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读书活动服务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强 书香惠州开拓全民阅读新空间

南方日报 2020-04-24 10:03

近年来,惠州全民阅读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市民习惯性地走进图书馆、书店阅读,“书香惠州”氛围日渐浓郁。

茶社里的阅读者。

慈云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在整理图书。

制图:钟仁敏

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为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每年的这一天,惠州都围绕“世界读书日”举办各种图书宣传和阅读普及活动。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大规模读书活动无法举行,惠州开启“世界读书日”新风尚,慈云图书馆、新华书店纷纷将线下读书活动搬到线上,在“云”上共享美好阅读时光。

近年来,在“世界读书日”、南国书香节、惠州书展等重大读书活动的带动下,惠州全民阅读深入人心,各种特色书店、创意书吧随之涌现街头,为市民提供有温度的阅读空间。越来越多人习惯性地走进图书馆、书店看书,“书香惠州”的氛围日渐浓郁,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糜朝霞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阅读+活动最大化服务不同年龄层读者

4月23日,疫情虽还未结束,但市民来惠州慈云图书馆借阅书籍的热情不减。据该馆统计,4月23日预约上限为400人,当日实际到馆人数达356人次。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作为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阵地,惠州慈云图书馆除了开放基本的借阅功能外,将线下读书活动搬到线上,围绕“全面小康书香芬芳”的主题策划推出26项共63场活动。其中云书U阅、家庭“云”故事秀大赛和“人间春暖”中华诗词竞答等活动近日陆续上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极大地丰富了惠州市民的线上阅读时光。

这是惠州慈云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惠州市、县(区)两级图书馆打通技术壁垒,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不仅开通线上阅览、“智借智还”、市县(区)通借通还等便民服务,还常态化开展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图书馆,并且来了又来。

据统计,2019年,惠州慈云图书馆全年开放314天、3794小时,接待读者人数147.22万人次,纸质文献外借54.14万册次,举办活动672场,9.33万人次参与其中。

惠州慈云图书馆馆长周琼芳介绍,今天的图书馆,是没有边界的“第三空间”,除了承载基础的馆藏和借阅功能外,还通过丰富新颖的阅读服务打造成推动全民阅读的文化空间。

记者从惠州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惠州以文化强市建设为依托,构建起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有7个公共图书馆、73个镇级综合文化站、1274个农家书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图书馆之外,也有不少爱书人喜欢涌向新华书店。

惠州新华广场书店相关负责人颜美丽介绍,该店在环境与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与传统的门店有很大的区别,增加了咖啡区、儿童阅览区等特色展区,融合了“文创生活、健康运动、教育培训、文化休闲”等多元业态,满足读者多方位的需求。该门店自2017年10月开门营业后,读者入场人数和营收逐年增长,读者黏性逐年提升,正在成为城市公共文化客厅,曾获评2019年“最美新华书店”。

记者走访新华广场书店看到,虽然进场读者较以往大幅减少,仍有很多爱书人前来选购图书,在书店的咖啡区享受休闲阅读。

在疫情发生前,惠州新华书店的读书活动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持续开展、品牌化运作。周三会员日购书9折、周四观影会、周五“细说汉字”、周六小慧姐姐讲故事、周日朗读者……各类读书活动数不胜数,最大化地覆盖不同年龄层的读者。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惠州新华广场书店开展购书优惠活动,4月11日至5月20日线下购书享7折—9折优惠。该书店还将举办“我与阅读”创意绘画创作大赛、“书香四月,书声琅琅”线上朗读者大赛、“共读半小时”公益打卡等活动,市民通过关注“惠州新华书店”微信公众号即可参与。

阅读+商业新型书店让阅读更便利更有趣

书店,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识,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图书购销场所,还承担着潜移默化的阅读教化意义。一个城市书店的多少,预示着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诚品书店作为台北的“文化地标”,首创24小时不打烊,在书店中加入文创产品,探索多种商业经营模式,大概是所有爱书之人都想去的地方。

近几年,惠州街头不断涌现一些商业化运营的特色书店和创意书吧,它们纷纷向诚品书店看齐,将图书与文创、咖啡、休闲、民宿等业态融合起来,有着自己的格调和气质,为市民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阅读空间。

颜美丽坦言,书店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它的存在价值是提供一个有温度的阅读环境,以及一个有品位的休闲空间。在网络书店的冲击下,实体书店虽然曾经面临绝境,但它永远不可能被替代,近几年甚至有“崛起”的势头。

位于江北CBD的董懂书店空间不大,陈设简约、朴素,一楼设有饮品区,二楼专门为孩子提供了阅读空间,原木质朴的风格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记者观察到,不少年轻人在下班之余放慢脚步,踏入董懂书店,点一杯咖啡,随手翻起一本书就开启了阅读模式。

在下埔的荒岛图书馆犹如一个小巷幽静处的“荒岛”,有种异国他乡民宿的味道,这里除了基本的阅读活动外,还不定时举行乐理知识沙龙、咖啡沙龙、画展、小型音乐会等文艺活动,成为文艺青年聚会的青睐之地。

记者走访惠州市区多家书店了解到,虽然新型书店的藏书量和阅读空间有限,但对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带来改变,让阅读变得更为便利和有趣。

记者来到惠州西湖畔的祝屋巷,发现有一栋由普通民宅改造而成的文艺民宿——爱树观湖书院,一楼为24小时咖啡书店,藏书3000多册,二楼、三楼改建为11间特色民宿,每一个房间也备有书刊供住客阅读。

这里的咖啡书店24小时不打烊,边上古树成群,街巷古朴趣致,坐下来不仅可以享受阅读、餐饮,还可以一眼尽览风光绮丽的西湖、群鸟齐飞的鸟岛。

爱树民宿相关负责人“爱树君”介绍,爱树是惠州本土民宿品牌,目前在惠州已成功打造3家“网红”民宿,每一家民宿都配有一间特色书屋,市民游客都可享受这一方阅读空间,打造成为当地的生活美学馆,希望借此“把阅读根植于乡间,延伸至城市”。

观察眼

建设学习型城市

让知识点燃惠州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与学习,历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本领恐慌”更加频繁,智力与文化的竞争更加激烈,知识与技术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正是处在一个要求不断提升“学习力”和“知识力”的时代,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

对个人而言,知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关乎自身的就业工作以及前途命运;对一个城市和地区来说,知识是综合竞争力的砝码。特别是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在知识、智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存量与增量,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动能。

书香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一座城市的朝气、活力与未来。因此,聚焦“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日子,不单是对个人修养与文化自觉的关注,对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呼唤,也是对知识经济和城市竞争力的追求。

作为苏东坡曾经寓居的千年古城,惠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书香与文化是惠州应有的底色。作为一座以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而闻名的城市,惠州是珠三角制造业重镇,知识与创新是惠州发展迫切需要的动力。

在工业大市与文化强市之间,需要一座维系平衡与连通的桥梁。强化学习型城市、知识型城市建设,恰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惠州发展产业经济,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形成“最强大脑”,壮大“头脑产业”。

这对学习能力与培训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惠州公共文化服务及设施加快补短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不断完善并活化利用好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字化阅读平台以及农家书屋等,为全民阅读、全民学习提供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氛围,让阅读触手可及,让学习无处不在,让知识流动起来。

对惠州这样一座快速成长而又亟需更多营养的城市来说,只有以知识之“粮”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强化智力优势、提高文化自信,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挺起城市脊梁。周欢

新闻推荐

外企在粤投资持续稳中向好

据新华社广州电特殊时期,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的开工对促进国际经贸投资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特殊作用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