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读网文 慧眼可识珠
我喜欢读纸质的书,也喜欢在网上读书。我在网上手机上读书,其实更多的也是在读纸质的书,只是它提供的是电子版的形式,阅读时更便捷了。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都可以点开翻阅,而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连碎片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了。
我手机里有两个图书馆,那就是超星移动图书馆和古籍馆。有一年元宵节县图书馆搞活动,我猜中了十条谜语,得到了一张免费的超星卡,对我来说,那是最有价值的奖品。从那以后,我几乎天天都会登录查查书,看看书。海量资源,移动阅读,触手可及,非常方便。它还有记忆功能,没看完的书,下次登录时它会接着从上次看到的那一页开始。还可以让读者做笔记保存在自己的手机里,也可以把有价值的内容截屏保存下来。平时找不到、买不到的书,这儿几乎全都有。这里还有很多很罕见的图书资料。例如我想研究明代惠州学者叶春及和他的《石洞集》,通过搜索发现惠州学者吴定球老师曾在《惠城文史资料》上发表过《叶春及年谱初编》,顺藤摸瓜找到那一期文史资料,果然发现了那篇文章,不禁大喜过望。我又顺便浏览了那一期文史资料上的其他文章,精彩纷呈,非常契合我的阅读趣味,一下子勾起了我研究惠州本土文化的想法。之后顺着这个研究兴趣,我在超星上读了很多相关的书,做了几本读书笔记,感觉可以写点文章了,然后陆续在《广东史志》《惠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乡土文化研究小文章。前年读书卡到期了,正发愁怎么去办理续费,罗浮山文管所的两位朋友及时送上惠州慈云图书馆赠送的超星移动图书馆卡,更新了版本,查找记录更便捷了,我的网上读书研究也更方便了。
我手机里的另一个图书馆是古籍馆。因为研究地方文化要查找阅读古籍,我曾托在高校学习工作的亲戚朋友复印了很多资料,也通过孔夫子旧书网买了很多古籍或古籍复印本。在古籍比较丰富的伏生草堂买书,一般的古籍复印本也得两百元一册,有时购买一本孔网孤本古籍要花上几千元,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后来听朋友说有个“古籍馆”很好,收录古籍七万余种,有七天的试用期,一年年费仅需120元。我先试用了几天,觉得真不错。人性化的养眼页面,可放大阅读,读起来不会伤眼睛,方便做笔记。平时想找的书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得到,这下不知能省下多少钱,顿时感觉之前买古籍花了好多冤枉钱。我买古籍又不是为了搞收藏,等着它能升值,能看能读就可以了。有时一本古籍花很多钱买来,对于我来说有用的才那么几页,实在不划算。这下可好,几万册古籍在手,想什么时候调用就调用。
有了这两座图书馆,那就相当于坐拥书城了。一机在手,万卷即来,这不是比到图书馆借书看书还方便吗?
网上的读书资源其实很多很多,就看你会不会去寻找搜索。读网上的垃圾文章,不仅浪费时间,还败坏口味,臭气俗气满脑。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只读鬼故事八卦新闻的人和读论语读庄子的人,他们的心理状态精神境界怎么可能一样呢?网上有很多高端的专业的公众号,每一期几乎就是一本论文集,全是精品。例如我关注的尔雅国学报、古典文献学微刊、皇史宬等,作者几乎全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读这样的公众号文章,难道比读一般的纸质杂志上的文章效果差吗?
网上读书也很好,但凭眼力和积累。 (吴早先)
新闻推荐
疫情冲击下惠城迎难而上克时艰、化危为机谋发展 克服工业阵痛“后遗症” 赋能实体经济逆势而上
惠城区矢志推动东江湾千亿产业园建设。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摄餐饮恢复堂食后,市民徐超众带着家人外出堂食发现,和以往相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