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专访借鉴“世界客都”构建特色文化产业
距惠州220公里的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享有“广东汉剧之乡、广东汉乐之乡、金柚之乡”等美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教授分析了梅州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这对惠州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梅州现在与‘世界客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吴志才说,围绕这个定位,梅州每年都有很多对应的文化节庆活动,每年的世界客都大会都在梅州举办,梅州还结合金柚等本地特色打造IP文化系统。
“要打造岭东雄郡,惠州面临几个问题:岭东雄郡在哪里,有什么内容,怎么去体现?再者,惠州人在文化自信上略有欠缺,对本地文化挖掘不够,文化产业也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链条。”吴志才说,岭东雄郡的重点在“雄郡”二字,拆开来讲就是惠州要有雄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借用文化构建雄武惠州。
“自信来自传统。惠州现在需要思考的是,自己的文化底蕴、基因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想惠州没有什么。”吴志才表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拥有古郡、古城、古县、古镇等丰富的历史资源,还有缚娄古国、罗浮山、梁化古郡、淡水老城等历史特色资源,要通过故事的方式将其具象化,吸引文化项目在惠州落地。吴志才说,还要多举办文化活动,打造产业化模式,构建IP品牌文化,形成文化消费高地。“建议惠州发挥政府、民间和社会群体三位一体的作用,按照文化+旅游的传承与打造模式,古今结合,梳理出本地特色。”
新闻推荐
天健盈丰壹号院效果图。这注定是一个让所有经历过的人都终生难忘的春天。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疫情,让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