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马铃薯如何突围持续金灿灿?革新种植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冷库库容等成业界共识

惠州日报 2020-08-28 10:50

庚子开年,疫情之下,许多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惠东马铃薯的销售却有意料之外的收获。“马铃薯1公斤的价格从1.3元涨到4元。”让惠东薯农高兴的是,今年春季马铃薯的田头平均收购价3.4元/公斤,创下近几年新高。

惠东县是国内反季节种植马铃薯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在国家主粮战略下,惠东马铃薯却因外省份种植量和冷库保存量不断攀升,其优势渐渐弱化,再加上受“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种植户积极性骤减,马铃薯种植面积正在减少。

面对“内忧外患”的不利影响,作为“中国冬种马铃薯之乡”的惠东如何破局突围,重新激活冬种马铃薯之乡的活力,让农户的“金蛋蛋”持续焕发“金灿灿”?

让人欣喜的是,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惠东县正在寻求破局与发展,今年召开的惠东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把推进冬种马铃薯“四新”布局写进了报告。在今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持下,惠东马铃薯正在等待丰产又丰收的春天。

意外

价格逆势上涨创近年新高

“今年的价格比往年高出一半。”惠东县马铃薯种植户叶桂双,种了100多亩马铃薯。他在2月份采收时,马铃薯收购价3.2元/公斤,亩产差不多6000斤,可以有5000多元的利润。

“我1984年开始种植马铃薯,今年是第二次遇到产量高价格也高的年份,第一次是2008年,当时遇到南方雪灾,算是"因祸得福"。”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协会会长苏伟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后是惠东马铃薯收获时节,外地蔬菜运输因疫情受阻,加之惠州市毗邻深圳、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冬种马铃薯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为了保障马铃薯销售,作为惠州市马铃薯种植大镇的惠东县铁涌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供给”,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实现了马铃薯增产增收。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说,该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间问当地需不需要提供销售协助,得到的回复是,“今年的马铃薯不愁卖”。

“今年春收,惠东马铃薯1公斤的价格从1.3元上涨到4元,我们种植户都非常满意。”苏伟强介绍,今年春季,惠东马铃薯的田头平均收购价3.4元/公斤,创下近几年新高。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惠东县种植马铃薯(今年春收马铃薯)总产量23万吨,总产值7.82亿元;平均亩产5000斤,亩产值超8500元,亩产效益为水稻的8倍以上。马铃薯种植户约2万户,户均收入3.91万元。

“金蛋蛋”的再次发光,让“小土豆”做成大产业的曙光再次浮现。特别是今年4月底,根据农业农村部第290号公告,惠东马铃薯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通常被认为拿到了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且通过评审便永远有效,没有时间限制。

记者从评审材料看到,惠东马铃薯具有季节优势,即早春上市,是全国最先上市的鲜薯,价格较高。

马铃薯是惠东最具竞争优势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之一,是惠东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我们已经预定1600吨种薯,为今年冬种马铃薯做好准备。”市好四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帝晴近日忙于筹措冬种马铃薯新品种,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困境1

几种因素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

据《惠东县志》载,“马铃薯是境内冬种春收作物,为菜食杂粮。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白花和高潭镇始有种植”。此后,马铃薯种植业迅速发展,种植区域从平海扩大至惠东全县,涌现出铁涌、平海和稔山3个冬种马铃薯专业镇,成为中国冬种马铃薯之乡。

惠东冬种马铃薯给当地老百姓带来致富路。铁涌镇石桥村约有九成村民种植冬种马铃薯,前些年遇上冬种马铃薯产业“一枝独秀”的高光时刻,马铃薯被村民形象地叫作“金蛋蛋”。当地建起的小洋房被称为“马铃薯房”,买来的小轿车被称作“马铃薯车”,村民靠种马铃薯,“种出票子、车子、房子,种出好日子”。

“村口那栋两层半的房子就是我们家的。”年逾六旬的张佛珍是惠东较早种植马铃薯的村民,现在依然干劲十足。他还参加了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田项目,并得到专家的技术指导,更加优良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及技术的革新让张佛珍今年的马铃薯收成不错,亩产量都有5000斤以上,价格也不错。

然而,近年来惠东马铃薯种植面积减少的消息却见诸媒体。让张佛珍等种植户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当年初,寒潮来袭,惠东马铃薯遭受严重损失,出现叶片枯萎、全株枯死、烂薯等情况。经省、市农业部门专家检测评估,当年受灾严重的7.6万亩马铃薯基本失收,造成农户直接经济损失达4.8亿元。

俗话说,农民靠天吃饭。这一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惠东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祸不单行。接下来的市场波动,同样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到了2017年,由于年景不好,市价波动大,张佛珍的马铃薯也没卖上好价钱。到了2018年,他的马铃薯最便宜的卖到1.4元/公斤。在铁涌镇老圩村,一名何姓村民说在2017年种植马铃薯15亩,销售时“亏了一点”,所以减少至10亩。

“前几年市场前景不好,收购价格偏低,种植户有担忧。”张帝晴种植马铃薯多年,他从2016年开始,马铃薯种植面积开始减少,除了寒潮影响外,市场收购价低迷同样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惠东县种植马铃薯(今年春收马铃薯)面积是9.2万亩。而在2016年以前,数据显示最高峰为13万亩。

困境2

竞争加剧致“反季”优势不再

惠东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除了受“内忧”影响外,“外患”也在夹击。2015年,国家农业农村部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2016年又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有惠东种植户一度认为马铃薯需求增大,会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而此时,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下,国内甘肃、贵州、云南等地开始大规模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外地建起的冷库“乱”了四季,把秋收的马铃薯冷冻保存后换季再销售。

当外省份种植的马铃薯被冷藏起来,到三四月份时再卖,惠东马铃薯就失去了时间差的优势。“近年来内地种植马铃薯的面积扩大,对我们的市场销售冲击很大。”苏伟强说,随着各省份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崛起,加之冷库储存条件的发展,惠东马铃薯的“反季节”优势就削弱了。

早熟优势被渐渐取代,且叫喊多年的冷库建设没多大成效,导致惠东马铃薯被动接受市场“供求关系”波动引发的挑战。

记者还了解到,此前惠东马铃薯最大的市场是海外地区。疫情之前,去年初的数据显示,对泰国市场的出口量已出现40%以上的下滑。

早前专门从事农产品贸易的苏伟强对马铃薯国际市场颇有研究,他认为,由于东南亚一些国家税率较低,是马铃薯出口市场的重要争夺地,但随着云南等地冬种马铃薯产业的崛起,以及国外个别地方采收期提前等因素影响,加大了惠东冬种马铃薯的出口压力。

除了市场压力外,惠东马铃薯的品种单一也成为一大短板。其主要种植品种为费乌瑞它系列品种,具有“表皮光滑且薄,肉质细腻,口感爽滑,味道清香”等特性。然而面对市场冲击,品种单一的弊端开始显现。

“惠东马铃薯是脆口的,属于鲜食类,它的淀粉太少了,不适合加工。”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应选好适合惠东土壤的马铃薯新品种,按照新的需求进行转型升级。

有农业专家认为,虽然国家提出将马铃薯作为主粮发展,但不能像大米一样,只能当作主粮的有利补充。从科研角度来讲,应加大创新生产技术和生产体系,研发优新品种,引进北方的新品种,选择市场覆盖面大的品种等。

突围

革新水旱轮作特定种植模式

“小土豆”要做成大产业,除了应对“内忧外患”,还要进行自我革新。此前形成的“稻—稻—薯”水旱轮作特定种植模式,曾被视作惠东马铃薯种植的一大亮点。

这种三熟制耕作模式,即早稻收获后种植晚稻,晚稻采收后冬种马铃薯,提高当地农田利用率。经过多年实践,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下、三级作物茬口衔接不畅、土壤水体污染等缺陷渐显。

“以前惠东马铃薯疮痂病发病率比较低,由于这种种植模式影响土壤,导致地下病害增多了。”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种植户用于防治虫害的费用增加,拉高了生产成本,也是种植面积开始减少的原因之一。

去年6月,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在惠东县验收示范“鲜食玉米—中晚稻—冬种马铃薯”三熟高效轮作模式,表明以经济作物效益高、生育期短的“鲜食玉米”替代传统种植模式中的早稻,缩短了种植时间,解决了“稻—稻—薯”存在的茬口衔接不畅、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惠东县计划将目前的马铃薯产业“稻—稻—薯”种植模式优化为“鲜食玉米—水稻—马铃薯”种植新模式。这也是惠东县推进冬种马铃薯“四新”布局中的“新模式”。同时,惠东县还重视引进“新品种”,尝试引种彩色、加工型马铃薯;推广“新技术”,与科研院校科技合作引导绿色种植;开拓“新空间”,探索种植区域从沿海扩大到沿江。

不仅如此,该县还提出打造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的发展思路,把发展马铃薯等特色效益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突破口、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组织实施“全县建立15万亩冬种马铃薯优势产业带”规划,努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园。

据了解,该产业园近期建设目标将重点推进现代化马铃薯精深加工中心、马铃薯仓储物流中心、“双创”孵化及电商平台等项目建设,提升马铃薯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产业园建成后,力争到2021年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产业种植规模达到15万亩以上,带动农户26000户以上,农户年均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

同时,惠东把发展马铃薯产业纳入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规划,运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进马铃薯向“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此,该县出台了《关于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从资金、税收、自营出口、贷款贴息、种薯经营、电商等方面,倾斜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

“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力争在惠东这片沃土上逐步实现。张帝晴的公司去年在惠东种植有80亩马铃薯,目前正在筹措今年冬种马铃薯的新品种。他对惠东马铃薯产业充满信心,希望通过打造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园,让“小土豆”走向大世界。

专家观点

3个“必须”提升种植水平

“必须推广标准化种植,必须推广节本增效的绿色生态技术,必须推广高产高抗(病)和适应市场销售的良种。”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三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李雄兵认为,惠东马铃薯在品种方面比较薄弱,他用这3个“必须”建议提升选种和种植水平。

目前惠东马铃薯种植品种多为费乌瑞它系列,属于菜薯的一种,水分含量大,淀粉少,很难用于深加工。如果种植新品种,深加工或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李雄兵建议,除了拓展市场和做好产销对接外,惠东马铃薯还要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后加工能力,特别是要增加冷库库容面积,遇到市场价格低时可通过冷库进行调控。此外,惠东近几年的马铃薯龙头企业相对弱化,有些合作社和公司出现亏本,接下来要培育壮大强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新闻推荐

广东惠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以下信息可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www.cbirc.gov.cn)查询〕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惠州监管分局批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