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发展观察系列述评 ① 咬定“大山”不放松 县域发展观察系列述评之龙门篇
编者按
县区强,城市兴。县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是惠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主战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必须振兴县域经济、推动县区发展。新时代“双区驱动”战略实施,县区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机遇。眼下,各县区紧紧围绕今年全市“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中心工作,提出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谋划县区经济大振兴、大发展。《惠州日报》今起推出县域发展观察系列述评,对各县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展望,敬请垂注。
八山一水一分田,托起36万生灵和一个生态大县。
下好“山水”这盘大棋,做活“山水”这篇文章,闯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奋力开创“大山经济”发展新局面。近期,龙门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龙门“两会”相继召开,唱响“大山经济”新弦歌,扛起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龙门担当。
山河承载岁月,生态需要守护。龙门最大优势在生态,最大底色在生态,最大潜力也在生态。龙门作为山区县,有着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在“大山经济”方面可以大展拳脚,但长期以来,不少干部没有跳出“以GDP论英雄”的惯性思维,走传统发展的老路,既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又损害优越的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看似“两难”,实则孕育着一条新路。2018年惠州市差异化考核新政激发了各县区“自选赛道”“赛龙夺锦”,龙门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大力发展“大山经济”,积极探索新路径,破除因循守旧的“工业决胜论”,从粗放式开发的“靠山吃山”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山厚山富山”转变,以“大山经济”为支点撬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龙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16.3%,增幅全市第一;全县税收收入23.1亿元,增长3.8%,增幅全市第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2亿元,增长33.2%,增幅全市第一;全县工业投资增长70.2%,增幅全市第一……一连串亮眼数据,展现出龙门“大山经济”的无限活力。
历经多年探索和积累,龙门已经成功寻觅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枢纽和大通道。今日龙门,积累起蓄势待发的后劲力量,展现出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
当前,龙门发展“大山经济”面临难得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叠加,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使龙门坐享珠三角核心区和生态发展区双重红利。
以“大山经济”支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大的视野格局。龙门要紧紧抓住全市“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机遇,着力打造外联内畅的大交通体系,以大交通拓空间、强支撑,拓宽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质。全县上下更须打开思想封闭之“山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把资源禀赋和“双区”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为大湾区高端消费市场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旅游产品、农特产品和乡土文化产品,彰显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
以“大山经济”支撑差异化高质量发展,需要牢固的“四梁八柱”。龙门发力生态、生命、生活“三生”事业,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以期实现“鱼跃龙门”“由鲲化鹏”的质变式飞跃。龙门旗帜鲜明地提出搭建康养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生态工业4个发展平台,全面构建现代生态特色产业体系。龙门,这个“俯拾皆宝”的宝地,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中药箱、茶叶罐、游乐谷、养生池”。可喜的是,龙门手里有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06宗,政府投资项目130宗。今年以来,龙门还引进万城集团大健康文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78亿元)、广东圜基科技有限公司工业项目(总投资41亿元)等5宗项目,正往全年400亿元协议投资目标奋进。“大山经济”强筋健骨的构建,带来市场活力——截至今年4月,全县市场主体达到26750户,注册资金304.86亿元,正在加速释放活力,助推“大山经济”发展。
龙门“大山经济”蓝图正在徐徐展开。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人才。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以及担当作为的精气神。面对发展“大山经济”新命题,龙门上下还在奋力冲破思想“藩篱”、消除认识误区,凝聚共识、增进自觉,咬定青山不放松,推动“大山经济”行稳致远,为龙门走在全省山区县域发展前列、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作出新贡献。
大山不言,下自成蹊。大山经济,龙门可期!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龙门3个农产品 拟冠名“国字号”龙门大米、龙门三黄胡须鸡、麻榨杨桃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惠州日报讯(记者黄宇翔通讯员陈云辉)5月13日,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记者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