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拥深港、背靠羊城,强化高品质文化供给 千年莞邑迈向 湾区品质文化之都

南方日报 2020-11-23 06:31

玉兰大剧院。南方日报记者龚名扬摄

国庆节期间,在书店里阅读的东莞市民。南方日报记者龚名扬摄

“品质东莞”如何创新文化?

东莞,其名源于“江畔莞草”,扼珠江口要冲,广州之前卫。它拥有5000年文明史、近1700年建县史、逾1260年建城史。东莞蚝岗遗址发掘出沉睡5000年的蚝岗人人骨遗骸,被文博专家称为“珠三角之父”。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农业生产为主的千年莞邑,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东莞也凭借明显的地缘优势,前拥深圳、香港,背靠广州,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

今年8月,东莞发布文化品牌建设方案,力求在3年内加快建设成为大湾区的“品质文化之都”。本期湾区文化行来到东莞,探寻“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文化创新。

●南方日报记者刘奕伶王芳龚名扬

从“多文为富”到“知识惠东莞”

这两个题词的核心思想脉络是一致的,东莞人历来崇文重教,他们很早就明白了富裕是要由“文”相伴相生的。

在东莞打工17年的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读了12年书。因疫情影响被迫离开东莞前,他在图书馆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不舍:“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识惠东莞,识惠外来农民工。”这则简朴深情的留言被全国网友刷屏。

吴桂春的故事,是东莞公共文化建设成果的缩影:这座厚德务实、海纳百川的广东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不但有影响世界的“东莞制造”,还有走在全国前列的公共文化建设。

东莞图书馆,外观高大方正,结构线条充满现代感,建筑面积44654平方米,建筑规模在全国地级市位居前列。冬日阳光从通透的玻璃幕墙涌入大堂,一条高高悬挂的“知识惠东莞”红色挂幅分外瞩目。每层楼面向大堂都有一整面的落地玻璃墙,玻璃墙后是气势惊人、层层叠叠的万本书籍,正是它们构建了吴桂春们的阅读天堂。

“何谓富裕?东莞人有自己的认识。早在1930年代,建设东莞图书馆的前身——东莞博物图书馆时,当时的县长题词"多文为富"。"多文为富"借用了《礼记》里的用语,是对东莞发展追求的描述。”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曾撰文解释。

2004年新东莞图书馆建成时,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为其题词“知识惠东莞”。李东来说,从“多文为富”到“知识惠东莞”,两个题词核心思想脉络是一致的,东莞人历来崇文重教,他们很早就明白了富裕是要由“文”相伴相生的。

东莞图书馆副馆长莫启仪还记得,2002年在参与新图书馆筹建整理资料时看到,当年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书籍送到乡间田头,用知识去帮助当地农民开展种养殖产业的老照片,“这是真正打通知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让更多的“吴桂春”免费享受到优质阅读资源,东莞图书馆通过总分馆、图书流动车服务站、基层服务点、城市阅读驿站、绘本馆等建设,打造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如今,东莞已实现全市范围内“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全天不间断“零距离”服务模式。

“城市阅读驿站和图书流动车设到居民生活区,还可通过预约把书从总馆或分馆调拨到最近的图书馆。也有不少市民选择享用快递借书服务,安坐家中就能收到从图书馆寄出的心仪图书。”莫启仪说。

如今,东莞市民买书、读书热情高涨,2019亚马逊中国Kindle付费电子书人均购买量城市榜上,东莞位列全国城市第10名,也是唯一进入前10名的地级市。2019年东莞地区公共图书馆书刊外借679.31万册次,同比上升27%。

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刘影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她刚来东莞时,每天都要跑到分布在东莞各镇村的工厂企业教女工们跳舞,一天最多只能跑5个地方。2017年,东莞正式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第一批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城市,文化馆打造了“文化莞家”这一线上IP,为东莞市民提供各种艺术课程的线上服务。

“传统的一个文化场馆最多能容纳200人,"云上文化馆"可以影响到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刘影说,如今东莞市民已经习惯了“云上”获取活动预告、报名参与、在线学习。“比如"走进艺术"课程,我们每半年推2000多个班次的课到网上,3—4分钟内全部抢光。”

知识惠东莞,文化润莞邑,打通公共文化的“最后一公里”,阅读与艺术成为东莞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人人皆可稇载而归。

现代文创激活传统非遗

积极拥抱新媒体和现代科学手段,激活传统老物的生命力,使其融入现代生活,莞香等东莞本土非遗实现华丽转身。

东莞于宋元时期就有栽种香树的记录;元大德《南海志》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东莞人工种香的记载;崇祯年间,文人将莞香生产与江南种茶叶相提并论;清代,东莞县内种香和卖香蔚然成风,莞香成了宫廷贡品:“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广东巡抚杨琳,进供莞香一匣,重一斤”“雍正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广东巡抚杨永斌,进贡女儿香一块,重十两”……步入莞香文化博物馆,幽香飘浮,小而美的布展设计,让我们沿着时间的线索,了解莞香在东莞的历史沿革和古老制作技艺。

博物馆主人黄欧,今年刚获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这些年,他运用文字、图片、影像,建立起莞香制作技艺档案数据库,并将它们在这座民间博物馆里展示。他自继承家族制香产业后,一心念想的是解开年幼时看不懂的家族传统制香方法之谜。为此他力邀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等的专家,借助高科技找到古老技术中可以用科学解释的关键技艺节点,让制香不再神秘繁复,让莞香活起来,并再度走向世界。今年虽因疫情暂停了进入日本市场的计划,黄欧依然兴致勃勃地向我们描述当下在做的工作:“我们可以利用生物科技,生产防疫杀菌莞香贴片……”

在东莞,时代的车辙没有湮没古老的传统,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发展,让它们从老街巷弄里走上“云端”,华丽变身为触手可得的商品。

今年4月,东莞“非遗墟市”线上亮相。原本只有在东莞的街巷里弄才能找到的东莞非遗美食、手工艺品,如今市民只需拿起手机,就可以进行云选购,甚至还能上网采购一整套生猛的“非遗石排明德醒狮”表演,套餐价格从2380元到13800元不等……

“非遗墟市”上线同时,“非遗小姐姐”这个生动活泼、年轻时尚的直播带货IP也闪亮登场。短视频等当下最火的电商营销让非遗“抖起来”,市民可以刷短视频时顺带“剁剁手”。

“我们将非遗项目不断活化、不断美化,它也为这个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资源。”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何超群说,目前已有不少文创企业主动联系他们,希望能合作开发更多非遗IP。比如本地一家知名的金属拼装模玩公司“拼酷”,就在他们的建议下设计了东莞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千角灯模型,利用一块块精致的模块,拼出一个令人惊叹的漂亮千角灯——一旦被授权投入大量生产,这款拼装模型很快就能变身商品进入千家万户。而如何让这些非遗IP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是他们正在做的工作。

时尚活力成东莞城市标签

一座城市要吸引人才,除了经济发展还要靠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东莞,篮球与音乐剧,是两张足够吸引人的城市名片。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问,你对东莞的认识是什么?就算你不是篮球迷,也有可能听说过广东宏远队。十冠王!即使受到疫情影响,广东队依然捍卫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不仅男篮,2019年WCBA冠军的广东女篮同样出自东莞;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以东莞麻涌三人篮球队为班底的中国篮球队夺得了亚运史上首枚三对三男篮金牌……在东莞,通过多年布局,目前已拥有顶级职业球队和群众基础扎实的草根篮球,“打篮球看东莞,看篮球来东莞”,东莞也成为去年国际男篮世界杯的举办城市之一。

竞赛领域已经做到全国第一,国际赛事也如约而来,如何进一步将篮球文化真正融入城市血脉之中,让市民的生活更加灵动美好?研究筹建东莞篮球博物馆、篮球主题公园、篮球文化节,均已写入了《全力打响东莞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品质文化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和篮球一起被写入“三年计划”的,还有音乐剧——“东莞是中国音乐剧的福地!”中国音乐剧顶级制片人李盾点评。

11月3日晚,东莞玉兰大剧院灯光璀璨,门口聚集了排队等待检票观剧的人们。除了本地剧迷,她们大部分来自广州、深圳等城市,只为观看一部音乐剧《面试》的中文版演出。优质的音乐剧目、国内音乐剧顶尖的表演者,当晚就有网友感慨,“冲着这阵容,值得我往返三小时来看”。

“前两天上演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也相当火爆。”东莞玉兰大剧院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新浩说,东莞处在广州、深圳两大经济体中间,东有惠州,西有中山、珠海,正好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我们的剧目展演,能够吸引到周边1.5小时车程的居民前来观看”。

目前正是东莞音乐剧节如火如荼举办期间。这个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音乐剧节已经办到第七届,玉兰大剧院在中国音乐剧迷中也名声响亮:“全国知名票价洼地”“音乐剧节排期可谓南方的上海”……但在2007年,东莞在国内城市中率先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引起了不少争议。彼时,国内音乐剧行业并未如今日这般“声入人心”,北上广等地的音乐剧排练场地也非常匮乏,东莞虽是经济发达地区,但在外人眼中,它和“音乐剧”这种时髦的都市舞台艺术并不沾边。

低调务实的东莞未作争辩,只是在塘厦、东城、望牛墩三个音乐剧创作基地,引入中国音乐剧顶尖制作人才,建立起了接轨国际的音乐剧创作生产“东莞模式”,即“政府扶持、目标监管、企业投资、项目办团、院线营销”。《蝶》《钢的琴》《爱上邓丽君》等一部部在中国音乐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持续而稳定地孵化出来。

“10多年过去,我们每年都在观测舞台演艺数据,数据表明音乐剧已成为目前全国发展最迅猛、一枝独秀的舞台艺术门类。”陈新浩说。

陈新浩介绍,东莞计划要把“音乐剧之都”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一个城市文化品牌。为此他们正谋划成立玉兰大剧院音乐剧团,吸纳全国精英并培育本土音乐剧创作、表演者。

“下一步我们计划做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音乐剧产业联盟,让全国音乐剧人才和社会、企业对接。在东莞,其实有不少企业想要投资文化产业,我们要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本推动整个行业发展。”陈新浩说。

专家观察

把公共文化供给打造成

东莞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抓住中央赋予广东先行先试的发展机遇,凭借其地缘、人缘优势,以及敢闯敢干、务实包容的精神,赢得发展先机,迅速从一个国内默默无闻的农业县蝶变成“世界工厂”。

近10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东莞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初步实现由“世界工厂”到国际制造中心的转型。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东莞的文化建设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公众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市民文明素养、社会文明水平大幅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说它是跨越式发展也不为过。

依托发达的制造业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东莞大力发展东莞特色的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制造业为优势产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差异化特色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目前东莞已成为文具、玩具、动漫衍生品、印刷、舞台装备、音响设备、工艺品制造以及“文化创意+传统制造业”等生产性文化产业链的高地。茶山南社、寮步莞香文化小镇、凤岗婚庆文化产业基地、麻涌岭南水乡生态湿地旅游区、万江下坝坊、33小镇等已成为传承文脉、品味乡愁的网红打卡地。

目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此,东莞提出建设文化引领型城市,打造“品质文化之都”,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如何打造“品质文化之都”,推动东莞文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写好高品质文化供给这篇大文章,因为高品质文化供给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内涵,也是“品质文化之都”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笔者以为,需要在以下三方面聚能发力:

一是擦亮公共文化品牌,以高品质公共文化滋养高素质新莞人。一座城市只有吸引足够的人才能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说前40年东莞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数以百万计的内地普工的辛勤奉献,那么高质量发展阶段则更多地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如何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是城市竞争的焦点,而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供给是吸引、滋养高端人才来东莞创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不仅要有高大上的设施,更要在社区、村落配套完善高质的文体设施;不仅要探索激活社会力量办文化、兴文化的机制更要探索基于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的公益性专业化运营管理机制,以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提质增效;不仅要有“下里巴人”,还要有“阳春白雪”。一句话,要把公共文化供给打造成东莞最大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二是做强文化产业,以高品质的文化市场供给满足老百姓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核心内容产业占比偏低,现代文化产业特征不够突出,文化新业态、特色文化产业比较弱小,文化企业不强等短板,东莞要紧紧依托国际制造中心这一最大特色与优势,以文化赋能制造业,全面深入推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沉浸式互动式个性定制化的文化科技融合新产品、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演艺及主题公园高端装备、三维效果及虚拟现实展示解决方案等高文化内涵的文化制造以及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等文化新业态、新体验,不断丰富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三是打造东莞IP,讲好大国崛起中的东莞故事。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样式、市场方式向全世界讲述东莞由贫穷落后农业县蝶变成国际制造中心、“品质文化之都”。

(詹双晖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

新闻推荐

惠州市惠东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惠公易土惠东 [2020]065号

根据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79号《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