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涌东兴社区居委会筹备组7名干部“扫楼”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这支“青年军”抗疫一线勇担当
“年轻就要出去闯一闯!”这是大多年轻人的梦想。但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社区居委会或许并不是他们首选“闯”的天地。但在大亚湾区霞涌街道东兴社区,这个新近成立的社区居委会里,筹备组7名社区干部平均年龄才26岁,除了一位生于1988年,其余6人都是90后、95后,其中最小的才23岁。
这个年轻的社区干部团队将社区当成自己实现人生梦想新的起点和广阔天地。虽然他们身上还存在各种不足,但更多的是鲜明而突出的优点。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敢于冒险、敢于拼搏的新青年特质和责任担当。
疫情一来迅速进入战疫状态
东兴社区筹备组7名社区干部中有3男4女。25岁的曾文洛是7人中年龄偏小的,却是社区筹备组组长、7人中的领头羊。他是地道的大亚湾霞涌人,2016年从部队服役2年后退役,先是在深圳一家公司上班,2019年大亚湾区新成立18个社区,他看到招聘信息,毫不犹豫辞职回来了,“作为家乡一份子,就想回来参与建设。”他说。
27岁的林雪花之前在深圳一家企业上班,之所以选择到社区工作,她说,她一直想做志愿者,但在企业上班很忙没机会,加上她想离家近点方便照顾家人,看到大亚湾社区招聘,便毫不犹豫地来了。
7人中年龄最小的是黄凯鸿,今年23岁,去年刚大学毕业。他对自己的选择有着清晰的认识,“我要找一个平台来历练自己,社区最基层,工作最繁琐,这无疑是最好的平台。”
东兴社区是大亚湾区新成立的18个社区之一,2019年11月开始筹备。他们刚把社区摸了一遍,疫情就来了,他们迅速进入战“疫”状态。
“刚开始因为疫情形势不明朗,大家戴个口罩就上前线了,没有不怕的,但没有谁想过退缩。”曾文洛说,筹备组7名成员,没有一人临阵逃脱,没有一句怨言。他是带头人、是党员,就带着党员和男同志先上,通过用户用电、悬挂衣服、晚上亮灯等生活迹象,逐栋、逐层、逐户进行“扫楼”,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除了精准核实排查每一个数据,他们还担起为居家隔离人群提供代购及清理生活垃圾等服务。
曾文洛说,疫情防控以来,他每天早出晚归、三餐不定,父母也曾心疼地劝他“干不动就回家算了”,但他安抚父母:“当兵时也很辛苦,我没有想过做逃兵。现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虽然也辛苦,但都是为了社区群众,我更不会做逃兵。”
此外,几位女干部看似柔弱,家中还有年幼小孩要照顾,但她们毫无怨言撑起社区工作“半边天”。
每天上门摸排反复与居民沟通
疫情来临之前的两个多月,他们已把社区情况大致摸了一遍:靠近大海的东兴社区主要包括2个小区,其中不少房子为返租公寓,住户以旅客和租客为主,其中一半以上是候鸟式旅居老人。
“老人从全国各地而来,人员复杂;老人又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在上门摸排和宣传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曾文洛说,疫情防控之初,他们上门摸排时有的住户假装不在家闭门不开,经过反复沟通、解释,住户才打开一条门缝。如此,一户摸排下来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
委屈也是有的。“最开始,有个别住户疑心很强,说我们每天在外走访摸排"很脏""有病毒",不让我们入户,好不容易打开门对着我们就是先喷酒精。”曾文洛说,住户的这些心理他们都理解,只能反复沟通,自己每次做好个人防护。“每天排查回来,碰到了什么困难、心里有什么憋屈,大家聚在一起时说出来就好了,也就过去了。”
随着疫情防控宣传深入人心,防疫工作进展顺利,居民从不理解到理解,从闭门到主动申报、积极配合,东兴社区每位工作人员都感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善意和支持。有居民问他们“怕不怕,累不累”,他们回答说:“我们年轻,抵抗力强;我们年轻,不怕累。”曾文洛说,他们在每天的社区防疫工作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张梦熊
新闻推荐
今日惠州市有大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 防范强对流强降雨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惠州日报讯(记者杨熠)据市气象台预报,昨夜至今日惠州市各地有大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气温14~17℃,天气湿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