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格管理强化社区防疫,成立工作专班严控境外输入 惠州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在为患者检查。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近日,经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自4月2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返校。复课在即,惠州各学校陆续开展系列防疫措施,备齐防疫物资,准备迎接学生返校。
熟悉的日常生活正在回归。随着防疫防线的调整,惠州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总体防控策略,惠州正在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精准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张峰林文通乌天宇
统筹:廖钰娴
“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构筑社区防控格局
随着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变化,全省防疫工作进入二级响应阶段。根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名单》,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疫情风险等级降低,并不意味着防控压力的解除。近日,惠州接连报告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其中2例为湖北输入,1例为境外输入。随着武汉的“解封”,武汉来惠人员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仍存。
记者走访惠州市区多个社区发现,惠州对于疫情防控并没有放松。多个住宅小区和写字楼依然执行着严格的防控措施,居民进入小区和办公区须登记测温。大多数社区依然仅保留一个出入口,确保不因物业管理人员的疏漏而导致防控漏洞。
为进一步强化住宅小区的防疫工作,日前博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关于登记全县住宅小区人员信息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物业服务企业须对服务区域内所有住户人员逐一进行登记造册,不得漏报、瞒报。针对可能出现部分住户不配合的局面,《通知》要求工作人员耐心劝导,认真解释和说明该项措施为市、县的实名制登记要求,在防范重大疫情或遇突发应急情况时,为保障住户安全,小区将实行封闭式管理,只允许已登记住户进出。针对县城存在很多无物管小区管理相对落后、没有物管人员落实防控措施等情况,博罗重点布置“三人工作组”落实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网格化管理成为社区防疫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博罗县全面构建起“大数据+网格化管理”的社区防控格局,实现每一个村(社区)、小区、企业都是一个防疫网格。为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近日博罗专门印发了《博罗县提升基层网格化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县共有网格员9437人,其中按最小单元设置村、社区网格4341个,设立网格员4525人;按每家企业一个网格为单元,全县4912家复工复产企业共设立网格员4912人。
“把17个镇290个村(社区)划分出1228个网格,实施全方位排查防控,不留空当。”惠东县防疫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为指引,惠东对防疫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等制定了明确规定。具体来说,按照每个网格一名驻片领导、一名网格管理员、若干网格员、若干协助人员的标准,组成“1+1+N+N”的网格化防疫力量,积极发动镇、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疫情网格排查防控工作,确保疫情排查防控工作联系到户、责任到人。截至目前,该县已发动5215人参与网格防控,其中网格员(含村居、企业、隔离场所网格员)达3615人。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社区常态化防控应如何进一步精准细化?记者了解到,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即将联合印发社区防控与服务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指导方案,区分低、中、高风险地区和未出现病例、发现病例或者暴发疫情、传播病例三类社区,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相结合的社区防控机制。低风险地区或者未发生病例的社区,要重点核验相关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码,在做好出入登记和体温监测工作后,允许相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社区。对于故意伪造健康码、躲避检查的人员,各地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发现依法从重惩处。“推进社区防控工作常态化是当前社区工作的首要任务,广大社区工作者必须守严守牢社区防线。”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成立工作专班驻点,防控境外疫情输入
截至4月15日0时,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9例,其中71例仍在院接受治疗。连日来,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持续被发现,惠州已于3月底出现1例。
记者了解到,为落实广东省委和省政府防范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和扩散的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境外来(返)粤人员就医管理工作,惠州成立了由医疗、公安、外事等多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在专门设立的集中观察点,专职负责做好境外来(返)粤人员的就医和防御境外疫情输入工作。
据驻点医疗组组长、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急诊外科主任皮党育介绍,在集中观察点,惠州医护人员根据实际岗位分为出车班、A班、P班、N班、D班和E班等数套班次,各个班次均有不同的岗位职责。隔离点每天有大量人员出入,医护人员需及时登记和网报人员数据,定期测量、登记和上报体温、引导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实时处理隔离人员各种不适等。
国际机场是防控境外输入的第一道防线。3月11日晚,惠城区抽调3名工作人员组成惠州市首批派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驻点工作组,到入境防疫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来到广州的第一天,来不及休整的3名队员迅速换上防护装备,紧急赶到广州机场。当时,回国的外籍人士以及华人华侨留学生较多,还有个别游客因疫情防控需求要短暂滞留而产生烦躁情绪,3名队员在人群中迅速找到滞留在机场的惠州同胞,办理好相关手续,将他们从机场接出送上惠州的机场大巴,统一接回惠州的隔离酒店。
惠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境外来惠人员的转运和隔离工作,惠州通过专门接运专班闭环运作,确保省推送的境外入境来惠人员一个不漏接回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14天,按省规定开展核酸检测。对从其他渠道由境外回惠人员进行全面摸查和拦截,确保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14天全覆盖。做好接运专班人员的安全防护,确保接运人员不受感染。
记者了解到,针对境外输入防控,各县区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其中,博罗县成立了境外来人接送小组,对入境广东来(返)博人员采取专车接送,并在指定场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此外,县疫情防控办增设防控境外输入工作组,编制《疫情防控期间入境人员管理操作指引(试行)》,严防疫情经境外输入传播扩散。同时,组织公安、卫健等部门形成工作专班,严格入口管理、严格落地管理、严格场所管理,在严防境外输入中形成闭环管理。
“粤康码”把关,公共场所有限开放
3月31日,惠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第6号通告,决定从2020年4月1日起停用“惠州防疫通行码”,在“二站一场一港口”联合检疫站等所有场合全面使用微信“粤省事”平台上的“粤康码”进行防疫健康查验管理。所有人员需凭“粤康码”绿码并体温测量正常方允许正常通行或进入社区、工厂企业、写字楼等公共场所。
防控措施的升级与武汉的“解封”和境外疫情输入的压力不无关系。作为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区域,医院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4月14日,记者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看到,前往就诊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各诊疗区域。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务部负责人吕一帆告诉记者,目前该院继续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并将持续保留临时发热门诊的设置,所有非急诊病人实行先预约后看病。对近14天内有湖北旅居史和近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等流行病学史的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排查。
非核心、非群众急需的医疗业务暂缓复诊是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主流选择。从4月9日起,停诊数月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始有限度开放,现场取号体检业务仍未开放,只接受预约体检。
1月25日起,惠州全市网吧、娱乐场所、演出场所等公众聚集度高的经营场所全部暂停营业。与医疗机构不同,更多的公众活动场所仍未开放。当前,根据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通知,惠州继续暂停歌舞厅、电子游戏游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电影院、酒吧、演出场所等密闭性娱乐场。
“你好,根据市疫情防控通知要求,现在暂停密闭性娱乐场的经营活动,具体营业时间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谢谢配合。”日前,惠城江北街道文化站、扫黄打非办、综治办、防控办、安监所、江北派出所、云山派出所、江北市场监督管理所等职能部门对辖区所有网吧、KTV开展联合检查行动。
早在3月27日,惠东亚婆角工作站接到群众投诉举报,反映个别商户无视县政府防控疫情的禁令,不顾疫情传播的风险,擅自开门营业。当天21时,亚婆角工作站联合亚婆角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清查酒吧、KTV、清吧等娱乐场所,检查娱乐场所是否擅自开业、证照是否齐全、食品是否可溯源等。在接受现场检查的5间酒吧中,2间酒吧违反管控规定擅自开业,执法人员依法查封了该两处场所并责令其立即停业整改,现场查扣无中文标签的红酒4瓶。
公共工作场所同样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龙门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旋惠娟介绍,针对大量湖北籍或有湖北旅居史的人员陆续回到龙门工作的情况,龙门县依托信息化技术,要求所有近14天内从湖北过来的人员都必须通过微信小程序申报个人状况、生成健康码,根据健康码情况实施防控措施。为更好地做好外地返回龙门人员管理工作,龙门县还着手落实人员排查工作,在汽车站设立联合检疫站点查验,安排社区“三人小组”在社区进行排查。此外,医疗机构继续开展发热门诊全员排查,普通急门诊和新入院患者中发现近14天内有从湖北地区过来的人员,对其进行核酸检测。
■观察眼
防控常态化须兼顾服务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景区开放和学生复课的新形势,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这意味着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即将全面恢复。
在惠州,疫情改变了社会运转的模式和人们生活的方式。更多的公共服务和日常工作转向“云端”,出门戴口罩、不聚集、不聚餐成了新的生活风尚。新形势下,新的生活秩序将重新建立。
疫情是一场“大考”,惟有坚持将疫情防控常态化进行到底,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早日取得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意味着长效机制亟需建立。对于公众而言,需要继续保持出门戴口罩、减少聚众等良好习惯;对于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各方面的治理、管理同样需要主动适应新要求,才能真正实现长效。
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考验政府服务能力的关键。秩序的重建不能无序进行,由于疫情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设置的防控关口,不应发展成为秩序恢复的障碍。这就要求政府在常态化防控工作中不可简单地“一刀切”,因时因地制宜,更精准地分类施策,在关好疫情输入大门的同时,有序开启生产生活正常化的小门。
新闻推荐
广东移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布局 50亿元投资项目落子惠州
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中心效果图。惠州日报记者谭琳通讯员黄子媛翻拍码上更精彩抢抓“新基建”发展风口,又一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