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惠州市高三学子迎难而上
蔡明敏在家学习。受访者供图
李美桦在家学习。受访者供图
疫情下的高三毕业班,几乎是最难的一届。原本,他们应该从2月起开始返校备战高考,现在只能在家网络学习备考。自上网课以来,虽然会遇到新的困难,但惠州市各学校以及高三学子们他们依旧迎难而上,剑指高考。
压力大时选择听歌放松
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还有早读与午练,晚修前会进行英语听说训练,晚修作业完成后会对自己不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理解,这是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高三学生陈浩涵每天在家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家感觉挺好,有人照顾,可以吃饱就学习,学完就吃饭,省下了许多时间。”陈浩涵说,在家上网课有利有弊,只要有网上课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但老师不在身边,很难起到监督作用,更加考验学生的自觉性。在家学习的效果如何?“从作业和考试的情况来看,是进步了。”陈浩涵笑着说。
不过陈浩涵也直言说:“在学校提问题比较方便,老师也可以起监督作用。但在家遇到不懂的,只能通过信息询问老师,感觉没有当面讲解效果好,而且上网课对眼睛伤害很大。”陈浩涵说,高考越来越近,焦虑和压力肯定会有,但大家都在学习,自己也不能有所松懈。
同样是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高三学子的蔡明敏则认为,上网课时没有老师和同学在旁边,感觉学习效率比较低,专注度不高。“遇到困难时,我会先自己冷静一下,不要在烦躁的情况下学习,有时也会去请教老师同学,请他们帮忙解答一下。”蔡明敏说,高考越来越近,在家学习,有时专注度比较低,自己心里也会焦虑。“我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会选择听歌放松一下,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休息,不要太累。同时调整心态,给自己足够的心理暗示,要自信,相信自己。”
每天早上都给自己打气
“最近在家学习感觉还不错,状态也好。”章哲滔是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高三(12)班学生,面对只剩两个多月的高考,他坦言有压力。但是想到全国高三学生都可能会受到疫情影响,他便本着平常心安心学习。章哲滔每天早上5时40分起床,几乎每天早上他都会给自己加油打气进行心理暗示。
刚开始知道要延迟开学时,章哲滔心情不是很好,觉得家里没有学习氛围,学习也不够投入。但随着国内疫情好转,他的心态也慢慢变好,同时也有意识地让自己去适应居家学习的现状。偶尔章哲滔也有不想学习的时候,这时他会数1、2、3给自己加油。如果真的状态不好,他也会停下来,去打打球、跑跑步,做到劳逸集合。
章哲滔说,他不知道其他同学在家是怎么努力的,但他知道开学后一考就会揭晓答案。现在他每周末都要进行模拟考试,虽然效率和结果不是很理想,但眼看就要高考,他希望自己能更多地适应考试模式。“我想,努力学下去,一直坚持到高考就算成功吧。”
看不到其他同学容易飘飘然
“说实话,这段时间在家学习不是很顺利,有迷茫、有无助,也有反省。”林家明是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高三(1)班学生,身处这个特殊的高三,他坦言对自律性不是很高的他来说比较有挑战。但是他依然努力地朝中山大学这个理想之地努力着。
每天早上六点半林家明准时起床,他会在手机上看看时间,再在纸上写下高考倒计时。七点半开始上网课。“在家学习时间更多,但看不到其他同学勤奋学习的景象,很容易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就飘飘然。”
刚过完春节那几天,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还玩起了游戏,可是到了晚上他又非常后悔。“那个时候迷茫到想哭,幸好有家人的帮助。”林家明的哥哥是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几乎全程陪着他,哥哥也将自己当初的感受和做法分享给林家明,慢慢地林家明又找到了学习的方向。“现在我的心态还算平常。”之前林家明在班里排名前十,他觉得开学后有70%的概率会退步。“现在就希望早点开学,上了十几年学,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期待回学校。”
像林家明一样,惠州市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李美桦也希望早点回学校上课。“我比较喜欢在学校学习,有那种氛围。在家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好。”
李美桦是音乐特长生,前段时间刚去参加了艺术联考,但受疫情影响,学校的单考还没有开始,甚至有可能要延迟到高考之后。“这个对自己影响还是挺大。现在只能慢慢把重心放在文化课上,再花点时间进行音乐专业练习,起码不能让自己变得很差。”
面对这些困难,李美桦说自己有信心去克服,争取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老师建议
建立学习小组,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市华罗庚中学高三(1)班班主任徐琴建议高三学子最好建立学习小组,把每天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学校会按照教学课程安排进行网上教学,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视频直播多次回放观看,可以更加有效解决难点。”徐琴建议,可以把老师的建议总结成简短的几句话,结合个人需要,把这些规则手写下来,贴在自己每天能看到的醒目位置,将规则具象化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遵守规则。“手机除上课和上传作业外,其他时间交给父母保管。”
市华罗庚中学高三老师周玲告诉记者,网课条件下,复习时间还是有的,复习进度基本能跟上,老师都会配相关的课件,只要紧紧跟着老师的进度,扎扎实实地学,就没什么问题。“老师会及时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抓自学、抓练习、抓反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周玲建议,要善用自己课外的资料,适当地补充课堂上的疑点、难点,每天要预习第二天线上的课程内容,对自己预习当中产生的疑点、难点力求通过第二天线上课程进行解决。周玲建议学生,调整心态,不多虑,不放纵;积极锻炼,排泄负能量;合理计划,及时反思;回归笔记,善用错题本。“我们也会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辅导。”周玲说,例如放一些很有正能量的演讲视频,周末在班级群写信鼓励全班学生,针对个别情况会单独打电话或者微信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谁先静下心,谁就抓住了先机
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主任邓利民告诉记者,为充分利用时间和考虑到网课特殊性,学校把二轮复习提前,上午上网课,下午进行二轮强化训练。同时加强家校合作,科任老师每周至少一次和跟踪学生家长电话联系,班主任全盘统筹,每天在家长群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并且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对各班学生实行人盯人战术,班主任把本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由科任老师跟踪所负责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每天及时和学生沟通,每周和家长电话联系,班主任每周把各科跟踪记录表及时上交年级。建立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在这特殊时期、关键时期,谁能够先静下心来,谁就抓住了先机,为6月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只有在家扎扎实实,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一步一个脚印复习,按照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就一定能实现弯道超车,实现自己的梦想!”
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副主任唐慧珍老师则建议高三学子,尽早调整生活节奏与作息,寻找学习目标并制定学习计划,预想自己可能迎接新的挑战,并想象如何解决,多与他人沟通;适度关注当地疫情的信息,避免过度沉浸,从而给自身的情绪带来持续的压力。“在家里,父母要学会努力控制情绪,有话好好说,减少不好情绪的产生,最好能够定期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就家庭近期和未来一些事情做平等友好的沟通、决定。家长不要严格控制孩子的日常作息,不要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介入太深,不要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抢拍”表达质疑和否定,多开展家庭活动,增加陪伴愉悦的时间,多表达关爱,改善家庭氛围。”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范文燕统筹: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新闻推荐
惠州市新版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办法本月起实施 医疗救助对象增加3类人员
惠州日报讯(记者骆国红通讯员郑丽妮)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切实解决困难人员“因病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