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农科所开展优新品种选育试验和推广 科技助力优新品种“落地生根”
惠州日报讯 (记者陈春惠)走进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连片的水稻已完成抛插秧工作。稻田里,种植的是市农科所今年推介的水稻优新品种。
记者了解到,市农科所农作物优新品种选育、对比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今年,市农科所将做好科技攻关、科研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为惠州市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助力。
记者看到,绿油油的秧苗在田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农户正忙着管护秧苗。“我们这个基地有100亩种植面积,今年4月初抛插秧,田里有很多水稻新品种,这块田种了美香占2号,那块田种了黄广金占……”正在田里忙活的农户高兴地说。
据悉,该基地是市农科所三大试验示范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优新品种。基地由市农科所、惠州市远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市农科所为共建企业提供优质品种、技术指导,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企业负责辐射带动农户种植优新品种。
“我们以提供技术指导为重点,同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原种。通过基地繁育的原种,特别是常规稻品种,企业可以自留种,并发给农户去种植。”市农科所副所长曾海泉说。
在市农科所试验田里,国家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省常规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省杂交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该所引进试验示范的150多个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正紧张开展。其中,针对惠州市丝苗米产业园的发展,该所今年引进丝苗米优质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展示推广。
曾海泉指出,象牙香占是以往种得比较多的水稻品种。但它有缺点,就是早造容易倒伏,品种退化比较快。农民现在最需要的是品质好、产量稳定、抗病性高的品种,种起来简单方便,这样才能提高品质和效益。“今年,我们引进包括美香占、粤美占等品种进行对比,筛选出更适宜丝苗米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品种,推动传统农业向高质量农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农科所将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长期性基础性科技工作监测研究等科研项目12项、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项目19项(上半年)、农作物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10项,为惠州市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惠州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新闻推荐
惠州自古多水道 古桥遗韵传至今目前有古桥40余座,不少保留完好,具有较高历史人文价值
西新桥是西湖六大名桥中的第一桥。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古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勤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