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服务精神驱散疫情阴霾惠州日报评论员
昨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志愿者纷纷请战,主动投身抗疫一线。他们无惧危险、团结一心、听从指挥、真诚奉献,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开展防疫宣传、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物资筹措等志愿服务工作,竭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至今,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万多场,参与志愿服务人次近20万。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重大活动、大型赛事的筹办举行,还是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灾,志愿者召之即来,来之即战。他们用双手塑造美好,用智慧服务社会,用行动传播爱心,营造传递友爱、共襄善举、守望相助的文明风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浸润心灵,融入日常。
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当前,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在加大,更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让各条战线一齐上阵、尽锐出战。广大志愿者素有吃得苦、耐得烦的优良品格,有敢于攻坚、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胆魄,有的还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专业优势,在参与防疫、心理服务、救助救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一股用爱心汇聚成的强大力量,必将为抗击疫情注入强大正能量和必胜信心。
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干扰了社会正常运转,不仅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会带来社会情绪和心理压力。因此战胜疫情,一方面要靠先进的医疗技术,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参与疫情防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要指导和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高效运转,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得到落实。
古人云,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其实,“大善”形成源于日常“小善”积累,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碰到困难时,邻里搭把手,爱心就得以传递,文明就得到彰显。自发、自觉、自愿的志愿服务,即是一种扬善活动,在这里,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以“志愿者”的名义集结,不图回报,只为帮助他人而尽一份心,做一点事。现在,战疫还在继续,这样一种“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就是一个“行善立德”的磁场,让向善、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得以汇聚,让爱心善举更好地融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涓滴成海,众木成林。参加志愿服务,力量不分大小,时间不计长短,多一个人参与,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希望。惠州是片充满爱心的土地,只要我们彼此心相通,情相拥,爱相通,城市必将更加文明更有温暖,我们也一定能驱散疫情阴霾,早日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新闻推荐
专题三八专题在举国上下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在电网做好防疫保电工作的紧要关头,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采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