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学习,5招提高心理免疫力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处于关键时期,疫情时刻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特殊“长假”,云开学和居家学习替代了以往的上学模式。青少年在“宅”中度过学习时光的同时,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守护自己和家人健康?作为青少年,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心理来对待疫情?疫情当下,如何守护我们家中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听听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顾问、惠州名医、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骆焕荣怎么说。
青少年这样提高
“心理免疫力”
据悉,青少年处于心身快速发展而不平衡的时期,疫情中青少年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敏感多疑、恐惧无助、悲伤抑郁、愤怒抱恕、认知偏差、躯体不适等表现。对此,骆焕荣为青少年提出了下列心理防护建议。
1、自我觉察 觉察一下,发生了什么,自己都有什么変化,以及对自己有什么影响,静下心来进行自我觉察有助于绶解焦虑;从正确的渠道获取疫情信息,相信官方权威。
2、接纳变化 理解并接纳情绪和身体的变化,这是应对危机的正常反应,保持不剧烈反应,在可控范围内,这是克服不良情绪的开始。
3、保持能量 一是保持体能,尽量维持原有生活方式和习惯,注意卫生、作息、饮食,这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自身免疫力;二是保持正能量,多听多看抗疫感人、正气的故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也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4、合理宣泄 适当运动,増强体质和免疫力;与人交谈、写信、写日记倾诉等;听喜欢的音乐、看新闻娱乐,了解新鲜事、放松心情;玩一会儿游戏、动手做点工艺等,转移注意力,释放负能量。
5、相互陪伴 多和家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老师、同学、朋友多互相交流,获得鼓励和支持,找到信心和勇气。
家长们的“药方”来了
针对以上情况,骆焕荣为家长们开出了“药方”。他建议,家长要从引导、尊重、关爱、倾听、信任等方面与孩子保持沟通和交流。
1、引导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灾难的认识,敲励青少年积极面对,生活没有风平浪静,糟糕的事情会来也会走。
2、尊重 青少年常有逆反心态,保持尊重与沟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尊重其需求并合理满足,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改变复不正确的行为。
3、关爱 疫情期间,既要陪伴与关爱,也要给予足够的私人空间。
4、倾听 尝试引导青少年将不良情绪说出来,作为家长要耐心倾听。
5、信任 相信青少年的应对能力,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过于监管或过于强迫学习。
6、常态 尽可能保持日常作息和家庭原有习惯,减少疫情相关话题对生活的影响。
惠州日报记者黄婷
通讯员邱福星
新闻推荐
■医学指导: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骆焕荣孕产期的妇女生理和心理的抵抗力比较弱,是生理保健和心理保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