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降,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主流 选择长期产品提前锁定收益
“唉,收益率又跌了。”最近,许多投资者在浏览理财产品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相同的叹息。受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影响,加之人民银行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使市场资金面变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难改下跌趋势,一路跌破4%至3.98%,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纷纷转向其他投资渠道。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随着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加快,短期内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下跌是大势所趋,投资者更趋于理性,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主流。
银行理财产品
平均收益率跌破4%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幅下降,同时受销售格局的改变,销售渠道也从线下转向线上大幅提升。记者注意到,随着市场资金面放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年初下降明显。
“去年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了,一直在关注银行发送的理财信息,发现收益率一期比一期低。”市民李女士表示,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只好在手机上随时关注银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本打算等疫情稍有好转后去线下购买,可经过几周的观察,收益率下跌让她有所犹豫。“上周182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还是4.18%,这周新推出的一期同样投资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又下跌到4.15%了。”李女士指着手机告诉记者。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2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8%,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创近39个月新低,2016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4%。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城商行收益率仍遥遥领先,股份制银行收益率跌幅最大。今年2月,城商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1%;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8%;农商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7%;国有大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9%。除国有大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略有上涨外,其他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均环比下跌,股份制银行收益率降幅最大。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降
实际上,在去年12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曾经出现短暂的“年末翘尾”现象。不过,今年元旦过后,市场上资金面很快宽松起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再次下跌。
记者浏览各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发现,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在3.5%-3.8%,收益率在4%上的理财产品寥寥无几。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中,收益在4%以上的,几乎全部是代销子公司产品,而且期限超长,比如一款收益为4.5%的工银理财·恒鑫固定收益类净值型理财产品,起购金额只要1元,但期限长达1030天;在交通银行手机客户端中,多款“交银添利”理财产品收益率均降至4.0%以下。
据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自2020年2月份以来,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基础(LPR)利率相继下调,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加快,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短期内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下跌是大势所趋。
长期存款产品
提前锁定收益
“兜里有钱,心里不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月光族”意识到了存款的重要性。而最近金融市场的震荡,也让许多人再次想起了存款产品。
那么,存款产品还值得买吗?“看个人资金情况,理财产品利率很可能会持续走低,因此最好购买长期的产品提前锁定收益。”一家银行理财师表示,存款产品近期利率也有所下跌,但它保本保息的优点,也让很多投资者可以放心。而购买理财产品,实际到手利率很可能与购买时的预期收益不符。
记者在支付宝理财界面看到,很多3年期的银行存款产品,收益已经堪比许多理财产品。比如兴业银行的福运金B3号,期限3年,满期利率为3.85%;农业银行定存3年期产品,满期利率为3.79%;上海华瑞银行的四月享产品,每120天派息,利率达4.25%。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存款产品起购金额均为50元,适合小额投资者。
资金充足,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投资者不妨考虑一下大额存单,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三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普遍上浮50%,最高4.13%,相比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2.75%),以及绝大多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3.5%上下),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这些收益率相对较高、风险又相对可控的产品,确实存在一定的认购门槛,除了基础的20万元认购起点外,一些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要求至少8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认购金额,而且仅对新客户或者财富及私行客户开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新闻推荐
惠州日报讯(记者张斐通讯员惠卫宣)昨日,惠州市卫生健康局通报最新疫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确认惠州市3月30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