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 家长很抓狂心理治疗师提醒:首先要解决亲子关系问题
手机依赖在未成年群体中越来越普遍。
孩子手机不离手,家长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男女老少可谓是人手一部,手机依赖在未成年群体中越来越普遍,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儿童因父母不让玩手机而跳楼的极端案例。对于正处在成长状态的未成年人,手机依赖影响身心健康,未来生活堪忧。
手机依赖将带来哪些危害?在这个时代,如何预防孩子出现手机依赖?如果手机成瘾了该如何解决?记者就此采访心理专家和有好经验的家长。
案例:
因为一部手机,“乖孩子”变坏了
初中生小华(化名)原本是个乖孩子,平时不怎么玩手机。前段时间寒假因为疫情原因,学校推迟开学改为上网课。于是小华有机会接触到手机。上课之余,小华自然就有机会接触了一些网络游戏。寒假结束之后回到学校,小华的学习成绩下降了,这引起了父母的特别关注。后来父母了解到是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沉迷手机了,影响了学习。父母要求小华上交手机,没想到孩子却因此出现失眠的情况,而且开始不愿意跟父母交流。
“乖孩子”的人设崩塌了,父母认为这都是手机惹的祸。无计可施之下,他们带孩子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然而小华跟医生说,父母对自己非常好,但这种好是有条件的,他感觉自己是为了父母而学习。此外,小华说,同学们在学校课间交流的话题离不开游戏、动漫、小说、娱乐八卦,他之前没有机会接触手机就没办法利用这些话题去融入同学们的聊天中。通过手机网络,小华跟同学有话题聊了,而且通过手机游戏和社交软件,性格内向的小华能够认识网络上的朋友,这种交友更自然舒服。
经过系列心理加药物治疗,孩子的情况有所好转,不再沉迷手机了。
探因:
依赖现象普遍,手机只是“替罪羔羊”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健康体检与调适科心理治疗师欧麟表示,现在未成年群体出现手机依赖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因此痛恨手机,认为是手机毒害了孩子。实际上,手机只是一个“替罪羔羊”。
欧麟解释,孩子沉迷于手机,往往是由于背后的原因。了解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首先,现实的压力越来越大,比如升学的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好等,都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出现逃避心理,继而用手机达到宣泄压力的目的。
其次,孩子有人际交往的压力。比如孩子与人面对面交流出现障碍,孩子通过手机去玩游戏交友,不会出现尴尬,不会手心冒汗,不会说话紧张。
手机的诱惑力太大。手机游戏、抖音、社交软件等,这些都会让孩子觉得好玩。
青春期孩子的自律性差。当孩子因上网课等正当原因接触到手机时,孩子没办法控制自己,忍不住借此去玩手机。
欧麟说,未成年群体过度依赖手机,会影响身心健康。例如玩手机不运动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影响孩子身体发育。过度依赖手机导致的作息时间混乱、饮食不规律了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方面,孩子过度依赖手机,与朋友见面的机会少了,有些现实问题通过手机并不能得到解决,那孩子会发脾气会焦虑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此外,孩子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影响学习成绩。更严重的,青少年为了玩手机,可能会出现撒谎、欺骗等手段获得手机,甚至可能引起犯罪。
医生建议:改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首先要解决亲子关系的问题。”欧麟说,当孩子已经沉迷手机了不听你管教了,也反面证明了亲子关系的裂痕很大。如果说父母与孩子关系好,你跟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他会听你的。所以家长首先要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其次,现在的时代,手机录音朗读等作业交给老师的情况常有,让孩子不碰手机不太可能,那不如从小训练孩子怎么使用手机,即不是完全断掉手机而是帮助孩子更好地使用手机。可通过孩子的表现加减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举个例子家长每周六或周日给孩子30分钟的固定使用时间,若孩子有好的行为表现,比如孩子能够专注、学习进步、不迟到、帮忙做家务等等,每一项可以增加十分钟最后叠加;如果他表现不好比如打架了不愿意上学或迟到,每一项减十分钟,最后通过加减时间就是孩子能够使用手机的时间。那么孩子通过他的努力得到手机使用权,这就增加他的自控力。
培养孩子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没有兴趣爱好,那么孩子有时产生的情绪就没法通过正常的方式达到宣泄压力获得愉悦的目的,那就变成过度依赖玩游戏玩手机去获得宣泄压力的目的。所以培养孩子丰富的兴趣爱好非常重要。
创造条件鼓励孩子面对面地交流。一些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周末要求孩子上过多补习班,那孩子就很少有机会跟同学朋友交流,导致孩子不擅长交流,个别同学甚至会出现社交恐惧症。建议家长每周末创造条件给孩子和他的朋友一起玩,比如孩子想跟同学去看电影喝奶茶,赶紧答应并送孩子去。
此外,欧麟认为,社会的力量也很重要。希望社会能够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满足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孩子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例如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少年宫周末及寒暑假开展活动,社区开展越野寻标组队活动等,让孩子有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而手机运营商,也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使用技术手段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如果孩子依赖手机已经到了成瘾、离不开手机的程度,比如说离开手机就会失眠、发怒,因手机不上学等,那就要寻求专业的机构进行治疗。”欧麟说。
家长心得:以身作则,约定“手机用时PK赛”
黄女士9岁的儿子曾经很依赖手机。有一次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又聚精会神用手机玩一款小游戏。她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夺过手机,用屏幕统计时间一看,孩子已连续玩手机近3小时了,黄女士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像话?作业做完了吗?我看你都快有"手机依赖症"了。”黄女士忍不住批评儿子。
没想到儿子振振有词地反驳:“你跟爸爸才有"手机依赖症"呢,你们在家一刻也离不开手机。”
儿子一语中的,顿时让黄女士失去了反驳的能力。她跟老公工作压力大,即便是回到家也要用手机“见缝插针”地阅读邮件、回信息、临时安排一下工作等等。在儿子看来,夫妻俩手机不离身的状态才是当之无愧的“手机依赖症”。
黄女士深刻检讨了自己,和老公商量以身作则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夫妻俩在上班时尽可能加大工作效率,尽量不把工作留到家里,回到家尽可能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此外,他们也给孩子解释了,父母用手机是在做什么。还和孩子约定“手机用时PK赛”,谁用时间少获胜。
黄女士夫妻俩给孩子适当减少了辅导班,注重多带孩子去户外亲近大自然,既减少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又和孩子培养了感情。慢慢地,孩子不那么爱玩手机了,有时甚至一整天都想不起手机。
文/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郑愿佩
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新闻推荐
惠州海关试点原产地证书智能审单新功能 原产地证书实现“秒审秒签”
惠州日报讯(记者刘炜炜通讯员刘州陈芊)近日,一份由乐金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申请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通过新上线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