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第一天□毛小玟

惠州日报 2020-04-26 13:20

复工复产·动力生产周惠康 作

隔离了16天,今天终于可以去上班了。这个阶段复工,并不是往常该有的样子,我带着几分担忧,还有几份期待,前往公司。拐过一条街,就是我上班的地方了。

我是山东菏泽人,在惠州淡水一家汽配零件生产公司工作了13年,是一名小小的仓管,另有两位同事。3月23日,我一早来到厂门口。厂门的铁闸紧闭,只开着保安室旁边的侧门,却听见广播反复播放“进入公司请戴上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等候测量请保持一米距离……”先前上班时间,铁闸是敞开的,让骑摩托车、自行车和开小车的员工自行进入,走路的自然从侧门进了。现在不一样了,疫情防控还未结束,防护工作不能放松,所以,为了安全,在保安室旁设防,进入厂里的人员都必须量体温、戴口罩,并做好记录。大家都能理解,于是有条不紊地配合,积极响应并遵守。

已经有好些人登记好进去了。轮到我时,保安员把体温枪对着我的额头一扫,在一张表格上记录完,手一摆:“进去吧。”走进车间,许多人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以前,他们会朝我笑,或者说几句调皮话,可是现在,他们穿着工衣,戴着工帽,脸被口罩遮住,只露出两只眼睛,见到我只是点点头,连话都没有多说。我知道,这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我也朝他们点一下头,便直接走进仓库。今天刚好有一批货要出,我没多想,就开始忙活了。

当同事把叉车推进来时,已经是11时50分。他喘了一口粗气,稍歇片刻,跟我说:“陈哥,货都装上车了,该下班吃饭了。”“你小子,想偷懒啊,不是12时下班吗?”我责怪道,同事眨一下眼睛,告诉我现在提前10分钟下班。由于我隔离了16天,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一些安排难免还不知道。

中午饭,员工都在公司吃。为了防止扎堆,全厂200多人分4批轮流下班吃。我们安排在第四批。每批吃饭时间15分钟。也就是下班时间有所调整了。

能容200多人的食堂,平时一下班,大家都一窝蜂涌进来,好不热闹。平时饭桌都一排排摆在大堂中。为了避免人员密集,现在饭桌都隔一米多远摆开。前三批下班的人都吃饱饭,有序地离开食堂了。此刻饭堂略显得宽敞冷清。我们车间共23人,已经在窗口排队,还是距离一米远。我看见同事们一人拿着两个盒子,一盒装饭,一盒装菜,都是一次性的。我也同样领了一盒饭一盒菜,找个位置坐下吃起来。忙了一早上了,确实有点饿了。

我留意到,不管车间、食堂,还是楼道、洗手间,都消过毒。抗疫成效日渐显著,但还是不容大意。老板是为了员工安全设想,一切防护措施都要做到很好。这样我们就能够安心工作了。

下午1时整,同事们都陆续回到自己的岗位,自觉戴上口罩,看不清他们的表情,都不出声,只是一如往常那样忙活着。突然很怀念以前上班的日子。那会儿,不戴口罩,可以偶尔讲一个笑话,海阔天空神侃,一天就过去了。可是现在,貌似连咳嗽都不敢大声。生怕一不小心,影响到同事。除了安静,一切工作按部就班。

我把早上出的货单整理好,再看看第二天的订单、各个部门的物料、个人物料登记等。不知不觉,又到下班时间了。晚饭依然是分批进行,还是一人一盒饭一盒菜。

吃完饭,下班回去还要测体温、做登记,等保安登记好,我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出租屋,已经华灯亮起。

回想起复工之途,可谓一路辛苦。光车票就买了三次,退了两次。老婆特担心,退第二次票回来时,她就对我说:“你还是待在家里吧,不要再外出了;现在家里也宽裕了,再说,你一个人在外,也挺苦的;加上如今疫情还在防控,你不可以有事……”复工期一拖再拖,我也开始迷惘了,仿佛一下子没有了主心骨。幸好,雾霾终会散去,3月2日便接到公司电话,说可以回去复工了。说真的,听完电话,我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我高兴地告诉老婆,我可以去上班啦。可是我发现,老婆似乎不高兴,她再次劝我留在老家发展。那晚,我给老婆做了一夜思想工作,我告诉她,我在惠州工作13年了,那里有我挥洒13年的汗水,那里有我互相扶持的兄弟姐妹,那里有我人生很珍贵的回忆,那里早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还能奋斗几年,我要回去上班。最后,老婆还是同意了我回来。

我是3月7日下午2时40分抵达惠州火车站的,再乘大巴到淡水,自行隔离16天。

回忆完这些,我望一眼窗外,天空一片墨蓝,深邃而悠远,几颗星星一闪一闪的,似乎在对着我笑,一首欢快的歌顿时在心里响起……

新闻推荐

4月23日惠州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全省新增境内确诊病例1例

惠州日报讯(记者张斐通讯员惠卫宣)4月24日,惠州市卫生健康局通报最新疫情:4月23日0~24时,惠州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