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记者 我们也是战士
1张斐(右)在疫情防控一线采访。2欧阳德辉(右)在省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采访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3沈知尚(右)采访一线医护人员。4周惠婷(右)采访志愿者的抗疫故事。
5许文昌(右)与同事深入医院隔离病区采访。
当疫情来临,没有“请战”,也无需“召唤”,奔赴一线是记者的本能,也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部署下,惠州市新闻战线第一时间进入全员战时报道状态,并涌现了一批勇敢逆行、冲锋在前的先进记者。
离一线更近一步,离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更近一步,就离真相更近一步。把真实的声音传递出来,把感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就是记者应尽的职责。
到医院去!到车站去!到高速路口去!到社区去!到每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去!媒体人的战场,就是所有百姓关注的地方。
在每一个别人眼里危险的地方,我们记录了许多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也讲述了许多人同舟共济的暖心故事。
我们是记者,我们也是战士,我们一直在路上。
张斐:
走近真相报道真相
“妈,今年生日不能陪您了,我有任务。”
“生日年年都有,你要注意安全。”
……
大年初三,坚守惠州抗疫一线的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张斐抱歉地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转身便投入到疫情防控报道中。
“离现场越近就离真相越近,走近真相、报道真相,我责无旁贷。”作为一名跑医疗卫生线的新闻工作者,张斐将镜头和录音笔对准战疫一线,多角度呈现一线最新情况。那些带着温情、温度的新闻报道,鲜活地再现了惠州人民在抗疫一线的担当与作为。
1月20日晚上8时30分,张斐接到线索称惠州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需要她马上向市卫生健康局核实,并以最快的速度采写出相关稿件。疫情就是命令。张斐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当晚9时10分,一篇《广东省确认新增13例新冠肺炎患者 惠州1例》新闻稿完成,稿件不仅介绍了广东省新增病例的分布情况、疫情防控工作以及专家对疫情的分析,还普及了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并为春运返乡旅客提出了5项防范温馨提醒。
也就在那一刻,作为跑线记者的她意识到,这个春节不寻常。
其实,早在1月初,她就向部门提交了休假条,原本打算陪父母一起过春节。但她知道,作为跑线记者,必须坚守岗位,必须坚守疫情报道一线。
这不是张斐第一次报道传染性疾病。2015年,国内首例输入性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在惠州被发现,张斐便开始坚守前线。
这一次,也不例外。
跑医院、跑部门、跑商场药店、跑复工一线,采访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疾控专家、医疗救治组成员、病愈患者,连线援鄂医疗队员、对话队员家属……用“连轴转”来形容张斐这一个多月的工作状态,一点都不为过。
随时待命,是工作常态。好几次,她正在写某一篇稿件,突然被另一个采访任务打断。她只好放下写了一半的稿件,立即赶赴现场。
也许是因为持续不断的采访、写稿,精神长时间紧绷的张斐出现了偏头痛、失眠、焦虑等症状。大年初四晚,张斐从市中心人民医院采访完出院患者回到家,突然感到头痛难忍,只好吃了片止痛药,坚持把稿件写完,直到两三天后,头疼的症状才慢慢缓解。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张斐已连续工作了30多天,累计采写稿件逾150篇,见证和记录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
许文昌:
责任和使命让人忘却恐惧
“20世纪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在说这句话时,许文昌的眼神是坚定的。
许文昌是惠阳区广播电视台记者,在疫情中他义无反顾冲向一线,渴望记录下那些最动人的故事和瞬间。他说,在一线采访,也会害怕,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在现场、在一线。因为身边还有这么多医护人员、民警、社区志愿者一起肩并肩同心抗疫,责任和使命会让人忘却恐惧。
大年初三一大早,许文昌和同事来到惠阳三和医院采访。当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以最近的距离记录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时,一股暖流瞬间涌上他的心头,一个画面让他感动至今。
许文昌说,在隔离病房中,穿上防护服没多久,他就感到了闷热和些许不适,但是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好几个小时。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们依然报以最温暖的微笑。
“当时,一名护士在给隔离病房的疑似患者送餐,并用手比划出一个心的形状,为隔离人员加油鼓劲。这个动作不但温暖了隔离人员,也暖到了在一旁的我。”许文昌用镜头捕捉到的这位护士叫翟秋茹,挺着怀孕9个月的大肚子依然奋战在防控一线。采访结束,许文昌奋笔写下《最美的坚守:怀孕九月仍奋战在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翟秋茹》一稿,被读者广为转发点赞。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这位“白衣战士”长什么样子,但透过那副黑框眼镜,他清楚记得那双清澈眼睛背后的坚定。
为了离“炮火”更近一些,许文昌主动请缨,他说自己还年轻,没有携家带口,有危险的采访请安排他去。
就这样,许文昌和搭档一起深入医院、社区、高速路口、企业等处,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权威、客观的疫情动态,记录真实感人的一线典型故事,传递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
2月20日,他又远赴云南,采写市、区人社部门与劳动力输出省人社部门积极联动,助力务工人员平安返惠的报道。“很多人听说我去云南都替我担心,你们看,我们已经做足了防护措施。能够拍摄到云南凤庆、曲靖等地区的务工人员平安返惠,我觉得一切都值了。”飞机起飞前,许文昌给自己拍下了一张带着微笑的照片。
沈知尚:
“等怪兽被打跑了, 妈妈就接你回家”
“尚姐,你今天又去医院采访啦,怕吗?”这是同事经常问沈知尚的一句话。每当这时,沈知尚总是报以从容而坚定的微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龙门县融媒体中心骨干记者沈知尚多次深入龙门防疫一线最核心区域,用手中的笔、话筒、相机,记录抗疫一线上的最美“逆行”。
“医务人员始终冲在抗疫一线,他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画面彰显的是一种力量。”沈知尚说,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深入防疫一线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是应尽的职责。“看看那些日夜奋斗在战疫最前线的白衣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大年初三,在龙门县龙华镇沙迳社区过年的沈知尚收到了单位发出的集结号。因为爱人也要上班,上班之余还要做防疫志愿者,沈知尚只好把女儿送到亲戚家,不顾女儿的眼泪独自登上前往防控一线的车。
回到工作岗位后,沈知尚马上投入战斗。她把镜头对准龙门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特别病区医护人员,对准汽车客运站工作人员以及在疫情防控检查宣传点的交警、基层干部、志愿者,报道了龙门抗疫一线上一个个最美“逆行者”和“急先锋”。
劳累不怕,艰辛也能忍受。对沈知尚来说,唯一受不了的就是女儿每次打电话时哭着喊妈妈的声音。“妈妈,你什么时候才回来?我好想你!”“妈妈,你带我回龙门吧,我保证听话”“妈妈,你在吗?我送你一份礼物,给你加油!”……这时候,她只能悄悄擦去泪水,轻声对女儿说:“乖,等怪兽被打跑了,妈妈就接你回家。”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沈知尚就像绽放在战疫一线的一朵铿锵玫瑰,用专业和敬业书写了媒体人在战疫中的使命与担当。参与疫情防控报道以来,她采写了《致敬龙门最美逆行者》《微信实时位置共享 龙门基层防控疫情出新招》《龙门:汤圆排骨粉葛汤温暖观察对象心窝》等一批接地气、反响良好的新闻作品。其中,《龙门县60多吨绿色农产品驰援湖北》一文的点击量在短短两三天内就达到了5.3万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信心和力量。
欧阳德辉:
“疫情不退我不退”
2月8日是元宵节,忙碌了一天的欧阳德辉抽空回了趟家。当他放下给家人的礼物准备离开时,三岁的小儿子哭着喊:“爸爸你怎么不理我们啦?”此时,他鼻子一酸,眼睛也湿润了。
“爸爸是记者,也是战士。”欧阳德辉轻轻擦掉儿子脸上的泪水。作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驻大亚湾新闻工作者,今年春节,欧阳德辉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第一时间挺进抗疫一线,将大批基层一线的防控亮点、感人事迹通过鲜活的文字、图片传递给广大读者。
在此期间,由于所住小区发现确诊病例,他担心回家居住会影响采访工作,便独自住进了办公室,全身心投入抗疫一线报道工作。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面对的是无影无踪的病毒,在外面多呆一分钟,被感染的风险就多一分。但越是急难险重,越挑战记者的专业精神和勇气。
大亚湾西区街道新寮村、荷茶村等地外来务工人员多,防控任务尤为繁重,欧阳德辉驱车前往,深入报道村居防疫工作举措;中大惠亚医院专诊楼收治的是疑似病例和发热患者,也是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火线”,为深入了解一线医护工作者近况,他数次来到惠亚医院,相继报道了奋战在一线的向剑平、李艳霞、朱珂等医护人员的抗疫故事。
每个奋战在一线的人都忙碌不停,根本无暇停下来细聊,为了不给采访对象添麻烦,欧阳德辉便在一旁用镜头捕捉他们奋战的感人瞬间,往往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口罩紧缺,欧阳德辉便主动协调社会资源,多方筹措了一批防疫物资,送到大亚湾区疾控中心、惠亚医院、澳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2月13日,气温骤降,下起了雨,采访完回到办公室交稿已是晚上10点,欧阳德辉突然感到浑身酸软无力。一阵辗转难眠后,他干脆披衣起身端坐在电脑旁,继续未完成的工作。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投入到新的采访中。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何尝不想休息,但每一次采访,都会令他收获感动。“疫情不退我不退,我将一直逆行追光。”欧阳德辉坚定地说。
周惠婷:
制作MV提振抗疫信心
“就像是一种本能,我告别了家人,第一时间奔赴抗疫采编一线。”惠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周惠婷如是说。
每年春节,是周惠婷和家人相聚最久的日子。但今年春节,她和家人团聚还不到3天,便返岗执行采编任务。刚开始去一线采访,特别是到发热门诊和确诊病例活动过的场所采访时,周惠婷是害怕的。每次外出,她都备齐口罩、手套、消毒酒精,全副武装。采访回到住所,还会给自己全身“消毒”。但随着采访的深入,她渐渐不再感到害怕。她说,因为她亲眼见证了惠州防疫的钢铁长城是怎么筑成的。
在这次抗疫报道中,周惠婷采写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采访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医师彭雪平。为了记者的安全着想,这位医生主动提高嗓门,站在一米之外接受采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将整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透过隔离罩,周惠婷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她忙碌过后湿漉漉的头发。在采访进行到大约5分钟时,彭雪平显得有些着急,忍不住问:“可以结束了吗?病人还在等着。”那一刻,周惠婷突然流泪,赶忙结束了采访,然后向这位医生道谢并鞠了一个躬。
“我平均每天都会接触三四个采访对象,因防护需要,我看不见他们的模样。但他们坚守抗疫一线时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动了我。”周惠婷说,正是这种力量,筑起了惠州防疫的钢铁长城,给予了自己强烈的安全感,让她坚信疫情并不可怕,我们终将战胜它。
被医护人员的大无畏精神感动后,周惠婷希望通过更多的方式将这股力量传递出去。于是,她萌生了制作MV传播正能量的想法,以提振抗疫信心。
说干就干,在市音协的支持下,周惠婷临时组建了团队,开始制作MV。那些天,她白天采访写稿、编辑,统筹协调录音、视频拍摄和素材收集,晚上制作MV,每天只睡3个小时。
2月4日凌晨4时MV制作完成时,看着一帧帧惠州抗疫一线的画面,周惠婷忍不住留下了泪水。
“你站在最前面,你用热情写下诺言,守护生命为平安,你的力量带领我向前……”当MV的旋律响起,周惠婷再一次踏上属于她的战场。她在采访笔记本上写道:当阴霾散尽,人们摘下口罩,彼此见到久违的笑容,离别的亲人团聚相拥……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周觅
新闻推荐
惠阳成立云南、贵州、广西员工返岗服务工作组 大巴专列包机免费接回员工
惠州日报讯(记者黄尉宏通讯员廖安安陈丹娜)今天下午3时23分,惠阳首趟免费返岗专列将从昆明南站出发,运载着云南凤庆、曲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