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战疫披金甲 不破疫情誓不还惠州市76名医护人员告别家人家园驰援湖北抗疫前线

惠州日报 2020-03-09 08:28

惠州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徐永辉供图

◎白衣战士心声

●如果这次不去,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薛倩茹

●面对疫情,我们医务人员责无旁贷。有惠州人民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打赢“战疫”,平安归来。——石喆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我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和大家一起守住湖北这条防线!——陈钊成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刘家怡

●方舱医院,并非只有疾病的冷酷,更有人间的温暖。方舱不大,爱却不少。——叶玲

●我是湖北人。支援湖北,我不上,谁上?——杨荣

“我是一名医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必须上!”

“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是去做我该做的事!”

“如果这次不去,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连日来,多批惠州援鄂医疗队队员告别家人、家园,不远千里,奔赴武汉、荆州。从方舱医院到重症病房,从检测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抗疫最前线,处处有他们的身影。

集结

“如果这次不去,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接到前往湖北支援的通知时,徐永辉还在上班。他告诉妻子:“我要去了。”短短4个字,妻子邱艺琼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作为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徐永辉早已做好准备。

2月9日11时,他带领惠州市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进入方舱开展救治工作。有时候3岁的儿子会问起爸爸为什么不回家,邱艺琼就告诉他爸爸去打病毒怪兽了。

到武汉的当天他给妻子报平安,“你不用太担心。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我会带着我们15个人平安回来的。”

2月11日,是惠州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发的日子。临行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石喆在微信朋友圈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一天,石喆准备已久。

2003年,他便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医院要组建抗疫战队!”得知消息,春节前夕刚驱车800公里回到老家的石喆没有二话,第二天便告别年迈的父母,又行驶800公里回到惠州抗疫。当支援湖北的号角吹响,他再次主动请缨,带队驰援湖北。

“面对疫情,我们医务人员责无旁贷。有惠州人民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打赢这场战役,平安归来。”石喆说。

“一早醒来看到出发的信息,我拎起行李就走,好像一直在等这一刻。”同样有着抗击“非典”经历的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毕晓霞,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在学习,包括新冠肺炎第一版到第五版诊疗方案以及一线医务人员的经验介绍等,准备随时出征。

据了解,市第三人民医院有2000多名医护人员,提交请战书的就有将近一半人。该院EICU科主任、主任医师陈维生告诉记者,1月24日除夕夜,在广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中,他看到了在省人民医院进修时的老师,更坚定了他出征湖北的决心。“爸爸,你不要害怕,我保护你。”离家前,女儿的一句话却让这个坚强的汉子流下眼泪。

“如果这次不去,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薛倩茹含着泪说。

“我是湖北人。支援湖北,我不上,谁上?”疫情来临,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杨荣没有犹豫。杨荣离开家乡在惠州工作10多年了,但家乡始终是她的牵挂。“现在家乡出现了这么严重的疫情,这是我回报家乡的机会。”

2月11日,坐在开往广州集结的大巴车上,惠州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陈晓东在微信朋友圈留言“亲们,我赴湖北出征了,中国加油”,算是跟亲朋们的告别。“出发前,7岁的女儿对我说"爸爸,你要加油,打败病毒,早点回来"。”

坚守

“和大家一起守住湖北这条防线”

“穿戴好防护服,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我突然在想,这不就是打怪升级吗?我们肯定会胜利!”2月15日,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叶玲在日记里写下第一次进舱上岗的感觉。

“进过舱的人都知道,舱内舱外是两个世界。”徐永辉说,这其中的不同,就在于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在舱内工作需要面对缺氧(佩戴N95口罩以防止病毒飞沫传播)、视野不清(护目镜起雾)、溽热出汗(防护服)等困难。

徐永辉是惠州医疗队第一个进入方舱的队员。虽然苦、累,但看着一个个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徐永辉和队友们就会感到无比喜悦且充满成就感。徐永辉说,康复的患者在出舱前对着镜头一起大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那一刻,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从抵达湖北的那一刻起,一批又一批惠州支援湖北医疗队就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

2月12日傍晚,市第二批医疗队抵达荆州江陵后,陈晓东和同样来自市中医医院的龙文、涂建龙两名队员顾不上星夜兼程的疲惫,研究病案、了解病史、采集临床四诊信息。他们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饮食习惯,在抵达江陵的第一个24小时内就拟定了“江陵1号方”,用于一线医务人员及体质较弱的群众预防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紧接着,在抵达江陵的第三天推出“江陵2号方”,供感染病区所有患者服用。他们还深入江陵县10个乡镇深排查、抓源头,指导用中医中药防控疫情,送医送药到基层,很快,“江陵1号方”“江陵2号方”中药颗粒成了当地群众“热宠”的良方。

“2月15日,江陵下起了大雪。”这是市第二批医疗队队员陈钊成日记中的一句话。陈钊成所在医疗队工作的地方是江陵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该感染病区由当地的福利院改建而成,专门收治确诊患者。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我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和大家一起守住湖北这条防线!”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陈钊成这样的基层医生,在疫情形势严峻之际,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驰援湖北的队伍,用汗水和心血筑起了抗疫的防线。

陈钊成期待着“千里江陵早日还”,等到春暖花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回到惠州,和儿子说说在江陵的经历,讲讲抗疫胜利的故事。

2月18日下午,根据广东对口支援战略调整,正在江陵县开展救治工作的市二批援鄂医疗队中的8名医护人员代表惠州市援鄂重症医疗队转战荆州。

“荆楚抗疫披金甲,不灭"新冠"终不还!”在从江陵县到荆州的路上,陈维生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这是一个约定、一份誓言、一种决心!

牵挂

“答应我平安归来”

“亲爱的老婆,今天是你去支援武汉的第三天,还是有点不习惯。”2月17日,市中医医院妇科医生邓修绚给远在武汉的妻子张秀媚写了一封信。2天前,市中医医院护士张秀媚作为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之一,出发前往武汉支援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

邓修绚在信中寄托了对妻子无限的相思和牵挂。“出征时,医疗队员乘坐的大巴车徐徐开动,你向我挥手道别,我再一次泪目,可我一直忍着,我不能哭!但是当旁边的记者采访我:"你的妻子去武汉了,出行前你给她准备了什么?",我却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因为我什么也没有来得及准备,什么也没来得及交代,此时我的心一阵隐痛!……记住,你要答应我,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我和孩子在家里等你平安归来。”

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战士;脱了防护服,他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是孩子的“守护神”,是爱人的依靠。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的身边除了战友,还有远方默默支持、牵挂他们的家人。

2月13日是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林诺兰结婚6周年纪念日。2月14日丈夫给她发了一条爱意满满的短信:“有一种感动叫相亲相爱,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还有一种感动叫理解与包容。此时我非常理解你。祝你在冰冷的疫情面前,有坚定的信心和温暖的心情。”2月25日,林诺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再难走的路也有尽头,再黑暗的夜也会迎来曙光。”

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很多医务人员而言,不敢想、不敢提“家”这个字,怕一想眼泪就会流出来。廖玲芳告诉记者,她最近剪了两次头发,第一次是在惠州出发之前,把长发剪成了利落短发。到达湖北之后,为了安全,她剃了个板寸。“那天和孩子视频,娃儿很惊讶,问我头发怎么这么短。”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廖玲芳说。

在惠州市援鄂医疗队中,有不少90后、00后的身影。原本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却穿上防护服扛起了重担。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一句话脱口而出,刘家怡双眼充满认真。

2000年出生的刘家怡,是惠城区中医医院的一名护士。2月9日,广东省再派出438人的医疗队增援湖北,不满20岁的刘家怡作为惠州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毅然投身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战疫现场。

作为队伍中最年轻的成员,刘家怡的任务是指导离开方舱的人脱防护服,为抗疫战友守好避免感染的这道重要防线。“我要守好这一关,让大家安全走出这个舱。”

温暖

方舱不大,爱却不少

“今天没看到你,我好遗憾!好想好想你!”“没看见你俩,说真话我真的好失望。”“你家两个宝贝可爱,我都喜欢,等疫情过了,给你寄武汉特产”“以后你们的孩子来我这就叫我外婆,都是我的外孙女”……这是来自方舱患者鲁阿姨和谭阿姨的信息,让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赖勇英和同事们暖到心坎了。

“一上班,我们立刻向阿姨们报到,她们看到我们都高兴极了,瞬间有泪目的感觉,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让彼此牵挂。”赖勇英说,这是缘分也是真情,只要真心付出,就能温暖彼此的心,她相信武汉的春天就快要到来了。

“方舱医院,并非只有疾病的冷酷,更有人间的温暖。方舱不大,爱却不少。”坚守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叶玲道出了所有医疗队员的心声。

2月23日,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崔嫦婷在日记中写道:“一位穿着粉红色睡衣的女士在进舱前,用哽咽的声音向我说了一声谢谢!当我用机械的动作转过身子时,只模模糊糊看见一道粉红色的身影给我深深鞠了一躬!因为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后,我们的视线范围很窄,再加上长期工作后会开始起雾,周围的东西看不太清。但那一刻,这道模糊的粉红色让我有了想哭的冲动。”

“来到方舱心神乱,医护疏导把心安,备至关爱定神弦,康健体魄信满满……”这是一张来自武汉江汉经济开发区方舱医院8名出院患者联名的感谢卡,送给广东医疗队。他们当中,有5名曾在院内的A区救治,即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负责管辖的舱区。

3月1日,武汉250多公里外的荆州江陵县,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收到患者雷先生的一封信,信中说“我要感谢广东全体医护人员对我们江陵县新冠肺炎患者不分日夜的精心治疗和关怀,让我们在半个月之内痊愈。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不仅是患者,当地居民的热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让千里赴鄂的惠州医疗队感觉这个湖北下雪的春天一点都不冷。

徐永辉介绍,第一批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很快就收到来自各地寄过来的各种物资。

这些物资有的箱子外面还有一些暖心的留言。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2019级F班寄来了一批酸辣粉,箱子上面贴着一张纸条:“天堑通途,汉重新武。水木心系,琴合鸣复。”还有寄赠的巧克力箱子封面的纸条上写着:“驰援湖北医护人员,满满能量只给最爱的你。”收到这些物资让大家心里暖暖的。

在武汉,惠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入住的酒店,得知该酒店入住的旅客是远道而来的援鄂医疗队队员,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自发组织筹集到了一批牛奶捐赠给医护人员,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除此之外,当地热心居民还为援鄂医疗队队员准备了150公斤酒精和118支护手霜。惠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毕晓霞说:“太感谢了,忽然觉得自己就是武汉人了。”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香金群 骆国红 龚妍 通讯员欧永杰 程秋伊 郑海燕 李连君 费燕

新闻推荐

惠州海关助力防疫物资出口

为助力化妆品企业复工复产,惠州海关积极开展出口化妆品企业帮扶,主动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联系,点对点宣讲海关优惠措施,协同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