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疫情 提升科学素养□金伟

惠州日报 2020-02-20 08:12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让大家猝不及防。一些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如何才能释放负面情绪?如何有效应对危机?如何做好心理建设?这成为疫情期间甚至疫情过后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避免出现过度恐慌、焦虑,帮助大家渡过心理难关,笔者认为认清下面几个问题很关键。

做好心理建设,宜从“知情意行”开始。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一个人的所有行为背后都有“知、情、意”的支撑,有什么样的知情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可以説,面对疫情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实际上都是个体知情意行发生冲突的结果。因而,调适和改变这些不良心理,宜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入手。

首先是“知”:正视疫情,提升科学素养。疫情既然已经发生,抱怨指责都无益,唯有直面才是正途。正视疫情,就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对自己作一次科普,多从官方及权威途径了解并探究疫情产生的原因、疫情如何防控等等,不断加强对疫情的科学认知、疫情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是“情”:合理宣泄,释放不良情绪。学会合理宣泄,意味着每个因疫情而产生情绪焦虑和恐惧的人都可以并应该及时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只有这样方能释放压力。我们既可以通过倾诉、哭泣、呐喊、歌唱、书写、绘画、音乐、运动等进行表达和抒发,也可以向身边的亲友宣泄,还可以向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合理宣泄是情绪获得平复的快速有效之举。

第三是“意”: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心理学研究发现,意念对健康的影响大到不可思议。无论我们是谁,身处何方,应对疫情,不仅需要锻炼意志品质,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即生命韧性),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增强心理定力。如,相信科学,我们就会产生更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信任党和政府,我们就能汇聚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意志和信念从来都是人类战胜困难的强大武器。所以,疫情面前,个体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就是对自己心理健康负责,也是勇于直面现实、热爱生活的表现。

第四是“行”:全力以赴,成就更好的自己。疫情发生以来,全民齐参与,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和疫情赛跑刻不容缓等战斗号角时刻在耳畔响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14亿华夏儿女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钢铁战士,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既不给自己添乱,也不给社会添乱,既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他人。表现在具体的行为实践上,也许我们稍作一些改变,就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家庭或个人长假生活学习计划,让日子变得有章可循,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如,在家处理公务、读书、写作、与亲友同事同学沟通交流、听音乐、做瑜伽、做家务、学做饭等。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新闻推荐

宏利五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站在最前线 当好“螺丝钉” 共筑防疫线

惠州日报讯(记者林丽娟杨敬贺魏怡兰通讯员惠仲宣)在疫情防控中,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各企业党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