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培养特色人才 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摇篮

南方日报 2020-07-27 06:43

一年一度的惠州学院服装设计大赛。惠州学院供图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近日,在“2015-2019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惠州学院名列全国第五、广东第一,充分发挥了学科竞赛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办学74年来,惠州学院先后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以及省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省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建设院校,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在专业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攻关、学生实践教育等方面同频共振、密切交流、互动合作,取得良好成绩。

“我们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惠州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彭永宏表示,该校正努力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东江流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新工科”“新师范”对接特色产业行业需求

7月初,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院长陈学军走访广东纺织协会及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就校政行企合作进行交流。

这个由惠州学院与香港旭日集团校企合作共建的学院,至今已有32年历史。该学院的校企融合“一六三模式”教学改革方案在2014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学院也于去年成为广东省2019年度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

大学要主动开门办学,才能跟上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近年来,惠州学院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紧密对接惠州“2+1”产业布局,目标实现“双轮驱动”——

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发展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生物化学类专业,打造省内高水平“新工科”;发挥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建设支撑和引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高水平“新师范”,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

目前,该校建设有旭日广东服装学院、仲恺信息学院、大亚湾精细化工学院、惠东时尚创意学院、博罗旅游与健康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同时开设32个卓越与特色人才班,实施个性化和弹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惠州学院与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共建仲恺信息学院,由TCL等21家企业理事单位组成的理事会管理和指导,创新设置具备“3基地+2平台”功能的产业学院,近2年在高新区完成了实习和毕业设计人数超过300人。

惠州学院副校长郑文说,学校将继续推进多所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双导师”团队联合高素质培养人才

日前,首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微视频比赛决赛结果揭晓,惠州学院教师王苑芮的微视频作品《管理压力有良方》获二等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批高校生在家学习,高校既要保障其心理健康,还要及时提供丰富优质的线上课程。惠州学院大范围开展“互联网+智慧课程”,推动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并将以此为契机建设一批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

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堂与产业链接。惠州学院大力推行“嵌入式”课程,邀请企业行业人士进课堂,将企业、行业、中小学校的最新理念、最前沿的知识带进学校。

目前,惠州学院校政行企联合授课的“嵌入式”课程达329门,课堂形式不再是“班级、科目、考试”形式的大学专业教育模式,而是直接将学生与企业、产业挂钩,直接培养出适合企业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从外部引进行业精英导师之余,惠州学院还制定专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办法和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派教师赴行业、企业、中小学和幼儿园挂职锻炼,具有“双师双能型”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近五成。

“为补强人才队伍,惠州学院杜绝"唯帽子论",把重锤敲在了人才引进制度改革上,去年该校到岗博士121名,博士数量大幅增加。”郑文透露。

6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首批公布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惠州学院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量位于全省地方本科院校前列。该校近5年还新增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优质专业14个。

未来5年,惠州学院将实施专业质量提升“三步走”战略,要求全部专业达到国家质量标准;5年内所有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2级认证,30%师范类专业通过3级认证,部分工科专业参与工程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力争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思政课与专业教育相向而行,该校还大力推进“一学院一思政特色、一学院一示范专业、一专业一特色课程、一课程一标杆课堂、一教师一特色做法”,打造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惠州学院要为惠州搭建平台、吸引人才、整合资源,做好发展"桥头堡"和人才"蓄水池"。”郑文表示,学校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化工类、服装类、生命科学类、教师教育六大特色专业群,重点培育打造若干个特色先锋专业,助力为地方培育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话

惠州学院副校长郑文:

近五成毕业生留在惠州,有力支撑城市发展

惠州是2019年流入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之一,正汇集八方人才,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学院在其中将承担哪些任务,作出什么贡献?记者专访了惠州学院副校长郑文。

南方日报:惠州学院悠久的办学特色以及特殊的区位优势,给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带来了哪些独特之处?

郑文:惠州学院的前身为1946年创办的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与西北纺织工学院惠州分院、惠州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专科层次的惠州大学,200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作为一所与惠州共荣共生的高校,学校主动对接惠州行业和主导产业,提升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水平,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筹建仲恺信息学院、大亚湾精细化工学院、惠东时尚创意学院、博罗旅游与健康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努力实现“一县区一特色产业学院”。

学校共与207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惠州分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立立法研究中心、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等,为地方各级政府提供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咨询与研究、地方立法决策与社会治理咨询服务;为地方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17.1万人次,引领支撑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南方日报:惠州学院培养人才的“初心”是什么?学生的哪些特质和关键词最为关键?

郑文:惠州学院学生的特点可以用校训概括——“敦重明辨、求真致用”,表现在踏实肯干、动手能力较强、价值观正确,企业满意度高。

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学校毕业生进行中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惠州学院近五成毕业生留在惠州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东江流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而且,毕业生们发展前景广阔,67%的毕业生获得过职位晋升,76%的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

南方日报:未来,惠州学院将有哪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的计划,预计达到怎样的效果?

郑文:“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从学生、教师、课程、专业四个维度,大力聚焦内涵提升,制定《学生成长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计划》和《专业质量提升计划》,打造“学生中心、教师为重、专业为本、课程为先、质量为王”“五位一体”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

我相信,“四大提升计划”的出台,能不断挖掘教师改革和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为培养一流本科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读惠院

●在“2015-2019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五、广东第一;

●6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

●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与207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为地方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17.1万人次。

南方日报记者钟哲谢志清通讯员金伟张敏

新闻推荐

“杨桃妹”以信誉赢口碑立品牌“惠州好人”张映萍扎根农村做强做大杨桃产业带领农户走上致富路

“杨桃妹”,张映萍喜欢大家这样称呼她。张映萍是诚实守信类“惠州好人”,也是龙门县杨桃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从医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