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宣传、社区防控、便民服务、心理疏导…… 惠州志愿者17万人次 化身防疫“守门员”
惠州志愿者在高速路口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及登记。受访者供图
“请先用手机扫码登记。”3月5日,在小金口高速路口,惠州市义家人志愿服务队领队陈加华在对来惠车辆人员进行资料登记。这是他在高速路口值守的第25天,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第37天。
当天正值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慰问组前往小金口高速路口、惠州市汽车站等防疫一线,为志愿者送去了防护物资和鲜花。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在每一个被需要的时刻,惠州志愿者从不缺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市志愿者累计178630人次化身防疫“守门员”,开展防疫宣传、社区防控、复工复产、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
化身社区“采购员”
随着疫情蔓延,社区防控的关键地位日益凸显。防疫宣传、入户走访、测温登记……社区防疫压力较大,人力也捉襟见肘。这时候,许多志愿者挺身而出。
仲恺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如何保障返惠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物资也是社区工作的重要一环。仲恺陈江团委便组织招募志愿者,充当万麓湖社区、曙光社区、御湖社区、甲子社区等村居隔离住户的“采购员”。
志愿者陈秀宝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陈江街道的社区防疫工作。她是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从2月1日(正月初八)起便开始参加志愿服务。“疫情让人担心,我想去帮助更多的人。”她说。
每周二和周五,陈秀宝和同组志愿者一起到大型超市为隔离人员选购物资。“商场会统一将采购物资准备好,我们会为每户准备一个箱子,把物资装拣好送到社区。”陈秀宝说,为减少不必要的接触,物资将由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回访时带到住户家。
在其他空余时间,陈秀宝还去周边的严屋村和潼侨菠萝山值守,协助排查登记过往车辆人员。这样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她终于“在实践中运用到书本中的大道理”,体会到助人的乐趣。
风雨不改值守交通要道
2月10日,是广东省复工复产首日,返惠车辆人流开始增多。交通枢纽和交通要道的健康检测及登记成为当时防疫工作的重点。那天开始,陈加华便和队友一起到高速路口支援。
每天一早,陈加华从惠城区水口的家中出发,驱车20公里到达小金口高速路口值守。初期,防疫任务较重,他不仅要协助测量体温,还要查看身份证,登记过往车辆人员信息。碰上车流量大的时候,他一天要站上十几个小时,直到晚上10时才能收工回家。
自从“惠州疫情大数据管理”微信小程序上线后,交通要道的资料登记更加便捷。在相对空闲的时间,陈加华还组织志愿者一起去惠东梁化镇帮农民销售滞销的辣椒。因为疫情,辣椒收购商无法赴当地收购,椒农一筹莫展。陈加华和队友承包下4亩地3000斤辣椒,不仅亲自采摘,还通过网络帮忙售卖。
虽然时常披星戴月,但陈加华并不觉得辛苦,9岁的女儿是他唯一的牵挂。“有时候回到家,孩子已经睡着了。”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他和妻子常常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夫妻二人去做志愿服务。“中午来不及回家的话,只好请午托老师送饭给她。”他说。
陈加华做志愿者已经10年了,这是他连续志愿服务时间最长的一次。“人是需要感恩和回报社会的。”他说。
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根据广东省政府第37场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公开的信息,截至3月3日,惠州规上工业企业的复产率达到96.5%,电子信息产业复工率达到99%,重点产业链的复工率达到100%,务工人员返回比例达到75%。
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同样离不开志愿者的努力。2月8日,惠城区马安镇团委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帮扶志愿服务队,按网格化包干将志愿者分成17个帮扶小组,做好全镇276家企业的复工复产准备。
看到当地政府的志愿者招募信息,25岁的大雄当即报名参加。“我正好在待岗,特殊时期,也想为家乡贡献一点力量。”他说。
近一个月来,大雄几乎每天在外走访企业。他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到企业传达复工复产要求,了解企业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复工复产计划。“防护物资有没有准备好?有没有进行全面消杀?有没有设置体温测量点?返工人员有没有按要求隔离?”大雄说,因为工作繁琐,他们一天下来只能走访三四家企业。
据悉,目前,惠州志愿服务网注册志愿者已达101万人。根据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最新统计,疫情期间,该市累计178630人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开展防疫宣传、社区防控、便民服务、心理疏导等活动12000场。
南方日报记者于蕾
新闻推荐
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增速全省第一达37159.6元,比增9.5%,4县区突破4万元大关
惠州日报讯(记者黄岸媚)3月3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了解到,惠州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显示,去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