等多项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专科医院服务更加优化了。”邹忠平介绍,与“十三五”初期相比,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年收治住院患者2.3万人次,增幅14.33%;年助产分娩10375人,增幅23.73%。该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和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颇具规模的三级妇幼保健院。

邹忠平透露,接下来,惠城将按照国家新标准积极将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打造成一所整体口碑和形象在惠州地区认可度较高,学科、业务服务功能齐全,技术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并在“十四五”期间巩固和落实三甲妇幼保健院的创建成果。

医联体建设让优质资源惠及基层

“翟伯,今天感觉如何?”日前,由市三院中医内科下派并长期驻点帮扶横沥镇中心卫生院的主治医生王洋洋正在综合病房内巡查。

年近70岁的翟伯是横沥镇中心卫生院与市三院共建医联体的受益者。家住横沥矮陂的翟伯因为慢阻肺合并哮喘病症曾在多地治疗,三四年间,因病情反反复复,多次进出医院。“这种病症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控制症状、减少病情发作、改善生活质量。”王洋洋说。在市三院经过中西医综合治疗后,翟伯的病情有好转,为了方便长期治疗,翟伯跟着王洋洋到了横沥镇中心卫生院继续治疗。“有了医联体,今后就算我回到市三院了,翟伯一样可以在横沥镇中心卫生院享受到市三院一样的医疗服务。”王洋洋说。

“医联体共建确实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惠。”横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湘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病患在横沥镇中心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仅约3000元,老百姓以一级医院的收费标准获得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部分焦点问题,就医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陪护成本均大幅下降,群众就医获得感得到实质性提高。

“您好。我这里有一个心力衰竭病人没办法确诊,这是病人刚拍出来的X光片,请专家指点。”在横沥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市三院的专家连线。通过视频会话和电子资料传输,市三院的专家最终给患者制定了一个准确的治疗方案。

以上场景是医联体建设工作中,建设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区域检验中心等医联体资源共享中心的一个缩影。“"三大中心"为基层医务人员作出准确的疾病诊断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邹忠平说。

“强化联动分工,惠城医联体建设成效更显著。”邹忠平介绍,近年来,全区重点推进以市三院与横沥中心卫生院和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示范点建设,同步探索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与芦洲镇卫生院专科联盟建设,其他有关医疗机构已在计划内逐步纳入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建设不能只是“空架子”,惠城已探索多种方式丰富其服务内涵。例如由牵头医院院长负责制管理架构,不断加强医联体内部运营管理,不断强化医联体内部联动机制和分工协作;又如由牵头医院投入资金对成员单位的医疗硬件进行改造,进一步夯实基层硬件设施;还有由牵头医院设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实行全年无假日、24小时专人跟进双向转诊工作,提供预约转诊服务,搭建并畅通转诊绿色通道等。

日前,医联体建设又有新进展——市三院横沥分院建设项目正式奠基。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8312平方米,总体规划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规划住院床位300张。项目计划2021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未来,将极大提升北部山区医院的服务能力,有效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和山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邹忠平说。

普及中医特色“家门口”健康服务

从“疾病”到“健康”,从“看病”到“看人”,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词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自去年组建区卫生健康局以来,惠城着眼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作出的重要改革就在持续推进。“从构建大健康的格局出发,把关口前移,从治病到更加注重防病来推动工作。”邹忠平说,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惠城区卫生健康领域突出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惠城区60周岁以上长者约为12万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与去年不同,在今年疫情防控下,居民对“家门口”的健康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把专业医疗机构比喻成"手臂","健康之家"就像"手指"般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办公桌。"手指"虽然不像"手臂"那般有力,但它能更灵活感知群众健康需求。”惠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将有14个老旧小区惠民空间改造点先行完成“健康之家”“长者之家”“长者饭堂”建设,探索“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服务。

“中医服务也是惠城区卫生健康领域的特色,未来将更加普及。”邹忠平说。

目前,惠城已经完成区中医医院扩建升级,使区中医医院业务用房面积增加3000平方米,基本达到二级专科医院水平,为全区人民提供有效的中医特色服务。同时,致力发展中医医疗专业,惠城完成了基层16间中医馆建设,全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中医馆,并鼓励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特色项目,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区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有效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患者。

接下来,惠城区计划成立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订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配套实施细则,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重点引进合生创展惠州智慧大健康产业项目、国际生物健康谷落户;依托芦洲、横沥等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优势,支持铁皮石斛、金钱龟等特色中药材种养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规模化种养,大力推广沉香的种植及加工项目。此外,加快建立中医治未病专科联盟,形成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所为补充的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发挥中医药在优化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优势。

■对话

惠城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邹忠平:

打通市区医疗机构壁垒

以信息化建设落实健康惠民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公共卫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更成为对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压力测试。在惠城竞逐国内一流城市中心区的过程中,卫生健康领域是否存在信息化短板亟需补齐?为此,惠城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邹忠平接受了采访。

南方日报:对于惠城的卫生健康事业来说,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何?有哪些难点痛点?

邹忠平:目前,全区各家二级以上医院自建的信息系统急需建立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支撑,实现最终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同时,因惠城辖区内市属医院较多,相互之间数据独立,要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不仅需要搭建区域平台,还需协调市属医院完成数据对接,方可真正实现数据互通。

各医疗机构之间数据无法互联互通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增加重复问诊的过程,降低了医疗机构问诊看病时的工作效率,阻碍了医疗服务质量及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是重复检验检查造成医疗资源及社会物资浪费,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甚至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三是不利于分级诊疗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无法实时获取大医院健康数据,严重制约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开展。

此外,全区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除了新设备、新系统引进需要经费外,还需要经费实现与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对接与端口改造。2019年,除了市三院及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外,其余2家二级以上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均不足年收入的3%;基层医疗机构属财政一类供给机构,信息化经费投入更少。

南方日报:如何破解上述难题,打通信息化建设的“肠梗阻”?

邹忠平:进一步加快惠城区“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医院—服务中心(卫生院)—卫生站—家庭医生”四级联动的信息化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建议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经费按一定比例纳入此后每年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以支持全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鉴于惠城地处惠州市中心区,地理位置特殊,建议在惠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成后,由市政府牵头,将惠城区辖区内所有市直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信息数据一并对接,从根本上解决惠城区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实时交换和信息共享的问题,通过获取居民电子病历库、电子健康档案库数据等信息,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实时查询,进一步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数据中心数据体系。

同时,深入推进便民、利民信息化建设。从贴合群众需求,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通过手机微信、APP小程序建设,构建全区医疗卫生指尖服务模式,让群众能够足不出户,只需通过手机,动动手指便可办理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报告等相关业务,同时也可随时随地查询居民健康信息,从而优化看病就诊流程。特别是针对惠城区内儿童在接受国家免费疫苗接种时,往往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内经过漫长轮候的问题,惠城区将建设疫苗接种预约挂号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预约挂号服务,以缓解群众就诊排队时间长的问题,使群众稳坐家中,足不出户,即可在指尖享受儿童疫苗接种的预约服务及查询各接种单位疫苗的使用信息并追溯疫苗的来源,从而缓解医疗机构接种场所过度拥挤的现状,减少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接种轮候时间。

新闻推荐

惠城横沥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将打造“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美丽乡村”综合体

各地游客在风景优美的横沥镇游玩。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南方日报讯(记者/卢慧通讯员/余晓琳)日前,2020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