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返校复学首日全过程 学子有序返校 第一课关注心理
大亚湾第一中学“错峰开学”首日,学生们有序步入校园。
昨日上午,广东省高三、初三学生返校复学。受疫情影响,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校园周边马路上的车辆并没有明显增多,大亚湾区所有校园都采取了错峰开学的防疫措施。上午8时,记者来到大亚湾第一中学,实地走访了该校师生返校复学全过程。
据介绍,为避免校门外人员聚集,该校在距离校门约70米处拉起警戒线,送孩子的家长、无关人员及车辆不得入内。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接送学生的家长即送即走,由教师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马不停蹄地为学生搬运行李。
测体温洗手换口罩 行李消毒同步进行
在确认体温正常无异后,拿出“粤康码”给值班老师查看后,学生们便正式踏入他们熟悉的校园。走进校园,学生在提交自己与家长签名确认的健康卡后,须用学校提供的洗手液按“洗手七步法”清洗双手,再走到口罩更换处换上新的口罩。
该校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介绍,为全方位、无死角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生所携带的行李也要在消毒过后才能进入校园。学生洗手等流程与行李消毒同步进行,这样的流程安排可极大程度节约学生们入校时间,避免人员过于聚集的情况发生。
日前,区宣教局为大亚湾第一中学配备了3台热成像体温测温装置,学生只需穿过指定地点,便可实时探测体温,避免了“一对一”体温测量带来的不便。该校党总支部书记、校长彭柯介绍,该校坚持“一日三检”外,还另外购置6台热成像体温测温装置,分别放在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及食堂等位置,全方位检测在校学子、教职工的身体状况,确保校内出现体温异常者可以及时发现。
家长对学校防疫准备
与教学计划了然于心
“看着老师为学生们搬运行李汗流浃背,我十分感动。”家长欧阳先生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陪同下顺利进入校园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向记者介绍,在复学前,学校不厌其烦并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学校所做的防疫准备与教学计划,为学生和家长解疑答惑,非常负责。
另外一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学校在防疫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孩子接下来的课程安排,他都了然于心。“当所有工作都做到位后,学生被感染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我很放心。”李先生说。
据了解,该校针对学生返校复学疫情防控工作成立若干行动组,以保障学生在校的身体健康安全。除此之外,为有效增强教职员工的防疫知识,该校还针对校内每个岗位的职工进行专业化培训、多次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演练,保证每一名学子在校期间的平安。
第一课普及防疫知识
关注心理健康与疏导
据介绍,目前,大亚湾区第一批次返校复学的共有10所学校,包括1所高中、8所初中和1所外籍子女就读学校,所有学校均已顺利复学,并开展了“开学第一课”。
昨日上午10时,大亚湾第一中学第一批返校学生开始正式上课。课堂上,授课老师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欢迎同学们的回归。据介绍,在该校的教学安排中,每个班级的“开学第一课”皆以防疫知识普及与心理疏导为主。
彭柯介绍,4月24、25日两天,学校为第一批返校师生进行核酸检测。为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该校不仅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一支测温枪,帮助老师及时检测学生的体温状况,还为各办公室配备免接触手消毒器,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防疫物资套装(包括手套、免洗凝胶、酒精消毒液、湿纸巾、香皂、毛巾和20个口罩)。此外,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了一支消毒酒精,以方便他们做好日常清洁工作。为避免学生误用消毒酒精,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学生的消毒酒精将由班主任统一安排使用,以最大发挥其功能。
据介绍,防疫工作并不会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教学安排,因为学校对学生制定的“一日常规”更多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约束,对学生的学习不会造成过多的影响。
食堂实行错峰就餐
每桌只坐两名学生
对于返校复学,学生有什么想法?大亚湾第一中学学生袁雪宜告诉记者,对于她而言,自制力不足是她居家学习时面临的主要困扰。随着学校复学,她相信在老师的督导和同学的陪伴下,知识结构相比居家学习时会有大进步。另一名返校学生汪欣遥直言,当她进入课室时,争分夺秒的学习氛围开始推动着她。
中午12时10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批次、有秩序地进入学校食堂。记者看到,食堂外设置了距离标识线,学生们准确地站在安全距离外,有效保证现场的空气流通。彭柯介绍,该校实施错峰就餐,食堂内每张桌子只允许两名学生就餐。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在就餐时必须同向而坐。原本可容纳24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目前只能同时容纳600人就餐。
生地猪骨冬瓜汤、小鸡炖蘑菇、青瓜木耳炒肉,还有学生喜爱的蒸水蛋……正在食堂就餐的学生刘振铎告诉记者,在家休息了那么多天,他很是怀念学校的饭菜。“两人同向而坐的就餐方式很舒适、很放心。”他说。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欧阳德辉 通讯员赵凯
新闻推荐
博罗公安出动1000余名警力护航学生返校复课。李琴摄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在入校处设置了理发小摊,为返校前来不及理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