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把牢“储能抓项目 提速增效能”工作主轴 “加速跑”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惠城区咬定建设一流中心城区目标没有一丝放松,抢抓新机遇的紧迫感更强。
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一以贯之地推进“3+2”系统工程,紧紧把牢“储能抓项目 提速增效能”工作主轴……折射出党委政府的新理念。今年,惠城区将用创造性的思维、以“加速跑”的姿态,在“为市服务”中实现“借市发展”,奋力竞逐一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储能抓项目
抓项目促发展,提高内生动能
面对新形势,惠城区如何应对挑战,超越自我?惠城区委书记刘光滨指出:“要以务实担当、创新发展的气魄,全力推进“3+2”系统工程,做好发动机、当主人翁,落实“六保”任务;以"储能抓项目、提速增效能"的工作主轴,主动介入、主动服务,当好“丰”字交通轴线的主力军,助推东江湾千亿产业园的建设。”
“储能抓项目”中,储能就是积蓄各类资源,聚集各种能量,为发展拓空间、储后劲。土地是项目的基础,有土地才能上项目。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惠城区将大力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用两年时间盘整收回建设用地3000亩。积极推进土地收储,完成5137亩土地收储任务,集中用于千亿产业园建设。同时,加大力度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将土地资源整合到更合理、凸优势、能见效的区域,土地指标向产业聚集区域、产业平台、工业园区倾斜。
抓牢大项目,牵住“牛鼻子”。惠城区将通过抓项目来带动发展、拉动投资、壮大园区,提高内生发展动能。
当好“丰”字交通轴线、金山新城建设主力军,惠城区将秉承“市区一体、共赢未来”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畅通上下联动的渠道,建立对接合作机制,全力配合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市里的相关规划编制,主动介入、主动服务,将辖区“毛细血管”更多融入1号公路这个“大动脉”,借助金山新城建设更好地带动惠城产业和城市发展,在“为市服务”中实现“借市发展”。
在全力推进73宗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惠城区将集中力量打造东江湾千亿产业园。结合该区当前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近期重点在水口、马安片区规划30平方公里核心区,布局发展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产业,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省级高新科技产业园。在做强核心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园区范围,培育发展大服务、大健康等产业,升级成为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远期规划打造成为产城人融合的东江湾新城。
提速增效能
用活用好“二八定律”,把有限资源精力用在刀刃上
“应对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必须进一步推动政府自身"强身健体",打造"务实担当、创新进取"的政府团队。”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翟树宇说。
提速,就是围绕提高政府系统工作效率,着眼于效率优先、结果说话。接下来,惠城区将突出抓好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建立科学的运转体系、权责一体的授权审批机制、一抓到底的督查督办机制和全方位的对接协调机制,提高市、区、部门、镇(街)之间上下沟通、左右衔接的效率,找准切入点,打通堵点,解决瓶颈问题,形成一套办事高效、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增效能,就是强化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用活用好“二八定律”,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效的地方,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做最重要的事情。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惠城区还将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提高财政资金投资效益。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量入而出、综合平衡,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
代表委员声音
“提速增效能”要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管人
就如何紧抓“储能抓项目,提速增效能”主轴,实现高质量发展,区人大代表、三栋镇党委书记田勇辉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惠城区有两个园区落户在三栋,重点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项目,做好土地资源盘整是当前三栋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征地拆迁,目前该镇正在开展的征地项目有26宗,涉及建设用地1万多亩,“我们要尽快把它拿下来,这是最好的"储能"。”
“对乡镇来说,"提速增效能"首先要抓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坚强引领作用。”田勇辉认为,具体要完善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事管人,比如目前三栋建立了末位约谈制、星级党员评定等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此外,要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能马上办的就马上办,做到减环节、减资料、减程序,真正树立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的理念。
高标准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强筋壮骨”
“"储能"就是要保障资源要素,既要加大土地收储工作,保障项目有地可用,又要对目前各地闲置厂房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区政协委员、区发改局副局长邓小明说,实行产业链招商,既要瞄准辖区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配套招商,补强既有产业链,又要瞄准现有中小企业,引进行业领先企业,补强产业链。此外,要高标准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实行错位发展,既“强筋”(建设金山新城,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又“壮骨”(做大东江湾产业园,尽快引进并建成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类“新基建”项目)。
至于如何做到“增效能”,邓小明认为,在去年全区大力开展“清网增效”工作的基础上,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他建议推行产业项目带规划方案的土地公开出让方式,加快项目动工时间,力争早日实现企业投产、达产。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邱若蓉 邓惠婷 彭红霞 特约通讯员陈美君
新闻推荐
惠城线上“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启动 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带您玩转鹅城
惠州日报讯(记者谢菁菁邓惠婷特约通讯员陈美君)吃货玩家们的福利来了!今日上午10时,以“爱旅游·爱健康”为主题的惠城区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