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灯笼仔,浓浓的爱在编织 有门“手上功夫”叫石龙泗州灯笼仔
马上就到中秋节了,你熟悉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吃月饼、猜灯谜、饮桂花酒、燃灯、拜月……各地中秋节风俗有很多,各有趣味。而在东莞石龙等镇街,有个传承至今的风俗,那就是每逢中秋佳节之际,外婆都要送给外孙一对“灯笼仔”,寓意前途光明、步步高升。石龙泗州灯笼仔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她做灯笼仔做了50多年
在东莞、增城和博罗等地,曾经有这样的中秋习俗。而每当中秋临近,外婆就会给外孙送去一对灯笼仔,约定俗成,意思是照亮孙子的前程,祝愿外孙学业进步、身体强壮,图个好意头。
因为有这个习俗,自然需要有人做灯笼。在石龙镇,泗洲灯笼仔远近闻名,这里制作传统灯笼仔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中秋节前,是灯笼仔销售最旺的时候。作为灯笼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叶安婆婆依旧忙碌。从端午乃至更早开始,叶安婆婆和她的儿媳刘淑如,已经开始着手制作“灯笼仔”,要提早很久准备,才能满足采购商或者慕名而来顾客的需求,
叶安婆婆已经76岁,从19岁嫁入泗州村,直到现在,她做灯笼仔已经50多年。泗洲村灯笼仔是由村里的女人们做的,做灯笼的目的是农忙之余赚点手工钱贴补家用。“以前,大家除了种田、带小孩、做家务外,每天空闲时间,就会拿着小板凳及一捆篾丝,开始编织。而且一边制作灯笼仔,一边闲话家常。”叶安婆婆介绍。
在这里,制作灯笼的工艺由家婆传给儿媳,一代传一代。在中秋之前,在泗州村,妇女们围坐一堂,共同编织灯笼,仿佛成了一道风景线。
叶安婆婆把她的手艺传授给她的儿媳,到如今儿媳做灯笼仔也经历了近30年的时光。现在村里平时编织灯笼仔的人已经很少了,只有她们俩坚持了下来,有空闲就编,不过这样也有些供不应求。“每年八月十五灯笼仔销售最多。因而平时,我们都会把灯笼框架编好,然后在6月底开始封白纸和玻璃纸,在中秋节前的一个月左右,就会有客商来提货去各地销售。”
传统灯笼仔全靠“手上功夫”
区别于市面上塑料做的灯笼,叶安婆婆们做的灯笼仔,依然保留着传统款式,只有大小的差别。
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灯笼仔”,从选料、破篾到泡制、编织、上漆、贴花等等,有多达近70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有讲究。
比如,选料用的是丹竹,特意从河源等地采购而来。“太软太硬的竹子都不行,软的容易断,而太硬的做出来又不好看。”叶安婆婆说。
破篾就需要不少程序,用刀将竹子砍成一段段的,再用热水泡软后摊开晒晾,再破竹、起瓤,竹筒便成了竹篾,接着又要把竹篾放到流动的水里泡上一个星期……直到编织用的篾变得大小统一,厚薄均匀,而且颇有柔韧度。
编织框架的工序全要靠手工完成。竹子容易伤人,但是,戴着手套又影响速度,所以叶婆婆习惯了徒手操作。近里看叶安婆婆的手,布满老茧,甚至有些变形,被竹篾刮过的裂痕清晰可见。
灯笼头将木模套进去,随着手指不停地上下拨动篾条,一个灯笼仔就在叶安婆婆手中渐渐成型。“灯笼框篾条的疏密相间要一致,灯笼才结实耐用、整齐美观。”凭借着多年的手感,叶安婆婆编起来熟练无比。由于年纪有些大了,叶安婆婆还将灯笼仔分成头、身、尾三个部分,其中灯笼头和尾都交由刘姨完成,她主要负责做灯笼身,这样速度就会更快些。
在成型的框架外面贴上玻璃纸,再贴上装饰。最后要上漆、描花,灯笼仔才制作完成。
灯笼上的装饰画同样有所讲究,会贴上状元郎和小仙女,状元郎寓意着男孩读书学有所成,仙女则寓意女孩子聪明又漂亮。而上下描出来的红色花纹代表着花开富贵。
叶安婆婆制作的普通灯笼高约3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竹框,中空,外面贴有一层透明的玻璃纸,底部用铁丝穿过灯笼串起来,轻巧透明,点上蜡烛,防风防雨。
除了八月十五,叶安婆婆也会制作如入伙用的姓氏灯笼、祠堂灯笼等等。她还经常受邀去参加活动,现场讲解“泗洲灯笼仔”历史文化背景,并示范灯笼编织以及介绍灯笼仔的制作工序。“我希望能让更多人记住这门老手艺,记住这些传统习俗。”叶安婆婆说。
相关链接
东莞有“外婆送中秋”的习俗
东莞有“外婆送中秋,外孙担灯笼”的习俗。农历的八月初一至十四,外婆、舅父或舅母,都会送灯笼等礼物到外孙、外甥家中庆贺,意为照亮孩子的前程。除了灯笼仔,“外婆送中秋”的礼品非常丰富,有月饼、鸡鸭、猪肉、鱼丸、香蕉、柿子、禾椂(柚子)、花生、菱角、芋头芋仔、宝塔等等。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两条快捷通道通车、一座跨东江大桥动工 博罗加速度畅通交通主动脉
俯瞰昨日通车的双龙大道。扫码速览6项重点工程博罗再添两条交通“主动脉”!昨日上午,博罗县江南大道、双龙大道通车暨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