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易引发焦虑抑郁学会自我调整改善拖延状况

惠州日报 2020-10-05 08:39

工作上的一件事情,规定了一周内必须完成,但是想着还有时间,一天拖过一天,一直拖到最后一天才来着手完成,结果工作效率低下,事情做得不好,被领导批评,自己也烦恼。学习上,完成作业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做2分钟作业就起来喝水、玩手机,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想要高效的学习工作,却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能动起来,看到这些表现,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数据调查显示,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情况。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调适科心理治疗师杨启璠表示,拖延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疾病,更多的是行为能力的失调。拖延症有时其实并不是生理上的懒惰,更像是心理上的无法控制。拖拖拉拉,该做的事情不做是典型的表现,拖延症患者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疾病。

多因素可能导致拖延症发生

拖延症是如何患上的呢?德国科研人员实验发现,人的大脑有一个叫“杏仁体”的“零件”,其主要功能是对形势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判断。研究分析认为,做事爱拖延的人,大脑杏仁体体积较大,可能会更担心行动的负面影响,因此表现出犹豫和拖延。

杨启璠指出,除了生理性原因,拖延症的发生还与个人的性格、学习工作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例如,从拖延症患者的工作环境上来说,工作越困难,他们回避、拖延的情绪越明显;反之,工作如果比较轻松,拖延的程度也会相应的好很多。学习环境也一样,如果学习时周围可以玩的事物较多,那么部分学生学习也会出现拖延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比在家里的学习效率更高的原因。

调整节奏改善拖延情况

杨启璠表示,拖延现象普遍存在,对拖延症的干预,主要看拖延的情况是否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如果自身明显感觉已经受到很大影响,则需要尽早到专业机构介入治疗。

据介绍,拖延症的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通过改变认知、改变行为来改善拖延行为。其中,改变行为可以通过分解行为来进行。例如,对于一个月内要完成的具体某项工作,可以把一个月的时间分解为4周等多个截止时间段,这样对于拖延者而言,就有了4个截止时间段,可以要求自己尽快完成工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强化法来改变行为。例如在完成某项工作后给予自己奖励,可以是完成一项工作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设定目标,如集满6朵小红花就满足自己的一个要求。杨启璠提醒,拖延者改变认知、改变行为的疗法应按工作量、学习量来划分设置,按时间来设置有可能会加重拖延情况。

积极情绪可预防拖延症

拖延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学业表现等产生不利影响,更有甚者,还会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

对此,杨启璠表示,拖延症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调整自己对工作学习的看法和态度,告诉自己说工作现在不做,放到最后还是要做。其次,很多拖延者是完美主义者,担心自己做不好或有做不好的风险,希望在尽善尽美情况下才完成某件事情,因此要调整过于追求完美的心态。再次,要调整情绪和休息时间,如果没有规律的休息时间,在完成工作的最后时间里会很容易焦虑,因此,适当休息、放松很有必要,可以帮助自己获得积极情绪,有正向性鼓励。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群体作用。

杨启璠提醒父母,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动力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很重要。因此父母也要做好榜样。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黄婷 通讯员郑愿佩

新闻推荐

游走于公益与文学路上95后惠州作家江利彬散文集《背影》近日出版

近日,95后惠州青年作家江利彬的第一本新书、散文集《背影》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精选了近两年来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