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尽的水东骑楼 看不尽的惠州风情见证惠州商业兴起和多元文化交融的水东街,时至今日仍延续着自明清以来的商业功能
水东街,时刻能让人感受到骑楼的建筑美。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冬日的阳光,洒落在惠州市区水东街延绵的骑楼店铺门前,猫犬在清凉的江风中趴地打盹;店铺内,采买什物的市民与店家谈论,连讨价还价声都温柔起来。到了夜晚,水东街的夜生活活色生香,逐渐成为引领惠州夜间文旅经济的新潮流。
走不尽的骑楼长廊,看不尽的惠州风情。始筑于北宋的水东街,在明清时期成为东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民国,又改头换面成为岭南特色建筑——骑楼街,商业发展达到鼎盛。见证惠州商业兴起和多元文化交融的水东街,几经沉浮,时至今日依然延续着自明清以来的商业功能。
街巷渐渐恢复“旧容”
水东街一家“承写对联”店铺里,贴出“东望合江云历历,街连西湖路悠悠”的对联,道出了水东街的特殊位置——惠州历史上有“一街挑两城”的城市格局,其中“一街”指的就是水东街。
曾几何时,水东街杂乱无章,占道经营、广告乱张贴、骑楼建筑立面被更改……这条惠州古老的商业街在城市化和商业化大潮中险些被淹没,它褪去昔日的荣光是不争的事实。新时代的商业街区和商圈在惠州大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喧闹中固守原有商业生态的水东街,虽然被很多人记起,但也被很多人遗忘。
然而,水东街的骑楼以及背后更为久远的历史遗存,在城市的集体记忆中,自成一段风韵,也是惠州一道不褪色的风景线。相比一息尚存的商业氛围,水东街的文化底蕴更为厚重。
为配合惠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4月开始,惠州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整治工作,水东街借此东风,渐渐恢复“旧容”。
乱搭乱建的棚房不见了,乱线穿空消失了,重见青砖墙,重铺青石板,重挂店铺特色招牌……一条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商业街,焕然一新。
连片而建的骑楼,构造极为讲究,绝大部分是一楼一顶,上住人,下为人行道,不管晴雨,行人不忧,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形瓦顶,既有岭南建筑特色,又融合西方建筑元素,成为跳跃在惠州大地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经典符号。漫步水东街,时刻能让人感受到骑楼的建筑美。
始筑于北宋繁华于明清
在惠州,没有任何一条街比水东街更具传奇色彩。作为商业街的水东街,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但作为一条道路,它存在近千年。
明代吴高在《惠州修路记》写道:“耆老善士告予曰:昔水东地势低洼,宋守钱酥筑作平直,郡人便之……”意即明代惠州进士吴高听老者说,今水东街北宋时仅是一片低洼,行人不便,惠州太守钱酥将这些洼地填平拉直,方便行人。
有考证认为,当时的惠州太守钱酥所筑的仅是一条泥路,不是街道,更不是商业街。此外,明代府城大东门下的浮桥码头,不是直对西枝江对岸,而是向东南斜向对岸俗称“蒲(浮)桥头”的地方上岸,说明早期的水东街,位于今天的桥东上塘街和下塘街。
明万历年间,归善县治所从府城迁至桥东白鹤峰下,自此,府、县两城隔江相望,由两城之间的水东街连接府城的十字街和县城的县前街,构成惠州独有的“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并延续了400多年。这一格局,被明崇祯四年(1631)出版的《苏文忠先生寓惠全集》中的书刻地图——《惠景全图》,以长卷形式记录下来。《惠景全图》说明,到了明末,水东街还是归善县城海通门外的一条郊外道路,直通东新浮桥和惠州府城,路两旁为民居稠密之地。
明清两代,今日桥东成为归善县中心,凭借三面环水的地理优势,成为惠州乃至东江中上游的交通枢纽,水东街借此成为东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
入明后,水东街和府城十字街、东新桥并称惠州三大圩市。至晚明,水东街作为东江流域商品集散地的作用更加突出,商铺林立,从而正式形成驰名东江的商业街。
近年来,惠州博物馆发现了原安放在水东街包公庙内的两块石碑,一块为清乾隆十九年(1754)的《重修孝肃包公庙碑记》,石刻记载了捐修的各类商会、店铺、商号有204间;另一块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重塑神像碑记》,石刻记载了捐修的各类商会、店铺、商号有212间。这反映出水东街在清代“康乾盛世”时的繁荣景象。
民国骑楼风席卷水东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随着东江水运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水东街商业发展达到鼎盛。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水东街还迎来了大换脸,也就是从传统的建筑变成中西结合的骑楼。
民国鼎新,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寻求破旧立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骑楼成为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商住建筑形式之一,分布于广州、佛山、潮州、惠州等大中城市,成为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商贸交流的见证者。它记录着城市成长过程,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风貌。
史料显示,1928年,惠阳县政府拟《惠阳呈报改良惠城建筑章程案》报省国民政府,提出成立“惠阳改良街道委员会”,对县城水东街和府城十字街等主要街道进行改良,兴建骑楼。其中,水东街的改良方案拟定马路扩宽至约9.1米,两旁人行道及骑楼各约2.4米;檐口高度从地面至骑楼底约4.6米为限,只许增高,不许减低;店面、骑楼及人行道、马路等项建筑费用,由业、店客各出一半。
该方案最终获批。在随后几年,当局将水东街“改良”成一条700多米长的骑楼街,以中西合璧的骑楼取代旧时檐廊式建筑,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整齐划一地架在半空,上居下铺,前铺后居,成为惠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
1928年改建的水东街保留较为完整,建有划一的骑楼,使整街两边成两条长廊。骑楼上住人,下为人行道,雨天行人不忧雨。当时,惠州的工商业都集中在水东街,水东街因此被称为“旺地”。
骑楼,就这样走入了惠州人的生活。在很多老一辈桥东人的记忆中,每当夜幕低垂之时,伴着骑楼下清脆的木屐声和沙哑的叫卖声渐渐消失,水东街也结束了一天的喧嚣,而第二天晨曦微露之际,又是骑楼下的木屐声,一声又一声唤醒了水东街的一天。
赓续水东街千年繁荣
水东街不仅迎来了骑楼盛装,还出现历史上的畸形繁荣。
抗战时期,惠州4次沦陷,日寇铁蹄蹂躏,水东街遭遇灭顶之灾。1938年10月,侵华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广东省政府和国民党省党部急忙后撤到粤北的曲江、连县一带,日军驻扎在石龙至增城之间,并截断了东江和广九铁路、惠广公路的联系,惠州即成为东江流域重要的抗日交通运输线和物流中心。在此期间,水东街遭到日军多次轰炸,炸毁和焚烧的店铺达200多间,但商民很快将其修复营业。
那时东江河道运输繁忙,船舶来往穿梭,码头熙熙攘攘,特别是水东街的平码行、货栈和各类商铺林立,茶楼、旅店等生意兴隆,居民就业方便。相对于其他日占区经济萧条景象,惠州水东街出现畸形而短暂的繁荣。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国民经济崩溃,惠州许多工商业主纷纷将资本转移到香港等地,历尽300多年沧桑的水东街又走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水东街又经历多年风雨,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具有完整历史风貌的建筑所剩不多,民国建筑风格的店铺日益破败不堪,墙皮裸露的建筑随处可见,支撑骑楼的粗大柱子大多开裂,与现代都市显得不协调。
在惠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中,水东街一期按原规划完成,近年来吸引数十家文旅商主题店入驻,电音剧场、音乐餐吧等业态充满活力,成为引领惠州夜间文旅经济的新潮流。
水东街,已经被惠城区定为打造“城市会客厅”项目的核心区域,今年,该区投入8000万元对水东街二期基础设施实施改造,包括地面改造、风貌立面改造等,预计在今年12月底完成,将打造成承载惠州夜间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引爆点,让古城焕发新活力,让夜间文旅经济更加兴旺。
千年水东街,铅华洗去,商业功能迭代升级,在文化历史的领域里重焕生机,为惠州描绘出一道独特的岭南风景线。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人口普查标准时点进入倒计时11月1日起正式入户登记,11月5日24时关闭自主填报
惠州日报讯(记者冯丽均通讯员惠统宣)摸清“大家”人口,惠及“小家”生活。将影响未来十年人口相关政策制定的第七次全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