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字交通将对接省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环稔平半岛高速列入省重点前期预备项目 交通利好赋能惠州向海而兴

南方日报 2020-03-13 06:48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将为惠州旅游带来极大利好。图为巽寮湾。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扫码看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线路走向

惠州正加速迈向滨海时代。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将与惠州“丰”字交通实现对接。近日,惠州市发改局公布今年惠州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成为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备受关注的惠东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也被列为省、市重点前期预备项目。

向海而兴,交通先行。2019年底,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启动建设,标志着这座沿江型城市加快向滨海型城市转变。而规划多条连通沿海片区的交通大动脉,预示着惠州滨海区域可望迎来大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景区串珠成链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预计总投资近百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未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将串接广东沿海14个地市、连通90个旅游景区,形成一条总里程约1875公里的全球最长滨海旅游公路,山海秀美的惠州是其中重要一段。

2018年3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规划》。其中显示,惠州段规划主线长104.7公里,经过惠东县的黄埠镇、平海镇、铁涌镇、稔山镇和大亚湾区的霞涌街道、澳头街道6个镇街。同时,辐射惠东港区、东马港区、荃湾港区3个港区;辐射稔平半岛双月湾、平海南门海滨旅游区、三角洲旅游区、巽寮湾旅游区、亚婆角旅游区、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等6处旅游景区。

相比当时公布的信息,此次惠州市发改局披露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主线长度增加约13.6公里,建设主线约118.2公里、支线约67.4公里的旅游公路。也就是说,惠州段主线和支线总长度约186公里。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还显示,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估算总投资约96.9亿元。

作为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今年将开展立项、用地报批等前期工作。按照规划,将根据利用、改建、新建的不同情况拟按一级以上(含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公开信息显示,惠州已完成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将工可报告(送审稿)上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查。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将与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南北轴线)无缝对接。

2019年底,惠州优先启动的1号公路(南北轴线),是实现惠州由江向海发展的重要举措。惠州1号公路(南北轴线)北起于广惠高速规划的汤泉互通,近期终于大亚湾石化大道(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远期延至稔平半岛,近期总里程约64.5公里。这意味着,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惠州段和惠州1号公路都建成通车后,二者可以实现转换衔接,在滨海旅游公路转1号公路,即可直通惠州市区。届时,惠州人可随时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滨海公路旅行。

未来,除了陆上的滨海旅游公路,或开通海上旅游航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

“从香港到大鹏湾、大亚湾一直延伸到红海湾,沿着海岸线连接各海湾、海岛,这样的一日游航线非常便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此前受访时表示,大亚湾这段海岸线是广东省最美的海岸线之一,旅游市场潜力大。

目前,深惠汕三市已联合组织编制《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基地综合发展规划》,项目已完成专家论证。接下来,拟规划开通惠州至深圳大鹏半岛、香港及汕尾的中长途水上客运航线。惠州将与深、汕等相关城市和部门共同推进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开通事宜,努力打通连接粤东、深圳、香港的海上交通网络。

滨海旅游更畅达

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拟设4处互通立交

碧海蓝天、水清沙白……惠东拥有巽寮湾、双月湾、海龟湾以及218.3公里海岸线(长度超过新加坡和三亚、接近厦门和深圳),滨海资源得天独厚。正因为如此,稔平半岛是广州、深圳、东莞等大湾区周边城市游客青睐的滨海旅游热门景区。每到旅游旺季人山人海,车辆大排长龙、堵车的现象备受各方关注。

如何缓堵?修路势在必行。今年1月,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启动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建设。这对稔平半岛治堵将是重大利好。

惠州市发改局最新公布的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显示,惠东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约48.7公里的高速主线,估算总投资为68亿元。今年将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及用地报批等前期工作。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把惠东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列入省重点前期预备项目。其中透露,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设4处互通立交。

一直以来,稔平半岛进出岛及岛内的交通瓶颈明显。现有的广惠高速(惠州海湾大桥)仅到达赤砂收费站,前往巽寮、碧甲、平海需依靠X210、X213等地方道路通达。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前往巽寮湾、双月湾看海的人流、车流量大,往往导致大塞车,甚至出现超过10公里长的排队车龙。

2月26日,惠州市惠东公路管理局在回应网友时表示,惠东为进一步完善高速网,优化投资环境及解决稔平半岛交通瓶颈,决定启动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建设(赤砂—碧甲—吉隆白云仔)。2019年8月,根据广东省交通厅相关意见,同意由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开展该项目前期工作并组织实施,计划2020—2021年完成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

这意味着,未来环稔平半岛高速建成后,不仅来自广深莞惠等地的游客去巽寮湾、双月湾看海将更方便,半岛上各乡镇的交通联系也可更紧密,有利于整合资源带动惠东滨海旅游业整体提质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还在争取优化深汕第二高速公路、深汕高铁等过境交通项目在惠东的路线方案,以便于完善惠东稔平半岛及周边区域的交通网络。

大项目扎堆落户

滨海区域发展有望迎来爆发期

作为广东的海洋大市,惠州拥有160多个海岛、281.4公里海岸线、45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分别位居全省第4、第5、第6位。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以及联动周边的深圳、汕尾等城市创造了无限可能。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串联双月湾、巽寮湾、小径湾、三门岛等滨海旅游资源,高水平推进海上旅游及海岛开发,打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惠州湾”品牌。

不单是滨海旅游,惠州正在发力更多临海产业。以稔平半岛为例,这里不仅仅是知名的旅游岛,还是一座正冉冉升起的能源科技岛,将助力惠州打造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在稔平半岛上,施工景象如火如荼,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广东太平岭核电、惠东LNG接收站、港口海上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规划建设。在距离稔平半岛不远处的白花镇,重大平台惠东新材料产业园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2019年,省发改委提出,支持高水平推进稔平半岛开发建设,加快推动完善规划体系,强化科学引导与约束管控,深化与港澳等地合作,加快打造高端旅游岛、科技创新岛和国际健康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认为,惠州有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两个大科学装置,应该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的优势,吸引更多科技团队入驻和一流的相关产业投资。同时,应该拓宽国际化人才、港澳人才到惠州发展的空间,可以建设“创业小镇”等平台。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大亚湾石化区、惠东新材料产业园、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三足鼎立”,国企、外企、民企“三驾马车”同台竞技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如今,总投资额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资超70亿美元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等已落户大亚湾……作为惠州向海发展的主战场,包括大亚湾、稔平半岛在内的滨海区域是惠州参与大湾区建设、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重要阵地。

陈鸿宇表示,惠州既属于大湾区,又属于沿海经济带。在“湾+带”联动背景下,惠州的城市、产业、旅游必须进一步向海发展,让产、城、人、海融合发展。“从惠东县到大亚湾区,一路的海岸线有很好的资源条件,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快速交通没有完全打通。”

展望未来,随着一批高端科研和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以及“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滨海旅游公路等系列交通项目规划建设,惠州滨海区域发展有望迎来爆发期。

新闻推荐

中小学线上教学每天不超5节课每节课观看视频时间不超20分钟

惠州日报讯(记者涂坚通讯员肖树军)为进一步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3月10日上午,惠州市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