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账本

羊城地方 2020-10-16 11:06

□蒲建知

母亲有一个账本,这是公开的秘密。

母亲的那个账本是父亲遗留下来的。

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斜坡村的第一个初中生,也是村里任职时间最长的村干部。从初中毕业担任村会计开始,一直到他积劳成疾去世,父亲整整担任了35年的村会计。

做会计最拿手的便是记账。父亲除了记好村里的账,还把家里的账目也记得一清二楚。

父亲弥留之际,用枯瘦的手慢慢地从枕头底下掏出那个发黄的账本,郑重地递到母亲手里。他嘴角蠕动着,似乎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可最终什么也说不出。

母亲后来一直坚持说她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是要她继续记好家里的账,管好这个家。

父亲希望母亲管好这个家,这我相信。但母亲认为父亲希望她继续记好家里的账,这点我不敢苟同。毕竟记账也是一门学问,母亲当年只上过几天私塾,大字不识几个,由她来记家里的账,这难道不是“天方夜谭”吗?

质疑归质疑,这并不能改变任性的母亲要接过父亲衣钵的决定。于是,从那时起,每天晚饭后,母亲总要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在父亲留下的那个账本上写写画画。好些时候,我试图了解母亲究竟在那个账本上写画了些什么,可每次,只要我说到账本的事,母亲总会涨红脸,顾左右而言他。有时候,被我问急了,母亲便会动怒道:“你以为自己书读得多就想看老娘笑话?我虽然没进过几天学校,但字还是会写几个的……”

母亲说了很多。我也听懂了她的意思——她喜欢记账,是受父亲耳濡目染的结果。她怎么记账,记什么账,是她的秘密,希望我们不要过问这事。

大学毕业后,我南下广东谋生,不久便在广东惠州这边定居下来。只剩母亲一个人常年留守在老家。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和妻子不止一次动员母亲跟我们到广东这边来一起生活,可母亲死活不答应。没办法,我们只好尽可能利用节假日每年多回老家几趟。

时间过得实在太快,一转眼父亲已过世30年,母亲也年过八十了。

时间一久,我也就渐渐淡忘了母亲当年记账的事。

前不久,邻居桂婶从老家给我打来电话。桂婶一开口就神秘地说:“你说怪不怪,你娘最近老是戴着老花镜拿着一个本子坐在庭院里不停地写呀画呀。只要有人靠近,她立马就把本子收起来藏在衣兜里。问她在写些什么,她一直闭口不说。后来被问急了,她才说是在记账,还说这账是记给你看的。阿建,你之前看过你娘的账本吗?”

我心里猛地一震,只得照实说:“我从来没看过她的账本。”

听我这么说,桂婶就叹息道:“唉,你说你娘都八十好几的人了,且大字不识几个,她会记什么账呢?她这么多年来都是一个人在家,她所用的钱也都是你从外面寄给她,她吃穿不愁,你说她有什么账好记的?我猜想她一定是想你们想疯了……”

桂婶还说了很多。她的意思显而易见——要我尽早抽空回去一趟。

七月中旬,我带着妻子儿女赶回了位于新晃米贝苗乡的歇场坡。

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母亲戴着老花镜坐在修葺一新的屋子里,正在那个发黄的账本上写着什么。

一见到我们,母亲高兴地站起身来。但就在她伸出手来准备摸孙儿脸蛋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那账本还摊放在桌子上呢。只见她猛地转过身,以一般老人难有的敏捷,一把将那本子揣进了衣兜里。

“奶奶,那是个什么本子呀?能不能给我们看看?”两个孩子在我的暗示下,一左一右拽着我母亲的衣袖,非要看个究竟。

母亲左右为难,一个劲解释说是个账本,小孩子看不懂。

两个小家伙不依不饶,非缠着说要看看她老人家到底记了些什么账。

我也趁机在一旁帮腔:“娘,您之前不是常说小孩子要懂得忆苦思甜吗?他们要看就给他们看看吧,正好拿这账本教育教育他们嘛!”

听我这么说,母亲终于松了口:“好吧,反正这账本迟早要传给你们的。”

我们把母亲围在中间。母亲小心翼翼地从衣兜里掏出那发黄的本子,回头看了看我,然后又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我妻子和两个孩子,最后才慎重地把本子交到我手里。

轻轻地翻开账本,从父亲工整清晰的账目一直翻到出现母亲歪斜但不失娟秀字迹的页面,我们的震撼一阵强过一阵:在母亲最初所记的账目里,大多都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开支,一些不会写的字,母亲便用图标来代替。但到了后来,母亲所记的账完全变成了生活的记录。我们惊奇地发现,几乎每一页上,都有一个春节倒计时的图表,而图表的下边,则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我们和她通话的时间。在母亲最近几年的账目里,出现最多的是亲友以及村干部每年前来看望她和无偿帮助她的数据。

在账本的后面,有几页类似于历史课本大事年表的记录:某月某日,乡村干部一起来看望了她,并送给了她两千元慰问金;某月某日,水泥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某月某日,自来水引入每家每户;某月某日,卫生院的医生上门来替村民进行免费体检;某月某日,政府派人免费替村民把房子修葺一新……

看着这些账目,我百感交集。

见我一脸的愕然,母亲也无比感慨:“这个账本就传给你们吧!这些年,你们不在家,多亏有这么多好心人在帮助和照顾我!我记下这些,是想提醒你们:现在政策好,社会风气好,生活幸福了,一定不能忘本,一定要懂得感恩!”

我和妻儿赶紧应答道:“是的,一定不能忘本,一定要懂得感恩!”

新闻推荐

仲恺创新投集团孵化企业累计超400家

南都讯记者杨振华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是仲恺的主旋律。记者从惠州仲恺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拥有2家国家级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