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全力破解企业招工难员工返程难 开务工班车“抢人” 发就业补贴“引人”
疫情大考之下,一场“抢人大战”悄然打响。连日来,大亚湾区破解企业“招工难”和员工“返程难”两大问题,协助企业异地务工人员分期分批、安全有序返岗。截至3月16日,大亚湾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累计数168家,复工率100%,在岗员工97097人,返岗率88.4%。
2月19日,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技术员庞志勇和广西百色籍返惠返岗务工人员,搭上免费返岗专车抵惠,回到了大亚湾。“政府组织专车把我们接回来了,安全保障很到位。”庞志勇说。
这是大亚湾区复工复产“抢人”的一个缩影。受疫情影响,务工人员返工难、企业招工用工难。为此,大亚湾区向168家规上企业推送了“点对点”包车方式,让赴惠复工返岗人员集中乘坐“务工班车”。
结合网格化管理,大亚湾区人社局设立“一企一策”和就业服务专员机制。该局组成6个就业专责组,分期分片分区下沉至区内168家规上企业实施专项用工服务,最大限度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
“积极对接,有序输入。”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努力实现返岗人员输出有组织、健康有监测、运输有保障、送达有交接。帮助企业解决员工返岗问题的同时,大亚湾区还加大力度,通过开放“空中招聘”服务等方式,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牵红线”。针对区内31家500人以上企业,如比亚迪、光弘科技、敏华等“用工大户”,引导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主动出击,在解决“旧存量(即老员工)”和“新增量(新招工)”上下功夫,做到以老带新。
连日来,大亚湾区积极组织实施网络招聘和发挥人力资源协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作用,提前储备劳动力。同时,加强与贵州、云南、四川和河南等10多个劳动力输出地的沟通对接,提前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抓紧开展劳动力意向匹配和统计汇总等工作。
据了解,大亚湾区已经开展了2场网络专场招聘活动,累计组织45家企业提供19839个岗位,动员本区70家劳务派遣机构分别到63家企业中开展职业推介和劳务派遣服务。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继续以老带新、大力开展网上招聘、指导企业与计划返岗务工人员进行对接联系……区人社部门积极发挥就业服务专员等机制,不断提高返岗率。
补贴包车、以老带新等措施背后,是大亚湾区对企业用工的支持。
2月19日,惠州制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紧随其后,大亚湾区十条措施出台,要求及时落实省、市促进就业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拓宽招工渠道,免费为企业提供招聘信息服务,推进线上供求匹配对接和远程招聘服务等。
同时,大亚湾区打出“加、缓、返、帮、补”政策组合拳,落实新招用员工一次性就业补贴、向5类企业提供职业介绍补贴、一次性援企稳岗补贴、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返还、2019年度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企业集中接送员工返岗包车费用补助等措施。
惠州日报记者姚亚超
新闻推荐
去年,黄金走势非常抢眼,今年受疫情影响,贵金属也伴随全球股市出现暴跌,但黄金避险功能犹存,不少人尝试抄底。而投资黄金,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