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无声□王启鹏

惠州日报 2020-05-02 08:20

由于一年四季的变化,人类逐步掌握了“秋收冬藏”的规律,进行春天播种和秋天收获的农事活动。大年初一的这场春雨,把万物都激活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就这样到来。

送猪迎鼠,2020年鼠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惠州已是节日的一片繁忙景象。只见环城西路张灯结彩,西湖花灯博览会也在紧张地布展。可是由于南粤大地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过大雨了,故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和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灰尘,令人心情不太舒畅。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虽然已到了“大寒”季节了,人们仍感到热。所以,大家都希望老天爷能下下雨,降降温。可是,这个愿望一直不能实现,直到换了年头,到了鼠年的第一天下午,才下了一场不算很大的“及时雨”。

这场雨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大年初一下了一阵子,雨点不大,但地面潮湿了,树叶上的灰尘被冲走了,气温也明显下降了,人们尝到了“甘霖”的恩惠了。可是,这样的及时雨在天黑前就停了。奇怪的是,在晚上却又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雨势时大时小,一直下到天亮。这一场春雨除了“及时”之外,还起到了“解渴”的作用了。

古人对春雨非常喜爱,尤其是在夜间下的雨,不少诗人都对它发出由衷的赞美。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也写得十分有情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得通俗易懂的要数唐代的孟浩然,他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见春雨是一个吉祥之物,能够催生万物。

是晚,我坐在窗前的书桌旁看书,品读着古代诗人对春雨的描写,思考着由春雨带来的自然辩证法。窗外,则噼里啪啦地传来了春雨撞击建筑物的声音。一会,雨变小了,外面则传来滴滴答答的声音,节奏匀称,时高时低,仿佛敲击乐般美妙。直到这时,我才领略到文人之所以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听雨的奥秘。

我国是一个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有着朴素而深刻的自然辩证法。《易》经早就对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作了辩证的叙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说明了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是产生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再者,由于一年四季的变化,人类也逐步掌握了“秋收冬藏”的规律,进行了春天播种和秋天收获的农事活动。想到这里,我就对我们先人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天清早,雨停了,我的精神特别清爽。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推开了家门,要出去看看雨后的惠州西湖。当我走出家门时,一股清新空气就迎面扑来,大概是雨后负离子含量特别高的缘故吧,使我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清爽。当我走到西湖边时,觉得天更蓝了,水也更绿了。再近看湖边的树木,每片叶子都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因而显得格外嫩绿。再看看林荫树下的小草,原来枯黄了的叶子也伸展开来了,仿佛要向上生长。而靠近湖心亭的水面上,有几只野鸭子在欢快地戏水,也许是它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湖水,因而尽情地玩耍。啊,整个自然界都活起来了。

正当我醉心地观看西湖景物时,在停车场值班的黄师傅走了过来,问我为何那么入神?我兴奋地说:“这场春雨把万物都给浇活了。”黄师傅微微一笑,赞同地说:“是呀,这场及时雨真的把万物都给浇醒了。”接着,他用手指指停车场说:“如果不是这场雨,谁能够把每一部车都洗刷得一尘不染?谁又能够把整个惠州冲洗得一干二净?”是呀,春雨是我们除旧迎新的巨大力量,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说着说着,我们很自然就谈到了当下在全国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黄师傅说,由于季节的变化,阴阳的调节,只要我们杜绝了人传人的渠道,病毒的传播就可以得到抑制。所以,不论你从哪个角度来说,这场春雨都是非常及时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仍在不停地思考:春雨为什么这样神奇呢?原来,水是一切生物生命的源泉,春天是万物苏醒时期,春雨就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意思就是说,当天地和谐、天人合一时,老天爷就会降下甘甜的雨水,让久旱的万物得到滋养,接着便能生长。今年的春节由于冠状病毒的干扰,有点冷清,但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万众一心抗瘟疫,是一定能够取得彻底胜利的。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吟起了孟郊的诗句:“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是呀,春雨把万物都激活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就这样到来。

新闻推荐

惠州文旅“星推团”直播带货5位文旅女局长直播推介系列质优价廉的限时抢购优惠产品

惠州日报讯(记者谭琳龚妍通讯员黄静杨春容)为加强惠州山海资源优势宣传,打响岭东雄郡历史名城和“惠州湾”旅游强市品牌,促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