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鹅城旧事,看今日战疫之众志成城

羊城地方 2020-02-25 10:33

文脉众议

特约撰稿苗理洁

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已持续一个多月。可以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残酷而激烈。举国上下,党政军民,许许多多的白衣战士与病毒展开殊死的搏斗,形势逐日朝利好转向。

病毒章鱼般的魔爪从武汉伸向鹅城惠州,人们进入了与时间赛跑、与生命抢道的日日夜夜。

“防控联控,责任重于泰山!”大年三十,惠州抗疫大军在万家团聚的日子大集结。除医护人员外,首先进入战斗状态的是社区干部,他们抢时间,争速度,对疫情严重地区来惠人员逐一登记,快速录入电脑仔细筛查。由此构筑起第一道防线,有效从源头截断病毒传染的渠道。

白衣战士是抗疫的主力军。他们快速将疑似病例送院、将有关人员隔离。争分夺秒实施对患者的救助,至今为止惠州零死亡纪录令人感叹感慨。鹅城的青山秀水,见证了这场全方位的救助,见证了这场紧张有序、竭尽全力的抗争。悲壮哉!

古郡惠州与病毒的抗争由来已久。地方志记载,旧时这里疫情频繁恐怖,令人咋舌。仅1912年至1949年这37年民国期间,就爆发疫情20次,平均不到两年一次。最多发生的是鼠疫,其次是霍乱、天花和脑膜炎。这几次疫情死亡人数高达15000余人。

我的四伯母秦佩镛老师活了104岁,2019年冬仙逝。这位百岁老人生前是部活字典,我曾从她口中听来许多有关疫症的往事。伯母说,那年代疫症频繁发生令人提心吊胆,而不幸还是降临她的家庭。在一场暴发的鼠疫中,先是她一个嫂嫂从县城(今桥东)娘家染上鼠疫,很快不治身亡。继而传染府城(今桥西)的家人,不过数日,她又失去母亲。她对我说,那时她才十岁,失去母亲后终日啼哭,令她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伯母家道清贫,许多与他们一样的贫民,染上鼠疫根本无法入院治疗,没有钱,更没有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家人只能看着患者在痛苦中挣扎死去,那种情景真是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史料证实,那场鼠疫,先在县城发生。缘由县城水运码头往来的船员以及水东街密集的商贸活动,令病毒很快蔓延。惠州本有天然的江河屏障,若及时隔江防控还有一定效果。但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频频发生疫症也没有总结经验教训。可想而知,病毒很快从县城蔓延府城,短短时间死亡数百人。无依无靠的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洒石灰水,逝者多由一些慈善机构出面掩埋处理。

绝境中的人们无计可施,只好求助神明。那时惠州府县两城有不少庙宇,饱遭痛苦的人们寄希望神力扶持。观音楼,位于原府城横廊坊(现步行街中山西路)都市巷入口处(1950年因危房拆除)。那时小小的观音楼,每日前来祈祷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要将木楼压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啊,快来救苦救难,保佑老少平安,离灾脱难。”绝望的人们虔诚祷告,痛苦呼号。然而,国民党黑暗统治下是民不聊生的社会,特别是日军侵华期间,烧杀抢掠,惠州人历经四次惨不忍睹的屠城,还有一场接一场的疫症,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们,在神明面前,任凭膝盖跪烂也无济于事。

追昔抚今,谁不感慨,谁不庆幸?庆幸生活在新的时代,不管遇到任何艰难曲折,都可以扛过去。是的,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早已写入国家的法律和法规。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惠州人民也有幸共睹这悲壮的一幕,集结武汉的抗疫大军,众志成城,为抢救人民生命不惜牺牲一切。我们有目共睹这些日子,多少人冲上去了,还有英雄倒下去,然而前赴后继,与恶魔病毒的搏斗和抗争还在继续,艰苦的防控联控还在继续。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赢得全世界人民赞许的目光。

远去了,远去了,那祈求神灵庇佑躲避灾祸的岁月,已永远尘封在鹅城历史的档案。

我们有信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这场战争,一定赢!

制图/杜卉

新闻推荐

龙山派出所撑起复工复产“安全伞” 检查指导企业 整改消除隐患

惠州日报讯(记者匡湘鄂通讯员黄海旋练雪冰)大亚湾区公安局龙山派出所辖区工厂林立,流动人口量大。为全面落实“一手抓疫情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