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压力依然不小,市健康教育所所长提醒: 口罩轻易摘不得 麻痹大意要不得
扫码学指引正确戴口罩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一些市民防控意识有所松懈。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潮到来,返岗人员增加,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很大。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并保护好家人健康?市健康教育所所长周思东提醒广大市民不要放松警惕,必须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通风勤消毒并戴好口罩
周思东建议,返程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戴好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交谈,远离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尽量少触碰公共场所物体。触碰可疑物体后要及时洗手。同时,可随身携带消毒纸巾或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及时消毒。
周思东说,外地返惠人员,即使没到过疫情地区,也建议居家观察14天。应单独居住,单独就餐,每日早晚监测体温及症状,保持房门随时关闭,离开房间后必须佩戴口罩,戴口罩前后及时洗手。做好通风和消毒,每日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可使用含氯制剂或75%酒精做好生活物品的擦拭消毒。卫生间等公共场所也要做好消毒和通风,个人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调整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若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并且近期有与野生动物或发热咳嗽病人接触史,请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
周思东说,正常上班后,上下班途中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碰触车上物品;上下班途中,若出现口罩潮湿破损或使用时间超过4小时,应及时更换。
进入工作场所前请自觉接受体温监测,体温正常者可进入工作但要注意勤洗手。在工作中请尽量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水龙头、扶手、门手把、电梯按钮、柜台、话筒等物品后,请勤洗手。工作场所也要注意消毒和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尽量减少或避免会议,必要的小型会议要注意控制时间,并记得让会议室保持通风。开会时全程人人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要洗手、人员间隔一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应对场地物品进行消毒,茶具用品请煮沸消毒30分钟以上。
他还提到,尽量无纸化办公,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避免集中就餐,建议分批就餐,最好分餐。下班后要洗手、换衣服。外出衣物若接触过可疑物品,可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或者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等有效消毒产品,对脱下来的衣物进行消毒。回到家要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病毒无处藏身。
惠州日报记者张荟婷 周智聪
新闻推荐
“诗歌言志,翰墨寄情。”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关注时代和人民。为充分发挥文艺作品提振士气、凝心聚力的作用,鼓励全市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