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文明餐桌 公筷行动” 公筷公勺引领餐桌文明新“食”尚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以前在外用餐时比较常见的公筷公勺,如今也被更多人认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做好家庭用餐卫生,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公筷,引领餐桌文明新“食”尚。
使用公筷公勺渐成家庭新习惯
“我们家现在吃饭时,每个菜碟上都会放公筷或公勺,家里人都使用公筷公勺夹菜。”32岁的市民陈尔宁说,这个习惯是从除夕年夜饭开始的。
春节前夕,有关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铺天盖地,陈尔宁也从中了解到新冠肺炎病毒会通过唾液飞沫等途径传播,为确保家人卫生健康,他主动提议家里使用公筷。“我们一家老小9人一起吃饭,还是要注意卫生的。”陈尔宁说,他的提议得到家人一致同意,于是从年夜饭开始,使用公筷公勺就成了家里的一个新生活习惯。
“起初,家人也会有些不习惯,如老人家还是习惯用自己的筷子夹菜给孙子们。”陈尔宁说,家人发现后就会提醒,经过一段时间,大家也就渐渐习惯了。
“我想这个习惯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陈尔宁说,为了避免公筷和个人使用的筷子搞混,他还专门去买了一扎不一样的筷子作公筷。
使用公筷公勺体现责任和尊重
对于家里使用公筷,52岁的市民李国松也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慢慢接受。
“其实之前我家里每次吃饭都会摆公筷,只是因为不习惯没人使用而已。”李国松说,家里聘请了保姆照顾老人和负责做饭,保姆会摆放公筷,可吃起饭来家人经常忘记公筷的存在。
前段时间,李国松看到一些因就餐导致感染新冠肺炎的报道,这让疫情期间还需正常上班的李国松紧张不已。“不知道自己在上班期间会不会染上病毒,万一吃饭时传染给家人就不好了。”李国松说,为了防止家里出现交叉感染,他开始重视起公筷的使用。
现在李国松在家吃饭时都会特别注意使用公筷,并要求家人也使用。起初,家人非常不习惯,也不理解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家里人开始习惯使用公筷,也渐渐理解李国松的用意。“虽然公筷对自家人来说是麻烦了一些,但安全更重要。”李国松说。
记者获悉,为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传播,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惠州文明网推出“文明用餐 守护健康”漫画,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文明用餐,倡导健康卫生科学的生活习惯。其中也专门提到“文明餐桌 公筷行动”,倡导大家使用公筷公勺,这既是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实习生王晓桐
新闻推荐
惠州市应急管理局力推企业复工复产 党员干部主动上门 排查企业安全隐患
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惠州市企业逐步有序启动了复工复产,而在这个关键时期,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加凸显。疫情期间,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