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不间断 项目加紧赶工期各园区、镇(街)项目复工率超80%,月内有望全部复工
河惠莞高速公路仲恺段建设现场。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受疫情影响,仲恺高新区项目建设一度按下“暂停键”。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各园区、镇(街道)抓紧推进项目建设,追赶时间的脚步……目前,各园区、镇(街道)项目建设复工率均超80%,月内普遍有望全部复工。今年,仲恺高新区安排重点建设和前期预备项目共109个,总投资1760.35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81个,总投资863.63亿元。
◎东江科技园
4个举措推动施工项目建设
东江科技园推出“四举措”,有效助力在建项目有序复工。
专门成立建筑工地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防疫政策知识宣传、防疫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督促等工作;要求项目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建立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成立项目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并明确各项防控职责责任人和分工,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加强排查,及时掌握重点人群信息。建立项目疫情防控联络员微信群,每日在群里发布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报送工地复工、返岗人数、重点人员、防疫物资等情况,重点要求返岗工人扫码查询返程路线,如实登记个人近期旅居史、接触史、身体健康状况及来粤方式等情况,确保不漏一人。
严格管理,切实将防疫措施落细落实。复工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办公区和施工区、生活区保留一个出入口并设置体温测试点,工人每次进入施工现场都要进行体温检测,确认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
优化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难题。持续优化建筑工地办事方式,通过微信、快递等多种“非接触式”途径为企业办理总平面方案审查、单体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交、施工许可证、竣工结算备案等手续,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聚集,避免交叉感染。
目前,东江科技园共有建筑施工项目24个,22个建筑施工项目有序复工,复工率达91%。
◎惠南科技园
指导组上门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
随着节后复工外来人员的返岗,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成为当前惠南科技园重点工作。惠南科技园规建办响应“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方针,推动建筑工地积极有序复工,为实现园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惠南科技园全力做好在建工地施工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明确积极慎重、先急后缓、分级分批、封闭管理的工作原则,制订详细的复工标准、清单和流程,指导工地规范化、标准化做好复工准备工作。
为尽快恢复建筑工地施工秩序,惠南科技园规建办安排复工指导组积极上门与在建工地及企业进行对接,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服务。针对在建工地复工复产有可能产生的物资紧缺问题,及时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购买体温枪、联系口罩购买渠道等,并安排专人跟进,确保在建工地和企业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目前,惠南科技园区11个在建的建筑工地中已有10个建设项目复工,复工人数900余人。剩余项目也将在3月底前复工。
◎陈江街道
协助施工方做好准备,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日前,记者在中京智能创新产业园项目现场看到,百余名工人正抓紧主体工程施工,施工场区已经封闭,门口设有专门检查岗,工人出入严格执行测温、登记,无关人员不准进场。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严格把控外来人员尤其是疫情较重地区的员工,对返工人员隔离观察14天,期满无异常方可上岗;进场工人每天早晚四次测体温,每天例行对生活区办公区杀菌消毒,有力遏制疫情输入。2月25日,中京智能创新产业园项目正式复工,目前已完成了管桩基础施工,研发大楼一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为减轻疫情给项目复工带来的不利影响,陈江街道办事处协助施工方积极做好复工人员、原材料等多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陈江街道项目负责人李奕成说:“我们把前期的工作整理得很清楚,现场道路的施工、设备的进场等方面,我们都提前做好了准备,以便人员进场就可以施工,把之前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据统计,截至3月24日,陈江街道复工企业22宗,复工率91.7%。
◎惠环街道
成立建筑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组
建筑工地人员来源广泛、流动性大、作业聚集性较强,尤其是复工复产后,外来人员明显增多,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领域。惠环街道规划建设办多措并举,对辖区建筑工地进行全面排查管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
据悉,惠环街道针对辖区内31个在建楼盘项目、38户个人建房项目及8个市政工程项目成立了建筑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组。工作组设有5个工作小组:3个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组、1个机动组、1个信息组,各组分工明确落实到人,并制订了多项措施。
建筑工地需要复工的,由建筑工地的建设单位提出复工申请,经区质量安全监督站现场核查后,具备开工条件的,同时要落实《惠州市房屋市政工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文件精神,才准许开工。
建立工地人员健康普查日检制度,要求工作组轮值轮班,每日定时对街道所有工地逐一进行巡视,对工地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测量。
每日将项目人员返岗数量、返岗湖北籍人员数量以及健康检查情况及时报送,同时了解各建筑工地防疫检疫物资储备情况,以便协助备齐物资,宣传讲解消杀消毒防控措施,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惠环街道16个企业报建项目、2个个人建房项目、5个市政工程已复工。
◎沥林镇
规上企业全部复工
近日来,沥林镇持续推动辖区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截至目前,沥林镇顺利复工企业558家,其中规上企业80家,企业复工率达100%,目前复工人员约18960人,人员返岗率约85%。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沥林镇将项目建设放在复工复产的首位,各重点项目按下“复工键”。如位于君子营村的君子湖·云栖小镇项目,在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项目征地工作,通过广泛动员,于3月22日召开征地表决会,超过8成户主及村民代表分别签名同意征地事宜,初步达到了签订协议的前提条件。
碧桂园科技小镇项目二期已开工建设,由企业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符合复工条件的员工需签订行程承诺书、复工承诺书等文件方可复工。员工复工后,由企业安排专人对工作人员每天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对重点关注人员进行隔离14天和核酸检测。截至目前,该项目复工人数达500多人。
同时,沥林镇积极推进市政工程建设,根据今年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将任务细分为17条管网,实现多线开工。
截至目前,沥林镇10个在建建筑工地已有6个复工,复工人数达1200人。
◎潼侨镇
远程视频抽查在建工地人员返工情况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潼侨镇赣深高铁仲恺站附近的制梁场项目工地,见到一片火热景象,工人们正在操作大型器械浇筑高铁桥梁,运送建筑材料的车辆有序进出。
“我们制梁场工地一线施工的工人有550人左右,目前人员到岗率100%,基本克服了疫情的影响,正在按照预定的工期开展施工作业。”现场一名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截至3月24日,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企业厂房等在建项目22个全部复工,复工率达100%,2700余名建筑工人投入新一轮建设热潮。
“我们5个工作小分队坚持每日巡查,除了采取常规的检查监管方式外,我们还会专程在夜间观察工地宿舍灯光、工人用餐情况,或者用远程视频等方法抽查在建工地的人员返工情况,把情况掌握得更加精准。”潼侨镇乡建办党支部服务队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在抓好建筑领域疫情防控监管的同时,潼侨镇乡建办党支部服务队还注重提供复工复产帮扶指导。
◎潼湖镇
3个复工网格化小组挂钩服务项目
日前,记者从潼湖镇获悉,截至3月23日,仲恺高新区潼湖镇在建项目施工单位共28家,已复工复产24家,复工人数1457人,复工率85.71%。
为推进项目建设,潼湖镇规建办组成3个复工网格化小组,对辖区各项目工地实施分组挂钩服务,网格员通过微信群、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迅速将复工复产的有关政策传达到每一位项目负责人,要求各项目工地严格按照复工通知的“十个必须”落细落实各项措施。针对企业复工中可能出现的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网格人员积极跟进服务,主动协调各方资源,安全平稳、有序推进各工地复工复产。
同时,潼湖镇加大对辖区内已复工复产项目工地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防控机制、人员排查、设施物资、宣传教育等情况,尤其加强对企业、工地宿舍、食堂用餐情况的现场检查,确保复工监管服务“不掉线”。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杨敬贺 魏怡兰
新闻推荐
惠州日报讯(记者龚妍)2019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评选开始啦,快来选出你心中的“广东好人”吧!记者了解到,本次候选人共有7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