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创文“微观察”:小角色汇聚文明大力量
大岭街道环境正焕然一新。
网格员朱小龙通过“大岭通”APP实时上传工作记录。
环卫工人张华恩在鞋材市场清扫卫生。
城管执法队员赵燕辉正在监督拆除破损广告牌。
志愿者胡新琼(中)走街入户宣传创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惠东县大岭街道同心商业市场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在广场中央嬉戏玩耍、老人们坐在石凳纳凉,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景色怡人,夜间市场井然有序。在欢声笑语中,人们度过了这一晚的休闲时光。
大岭是惠东县的西大门,也是全县辖区内的“大街道”:160平方公里的辖区中,常住人口接近20万,约为惠东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同时密布2000多家制鞋企业。曾经,脏乱差是这个街道的“老大难”问题。如今,一系列肉眼可见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大岭美丽嬗变的背后,有大岭街道转变发展思路、抓好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也有无数个普通劳动者的责任担当和努力奉献:环卫工人、城管队员、网格员、志愿者……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汇聚成了文明城市的“大力量”。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于蕾
通讯员李昕谕叶衍达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
网格员
日均“走街”步数上万
早上8时30分,朱小龙吃过早餐,骑上电动车来到社背二路,一天的“走街”工作开始了。朱小龙是大岭街道13区的网格员,此前,他的岗位是街道办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那时,办公室是他的主要工作场所,如今,做起网格员后,街头成了他的“主战场”。
“这边鞋企众多,环境卫生和安全生产是我们走街的重点。”说起自己负责的网格区域情况,朱小龙如数家珍。他说,13区涉及到3条主干道和10多条小巷子,在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142家企业和1200多名常住人口。
在朱小龙“走街”过程中,“大岭通”APP是他的得力办公工具,“通过这个软件,各个部门的力量可以及时调动,能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朱小龙说。
10时许,朱小龙在一处民宅前发现几包生活垃圾没有清理,立刻拍照上传至“智慧大岭”APP,并标明问题情况和精确定位,然后继续巡街。不到30分钟,APP客户端传来消息,他反馈的垃圾问题,已经有环卫工人进行了处理,点开附图,之前的垃圾堆放处已打扫得干干净净。
16时,朱小龙来到一家鞋企复查安全生产,“最近这家企业接到了很多订单,增加了工人人手,但上次发现工厂内存在电线线路安全隐患。”朱小龙边说边打开“大岭通”APP,翻出电子台账,对照图片和视频复查问题线路,企业此时已经做出了整改。于是,朱小龙再次拍照并上传记录,熟练地完成了一套安检工作,“以前都是手写,现在方便多了。”
别看朱小龙负责的网格面积不大,但一天走下来并不轻松,“每天平均步数在1.5万以上,走访6—8家企业,大约一个半月循环一次,每个月上传200多条数据。”朱小龙说,自己皮肤黑了,“如果不去走街,这些情况我可能不会清楚。”
朱小龙的日常工作,是大岭街道推行网格化、数据化管理的缩影。今年以来,大岭街道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将辖区分割成14个网格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从各个职能部门挑选出100多名网格员,他们肩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卫生管理等多项职责,常态化开展网格工作。
如今,通过网格化管理,无论街道上发生的大小问题,大岭工作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避免了很多矛盾和隐患。据统计,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该街道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同比下降30%、环境卫生投诉同比下降85.5%,效果显著。
环卫工人
起早贪黑的“城市美容师”
“沙沙沙……”当整座城市还在安睡,扫帚摩擦地面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环卫工人的一天开始了。作为“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不顾日晒雨淋维护着城市的清洁,用汗水诠释着文明的意义。
每天不到5时,大岭街道的环卫工人张华恩和妻子就从家里出发了。夫妻俩一人骑一辆三轮摩托车,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达鞋材市场,这里是他们共同包干的片区。
大岭街道有200多条主要道路,几乎每条路上都有制鞋作坊。鞋材市场是鞋业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每条街巷都是鞋材店、制鞋工厂、女鞋电商,容易产生大量的鞋废料垃圾。收拾清理这些废料是张华恩主要的工作。
早晨是垃圾量最大的时候,几乎每家档口前都有成堆的鞋废料。“8、9月是做冬季马靴的季节,早上鞋废料垃圾特别多,做凉鞋的时候废料就少了。”张华恩又到了每年最忙的时候,一个上午能清出6车垃圾,“一车能装1吨到1.5吨”。
张华恩是安徽人,他们一家人已经在惠东打拼了十七八年。今年是张华恩从事环卫工作的第9个年头。身为创文一线的奋斗者,张华恩可以深切体会到城市环境的变化和市民文明意识的提高。
“鞋废料零碎垃圾很多,直接倒在垃圾桶里我们工作量很大,之前垃圾飞得到处是,现在业主会打包好放在门外。”张华恩说,随着创文工作的推进,档口业主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鞋材市场整体的环境整洁度也在提高。
大岭街道卫生环境焕然一新,离不开每一位环卫工人的辛劳付出。这些年,大岭街道办对环卫工作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环卫工人从原来的100名增加到150名,环卫车辆、分类垃圾桶等设施设备不断完善。随着分工越来越细,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也不断改善。“现在工作量轻松一些,没有之前那么压力大,那么辛苦了。”张华恩说。
事实上,环境卫生脏乱差一直是大岭街道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创文工作的主要短板和失分点。为了助力惠东摘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牌匾,在疫情发生后,大岭街道利用生产场所和商铺停产停业、居民外出活动明显减少的“空档期”,组织环卫外包公司对辖区内积存的建筑垃圾、混合垃圾以及卫生死角等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市容市貌全面提质升级。
城管员
磨破嘴皮换来城市便利
在很多人眼里,“城管”可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职业,常常被“妖魔化”“污名化”。其实,大多数城管员都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他所守护的城市。他们起早贪黑用心执法,用双脚走遍大街小巷,是创文工作的热心“管家”。
18日17时许,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大岭街道有名的小吃街,一档商铺正冒雨拆除破损广告牌,雨中除了工人还有几名身穿深蓝色制服的执法人员。赵燕辉便是其中一名执法人员,作为大岭街道城镇管理服务中心的副中队长,他和同事正在监督商户的整改工作。
这项工作后,赵燕辉的一天并没有结束。城管员的工作可以分为“上场”“中场”“下场”,赵燕辉一天从早上7时多开始,直到22时左右才能结束。
大岭街道城管执法队一共有11名队员,为了方便工作,他们将整个辖区分为3个片区,分组轮流执法。每天天一亮,赵燕辉就要开始对农贸市场周边乱摆乱卖、占道经营进行综合治理,对商户进行劝导教育、清理乱摆乱卖……这些日日夜夜反反复复的工作,早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执法期间,赵燕辉也曾遭遇不理解,常常和商贩上演“猫鼠游戏”,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戏码。虽然每天“磨破嘴皮”辛苦执法,但赵燕辉觉得付出是有回报的。赵燕辉记得,有一对安徽籍夫妻,过去常常放一辆小卡车在路边卖水果,一看到执法人员过去便用塑料布将车盖住。“一开始他们觉得我们故意针对,后来经过我们的劝导终于理解了,现在开了一间档口卖水果。”
“这些年,市民的素质在不断提升。”赵燕辉于2014年从部队转业到大岭街道从事城管工作,他见证了大岭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我刚来的时候,街道真的是乱七八糟,这些年我们正视问题,整治效果明显。”赵燕辉感慨道。
最近,整治私搭乱建和违规广告牌是赵燕辉工作的重点。赵燕辉介绍,为助力惠东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大岭街道发动城管、城建、市监、住建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对环城北路、富华路等9条重难点整治路段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和雨棚等进一步整治、清理。
“今年以来,我们共投入260万元整治、拆除广告牌和私搭乱建约10万平方米。虽然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须加强管理力度,才能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创文成果。”赵燕辉说。
志愿者
队伍日益壮大
人员密集、消费活跃的大岭,街头上个体户众多,杂货、饮品、理发、小食店密集,诸多不起眼的巷道常常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充满市井生活的烟火味。不过,这种“烟火味”往往伴随着环境脏乱差的发生,是社会治理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隐秘地”。
对于大岭街道来说,进一步规范和管理这些巷道环境,才是真正疏通了文明城市的毛细血管。这个过程中,志愿者成为了大岭网格化工作机制的有效补充。
“张老板,你家店门前的垃圾要清扫一下了。”15时许,大岭街道的志愿者胡新琼戴着口罩、穿着黄马甲,手里拎着一袋文明传单,走进一家杂货铺。
“马上清扫,刚刚有顾客来购物,一时疏忽了。”店主张先生有些不好意思,这是胡新琼今天第二次来到这里宣传引导环境卫生,“上一次过来,她主动帮我扫了门前的垃圾。”张先生说,“有她们的监督和帮助,现在周边路面干净了不少。”
胡新琼是惠东县大岭绿贝尔幼儿园的一名普通保育教师,当得知县里正进入文明城市创建的冲刺期后,便一心想加入志愿者行列,为自己的家乡出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举手之劳,给孩子和学生做好榜样,同时发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同参与其中,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胡新琼说道。
文明城市,志愿先行。志愿者来自群众,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掀起文明氛围的最直接方式。通过志愿行动,他们带动了更多人争当环境卫生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来,从一点一滴中形成了“文明自觉”。
如今,无论在大岭街道的大街小巷,总有这么一群人,身穿黄马甲穿梭其中,有的站在路口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有的走进街边门店派发传单,宣传环境卫生、市容市貌,还有的随手清理垃圾,劝导市民不随手丢垃圾等等。
近年来,大岭街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形成文明新风尚。目前,该街道共组建了33支注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12492名,占街道人口的比例18%,平均服务时长约39.27个小时。
■专访
大岭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旭粦:
利用大数据技术
探索基层治理的
“大岭经验”
南方日报:大岭街道作为惠东县的西大门,也是鞋业及鞋材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大岭街道在文明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面临哪些难点?
林旭粦:大岭街道交通区位优越,广汕公路、广惠高速、潮莞高速等多条交通要道穿境而过,距离惠州机场仅10公里,且与县城中心一江之隔,吸引了2000多家鞋企落户和将近20万外来人口涌入,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
不过,在街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等影响大岭形象、困扰大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大岭创文工作的主要短板和“失分点”。
一方面,由于过去城镇规划滞后,导致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欠账较多,比如交通路网、排水管网、市政公园、文体设施等配套与街道当前的发展需要和群众期盼仍有一定距离,严重阻碍街道整体形象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众多、人口流动大也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治理任务的难度,单靠街道办的“管”和“治”无法从根本提升文明形象。
基于此,“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通过创新探索“互联网+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举措,为惠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方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岭经验”。
南方日报:“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的推出,为街道的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哪些便捷,给居民、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林旭粦:我们从2016年开始着手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智慧大岭”是其中重要抓手,前期我们主要按照“一中心、一平台、N应用”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智慧大岭”框架搭建和软硬件完善。
今年4月,我街道将“智慧大岭”与网格化管理结合,依托“智慧大岭”的建设成果,开发了“网格化管理”应用,为网格化管理服务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不仅大大减少街道办人力资源投入,社会治理成效也得到明显提升。
实施“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以来,街道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同比下降30%,环境卫生投诉同比下降85.5%,实现了智能预警“一张网”、视频监控“一张图”、应急处置“一盘棋”和便民服务“一条线”等社会管理“大平台”功能。
南方日报:在创文方面,接下来大岭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林旭粦:通过“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的落实,我们已取得一定工作成效。接下来,我街道将加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强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力度培育街道文明风尚,全面巩固前期创建成果,促进街道高质量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大岭文体广场、大岭五小项目以及“三路一互通”(财山东路、教育路、江北路,平山大桥大岭段)建设;在市容市貌方面,继续加强联合执法力度,落实网格化、长效化监管措施,常态化清理乱摆卖、乱张贴、乱拉挂、“牛皮癣”等乱象,力促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此外,加大文明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十大孝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道德风尚评选活动、充实志愿者服务队伍力量等方式,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推荐
惠东县市场物业管理局物业招租公告惠公易产惠东〔2020〕006号
受惠东县市场物业管理局委托,我中心对惠东县市场物业管理局在惠东县内的8宗物业进行公开招租。招租物业按现状招租,竞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