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 勇于担当惠州金融为实现惠州经济社会年度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2019年12月27日惠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暨涉农金融产品发布及项目落地签约仪式在广东海纳生态园举行。
勇担金融重任,立足惠州湾区产业定位,将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责任落到实处;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培育经济长期发展潜力……2019年,市金融工作局着力在推动地方金融发展、履行监管责任等下功夫见成效。全市金融工作部门和金融机构服从机构改革大局,履行属地责任,对接经济实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内涵,将金融服务供给与惠州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有效对接,为惠州的城市发展和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 推动金融发展质量提升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惠州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任务目标,积极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协调促进融资项目落地,增强金融对经济发展和实体经济的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全市银行、证券、保险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稳健发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总体呈现“发展有序、创新有效、服务有力、风险可控”的良好态势。
推动金融投放规模
支持金融运行健康有序
2019年,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壮大。截至2019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6558.61亿元,同比增长6.28%;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5848.89亿元,同比增长19.69%;存贷比89.18%。去年全市保费收入达175.8亿元,各项赔付支出约45亿元,保险业为惠州市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提供各类风险保障金额达6.50万亿元。全市证券交易额10,329.27亿元;期货代理交易额45.88亿元。全市小额贷款2019年全年投放贷款额11.3亿元;融资担保法人机构融资担保在保余额4.2亿元,为缓解惠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有效作用。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培育经济长期发展潜力
去年11月,兴业证券惠州分公司正式开业。据悉,这是在惠州开业的第27家证券服务公司。
近年来,惠州市按照构建“一流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流的金融服务能力、一流的金融生态环境”思路,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汇聚金融资源、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全力防控金融风险、稳步推进改革创新,金融业发展呈现出“发展有序、创新有效、服务有力、风险可控”的良好态势。市金融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惠州全市现有银行机构34家、保险机构60家、证券机构27家,拥有1家地方法人证券机构联讯证券;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5家,融资担保法人机构16家;成立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的股权及创投基金22支,规模超50亿元。
按照“上市一批、辅导一批、改制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惠州市积极引导培育实体经济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记者从市金融工作局获悉,目前惠州市国内A股上市企业11家(不含德赛电池),在香港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36家。推动5家企业在广东证监局备案辅导,5家企业报中国证监会IPO审核,纳入培育库的拟上市企业113家。成立并备案的基金管理机构23家,各类私募基金92支,基金总规模近250亿元。
着力打造特色金融
积极推动地方金融创新
加强与大湾区金融工作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合作,引进设立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惠州分公司。出台落实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积极推动惠州市企业发行企业债融资,2019年发行企业债30亿元。
推进“一市一平台”建设。“简单汇”供应链平台列入全省供应链金融平台重点项目,2019年末有15482家企业注册,150家核心企业入驻,惠州客户超过1300家,融资规模达42亿,融资成本5.8%,较企业平均融资成本(7.60%)低近2个百分点。
农村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有力,县级征信中心、信用村、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和乡村助农取款点“四大平台”的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履行属地监管责任
严防严控辖内金融风险
认真落实金融领域扫黑除恶有关要求,及时处置各类信访投诉的线索。借助广东地方金融风险监测中心力量,加大对预警机构的排查。对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合规经营,主动消除惠州市行业风险隐患。把非法集资、涉众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问题作为排查重点,坚定不移地加大处置力度。对存量的金融陈案作好出清和后续处置工作,确保惠州市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不发生较大的金融风险。
新闻推荐
互联网小型汽车号牌新号段4月13日“到货” 车牌投放7天后可自编自选
又讯(记者杨熠通讯员钟桢)惠州市小型汽车号牌新号段即将“到货”,投放7天后可进行自编自选。近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