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众议】进化求生,转危为机

羊城地方 2020-04-10 10:31

特约撰稿/罗春彦

2019年12月以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火热的春节旅游市场按下了“暂停键”。这场疫情是对文旅、酒店(民宿)餐饮等企业生存能力的挑战。在疫情艰难时刻,餐饮旅游业如何“重启”,把这场“寒冬”变成“逆袭”的好机会,值得我们深思。

研判好形势下先手棋

“危机”之所以称为“危机”,只因“危”中还孕育着“机”。从“危”的角度看,受疫情影响,惠州的酒店、民宿等餐饮服务业首当其冲,企业营收普遍断崖式下跌。如何在疫情的“煎熬”中“活下去”是餐饮酒店服务业的集体诉求。

从“机”的角度和长远来看,新冠疫情就像大浪淘沙,虽然淘汰了部分酒店餐饮等领域的企业,但同时也在迫使部分企业不断进化求生存,从全产业链洞悉行业未来趋势、探索全新发展模式,做到化危为机,实现“凤凰涅槃”。

在社会担当中铸品牌

疫情来袭,减少人员出行和聚集已成为社会共识,将直接影响市民对于出行、购物、餐饮和旅游的需求。同时,在房贷、车贷以及日常生活等刚性成本的压力下,市民现期消费信心不足,无法更理性地对自己的消费作出长期规划安排。而餐饮酒店服务业企业店铺的租金和银行贷款的利息支出等刚性成本则意味着,无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这部分成本都需要承担。如果企业长期入不敷出,将造成资金链断裂,出现生存危机。

笔者以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是值得市民尊重和乐于为它“埋单”的企业,同时无形中也会让企业品牌价值深入民心。

此次疫情,让无数普通市民记住了一个名字——“雨衣妹妹”。“雨衣妹妹”刘仙是一名拥有几百家餐饮连锁店的民营企业家,在疫情爆发后,她火速奔赴武汉,为武汉的医务人员提供每日的营养盒饭,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盒悦”这个餐饮品牌价值无形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将对未来的企业品牌营销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餐饮酒店等业界人士深思。

相信疫情后消费会暴增

受疫情影响,短期内很多市民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餐饮、旅游等消费意愿也会下滑。但从中期来看,被挤压的消费需求有望于疫情后释放,而且这种需求只会迟滞而不会消失。2003年的“非典”告诉我们:疫情过后,消费需求将迎来“报复性”增长。2003年,阿里巴巴受益于在家消费的需求,迎来了淘宝成单量的第一个大爆发;携程受累于出行需求的骤降,濒临破产,但还是等到了疫情结束的“报复性反弹”,迎来了订票量增长200%的那天。可以预见,只要熬过“寒冬”,餐饮酒店服务业也将迎来复苏的“逆袭”机会。

此次疫情,将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很多改变,惠州餐饮酒店等服务业各界纷纷开启“直播”“社群”等商业模式自救,如华贸大厦的三生滋本餐饮店,通过社群裂变让该店在疫情期间稳住了销量。如果传统行业不能与时俱进,中途夭折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想方设法“剩”下来活下去的同时,从业者也应作进一步沉淀与思考:疫情结束后的竞争,将是品质化和差异化等的多重竞争,要将安全、卫生、生命价值等关键字眼作为未来企业的战略着眼点,主动适应行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方能赢得主动,实现“逆袭”。

创新模式打动消费者

此次疫情,加剧了文旅等行业重新洗牌的速度,将出现结构性调整,并可能催生出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成功的企业家总是在危机中找寻机会,拥抱变化,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实现转型升级。

目前,惠州已有大小民宿300多家,产生了禾肚里稻田酒店、爱树山居、五合院等“网红”民宿。笔者以为,在疫情大环境下,“网红”民宿乃至传统的酒店经营者要充分发挥“网红”效应,蓄势待发,主动“抢占三微一抖”(微博、微信、微视、抖音)的巨大流量池,推出图文、短视频、直播类营销内容,通过建立与消费者的实时互动平台,传播更加趣味化、场景化的优质原生内容,提升消费者黏性。如薇娅、李佳琦、李子柒、罗永浩等带货“网红”应运而生,同程艺龙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等案例就是其中的典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专家预言,很多老板前几年“凭运气赚的钱,今年将凭实力亏钱”。如果酒店、民宿、餐饮等面对生存危机,不能拥抱变化,及时转型升级,部分企业将在后疫情时代被淘汰。而主动求变,与时俱进,成功转型升级的,有望开启企业生涯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新闻推荐

惠州市立法工作今年安排4件审议项目2件预备项目 约束不文明行为将有法可依

惠州市2015年获批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每年的立法计划备受关注。昨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