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新塘厦 打造“研究院+产业生态圈”,千亿级投资创历年之最
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团队开展合作。黄政正摄
7月下旬,东莞市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增资扩产项目、TOD项目集中开工仪式4个会场集中开工,塘厦集中展示了8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838亿元,为塘厦历年之最。这些项目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基建等多个产业,以及交通、教育、医疗、市政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既突出投资拉动、基础先行,又体现产业支撑、民生改善,为塘厦的后续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动能。
工业制造强镇再腾飞。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下,塘厦镇围绕建设“工业制造强镇、品质魅力塘厦”的目标,既立足当下,加速推重大项目建设及进招商引资,全面激发投资活力,又着眼未来,全链条发力探路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强化创新资源聚集。据推算,如果这些投资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转换为实际产能,再造几个“新塘厦”将成为可能。
创新探索
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产业新动能
8月4日,中国建筑集团、河北建设集团、北方重工集团等十几家大型建筑企业、制砂机制造龙头企业齐聚北京中科院物理所,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将他们聚在一起的,是实验室多孔陶瓷团队取得的一项新突破。
当前,随着新的环保政策出台,机制砂正逐渐取代原有的河砂、海砂等成为新的建筑用沙。在这一背景下,由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研究员带领的多孔陶瓷团队,利用在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成功研制出抗冲击耐磨损的新型制砂机衬板。与市场普遍应用的高铬合金相比,耐磨复合材料使用寿命提高了4—8倍,市场前景可观。
2018年4月,省级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揭牌成立,其中,材料实验室所搭建的创新样板工厂板块,致力于将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向产业化,多孔陶瓷团队正是其中的一员。
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优质研究项目迅速吸引了东莞各镇街的目光。塘厦镇最早发现其中蕴藏的机遇,主动寻求合作机会。今年5月,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下称“先进陶瓷研究院”)在塘厦揭牌,多孔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团队、光功能透明陶瓷及其产业化团队和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被成功引入,付超研究员担任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恩哥表示,现阶段,研究院将以多孔陶瓷材料、复合材料、透明陶瓷材料、单晶薄膜材料为突破口,致力于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该研究院将承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打造先进陶瓷研究院,可以看作塘厦为未来发展埋下的一颗“种子”,然而,从种子落地到开花结果,速度比想象中更快。目前,研究院已经在4个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水平,有6个已成熟、可产业化的项目,旗下有8家产业化公司成立,有27项已申报的国家专利,并与各行业的34家龙头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与100余家客户达成应用约定。
瞄准优秀的科研成果推进产业转化,是塘厦为未来谋划发展增量的重要举措。“"创新样板工厂"意味着我们的研究要朝着产业化方向。”付超表示,创新样板工厂及先进陶瓷研究院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推进成果转化,二是为地方经济的产业提升作贡献。因此,研究院对团队的考核并不以论文为导向,“专利需要做,产品要拿出来,最终的考核是产品能够推向市场”。
“塘厦大力支持研究院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在科苑城免费提供临时办公场地,同时计划提供150亩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预留500亩后期发展用地,从资金、用地、政策各方面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造塘厦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产业链集群。”塘厦镇工信局负责人刘碧峰表示。
事实上,依托“企业+创新团队”模式,依靠市场化手段,已经成为塘厦招引科创团队的法宝。比如,推动广东志成冠军集团引进湖南大学罗安院士电能绿色变化创新团队,推动塘厦电子电源支柱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焕发新动能。
此外,加快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建设塘厦镇中科先进科创产业园,全力打造“研究院+产业生态圈”模式的新型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也将在未来为塘厦带来新期待。
提速增量
借力重点项目拓展发展空间
赣深客专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缩短江西赣州至深圳的时间距离,有力促进沿线地区的人员物资往来,自启动建设以来就备受期待。其中,赣深铁路东莞南站位于塘厦东北部,预计于2021年6月底试运营。
东莞南站除服务赣深高铁,还将预留服务赣深高铁南沙支线、增城支线、中虎龙城际、轨道1号线支线、16号线等轨道线路。未来,东莞南站将是一座集高铁、城际、地铁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轨道能级优势显著。
依托高铁建设,塘厦正紧抓发展,努力把高铁片区打造成为塘厦的副中心。随着赣深高铁项目推进,未来枢纽门户优势加持之下的塘厦具备了跃升条件。
目前,塘厦已经形成以计算机及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四大行业占主导的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镇6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全镇70%以上,在配套智能手机、视听设备、影视音响设备等行业上具有明显优势。
借助区位、成本以及产业集群优势,塘厦日益成为深圳高端产业资源外溢的首选之地。据统计,2015年以来,共承接深圳企业项目转移有近300家,其中2017年至今已签约深圳重大产业项目12宗,合计固定投资总额161.53亿元。
另一方面,包括“十大科技创新平台”等项目在内的新项目纷纷开工,塘厦经济正从“村村点火”的厂房制造,向创新驱动的平台型经济转型,发展总量相比过往也有望实现倍增。
疫情影响之下的经济表现,则为塘厦的转型之路吃下一颗“定心丸”。塘厦镇委书记唐耀文表示,塘厦镇围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的目标,提增量、稳存量、扩内需全力以赴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运行实现正增长,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今年上半年,塘厦镇生产总值预计221.27亿元,同比增长1%,较一季度回升12.8个百分点,反弹明显。镇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都表现抢眼。
这得益于该镇以战时状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速推进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更新、“工改工”以及交通、教育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其中,产业类项目45个(含26个市重大项目),投资617.64亿元,预计年产值1174亿元;“工改工”项目6个,投资819亿元,预计年产值1420亿元;城市更新项目5个,投资1325亿元,预计年产值1187亿元;民生类项目32个,投资44.27亿元;赣深高铁东莞南站项目投资32.62亿元等。
过千亿级项目总量,足以再造多个“新塘厦”。与此同时,优质项目扎堆落地需要更充足的发展平台来承接。塘厦以“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为发展思路,着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出台土地统筹开发收益分配暂行办法,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参与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形成镇村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破解产业空间瓶颈提供有益探索。
例如,该镇近期重点谋划推进的6宗“工改工”项目,拟改造占地面积达37325亩,将为招引新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塘厦镇镇长叶惠明表示,进入下半年,塘厦镇将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建设战时机制,重点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落实重大项目服务专员、新开工项目代办员制度,加强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竣工、投产全流程管理,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早日完工,持续保持塘厦镇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破局融圈
练好内功把握莞深融合新机遇
塘厦镇地处深圳、东莞、惠州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与深圳毗邻,是东莞东南临深片区中心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东莞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历史背景下,东莞市委批准同意在塘厦镇建设“莞深科技产业联动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推动全面对接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打造莞深“深度融合、一体联动”格局。
地利与天时叠加,为塘厦接受深圳新一轮辐射带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得塘厦如何融入深圳都市圈成为重要命题。机遇面前,塘厦将城市品质提升作为对接区域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全面提升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
以高品质现代化都市为目标,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的工作部署,聚焦交通、教育、治水治污、城市品质提升和精细化管理、“两违”整治、乡村振兴等六个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塘厦镇打响了“六大会战”。
这从侧面说明,塘厦已经意识到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性,从而主动为吸引深圳人才打造发展环境,推动产城人融合。从城市规划、产业升级、要素流动等角度来观察,融城入圈为再造新塘厦提供了想象空间。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国家和省近年来高度重视区域一体化发展。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强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与汕潮揭、湛茂都市圈联动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其中,深圳正在牵头编制的深圳都市圈规划,计划将深莞惠河汕纳入其中,为塘厦与深圳的联动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双方可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形成城市协同发展格局。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塘厦具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种类覆盖全面、交通条件便捷等突出优势,是东莞承接深圳产业溢出的前沿阵地,在吸收深港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条件。随着深圳创新资源外溢效应日益增强,越来越多深圳高科技企业计划转移落户塘厦,将有利于塘厦整合和吸收外部创新资源,在日益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从要素流动的角度来看,赣深高铁正全速建设,塘厦即将进入“高铁时代”,再加上深圳外环高速公路的衔接以及地铁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未来塘厦与深圳可以形成1小时乃至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深莞两地基础设施“硬连通”和规则机制“软连通”的深入推进,将有助于塘厦乃至临深片区的企业节约交通和时间成本,并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端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依托枢纽地位突出、产业配套完善、服务资源集聚的优势,塘厦充分发挥东莞临深片区中心镇的作用,高标准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推动与深圳地区的错位互补、协调联动发展,实现产城进一步融合发展。
唐耀文表示,塘厦将牢牢抓住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机遇,更好统筹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接下来,塘厦将突出“一轴两中心四片区”的城市功能布局。
其中,“一轴”是以塘龙广场一直往南延伸至观澜河作为塘厦中心区发展的中轴线;“两中心”即由行政文化新区、138片区以及塘坑水库片区组成的城市中心和以赣深高铁东莞南站带动周边城市配套的城市副中心;“四片区”即高铁经济产业区,东南部临深产业集聚发展区,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区,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园区。
为主动对接深圳都市圈的规划编制,塘厦将突出做好与深圳轨道、道路交通、产业布局等方面规划的对接,将塘厦打造成为深圳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
样本
“教授进镇”让前沿成果
在塘厦开花结果
去年7月,留学回来的博士刘科海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回国后没有留在高校,而是来到刚落地塘厦的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想作为第一批试一试,向往这边的务实,在这里比较有成就感。”刘科海表示,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决实际的技术需求,生产出性能好、体验佳的产品,这种满足感非常有吸引力。
他所在的轻元素先进材料与器件团队是目前进驻该研究院的3支团队之一,该团队研发的单晶铜箔没有一般多晶材料的晶界,在进行热学电学传导的时候没有晶界的阻碍,具有很高的电导性和热导性。消除了晶界影响的单晶铜箔十分柔软,是柔性线路板、高频高速通信、直流电功率输出领域的革命性新材料。
像他们一样,另外两支团队同样身怀绝技。曹永革是该研究院透明陶瓷材料团队的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高折射透明陶瓷,希望在部分领域实现对玻璃的替代。
“普通PC塑料和玻璃透镜的折射率只有1.5,摄像机为了追求更高清,透镜组透镜片数越做越多,镜头也越来越厚。”曹永革表示,高清镜头减薄已经成为手机等行业的痛点,而新型高折射透明陶瓷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让镜头实现薄化的同时实现高清,甚至超高清。
另外一支多孔陶瓷团队由付超研究员带领,重点打造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可承受1600摄氏度的高温,以此制作的燃气燃烧器,应用于能源、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项技术此前仅有少数国家掌握,我们经过30年的研究才获得突破,将来投入使用,可以不用再被国外"卡脖子"了。”
作为第一批全职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及先进陶瓷研究院工作的科学家,付超和曹永革承担着很大压力。
“从一个科研工作者变成一个创业者,身份转换的过程非常痛苦。科研工作者只需要懂得技术,创业者除了技术之,还需要掌握管理、市场、金融知识,得成为全才。”曹永革说,“我们说"教授下海",其实大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那就是前期肯定是被淹的,但最后我们一定要生存下来。”
“过去很多研究成果没有实现转化,永远在那儿放着,不会产生什么价值。大湾区有条件做,这就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在付超看来,团队在东莞转化带来的效益和成功的可能要比其他地方大多,这里的很多理念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先进陶瓷研究院给了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材料实验室对我们非常支持,各项政策都走在了前面。我们研究院落在塘厦,团队还承担了东莞市一些项目,各方给了这么大的支持,我们一定要在塘厦开花结果。”付超说道。他表示,中试之后实验室就可以依托自有的科技发展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走完“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规模化生产。
目前,随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及先进陶瓷研究院的名气越来越响,创新团队的合作朋友圈不断拓展,众多企业主动联系对接,寻找合作机会。截至目前,陶瓷研究院已经各行业的34家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100余家客户达成应用约定。
数读
塘厦镇89个重点项目包括产业类项目45个,投资617.6亿元,预计年产值1174亿元;“工改工”项目6个,投资819亿元,预计年产值1420亿元;城市更新项目5个,投资1325亿元,预计年产值1187亿元;民生类项目32个,投资44.2亿元;赣深高铁东莞南站项目投资32.6亿元。
2015年以来,塘厦共承接深圳企业项目转移有近300家,其中2017年至今已签约深圳重大产业项目12宗,合计固定投资总额161.5亿元。
目前,先进陶瓷研究院已经在4个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水平,有6个已成熟、可产业化的项目,旗下有8家产业化公司成立,有27项已申报的国家专利,并与各行业的34家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100余家客户达成应用约定。
撰文:朱晋陈启亮吴欣宁林东丽
策划:胡智勇江强
统筹:何山黄少宏
新闻推荐
日前,以“下一站,南站新城”为主题的轨道枢纽新机遇研讨会在碧桂园南站新城举办。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