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各地制定“硬核”措施筑牢抗疫防线 严把疫情输入关 便民服务不打烊

惠州日报 2020-02-15 07:46

“您好,请出示你的临时出入证和身份证,配合测量一下体温……”惠城区龙丰街道金峰社区名流印象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在对小区进入人员进行信息核对、测温登记。

社区和农村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防输出最有效的防线。连日来,惠州市各地制定“硬核”举措,坚持“严”字当头,加强联防联控,建立安全屏障,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临时出入证为疫情防控加上“安全锁”

随着封闭式管理措施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小区和农村用上了临时通行证,为疫情防控加上“安全锁”。

为有效应对返惠复工人潮的到来,名流印象小区统一印制发放了2000余张临时出入证。居民外出时须出示临时出入证和身份证。经核实信息准确,以及体温正常、佩戴口罩后才会放行。

龙门县龙城街道社区出租屋多,外来人口多。龙城街道通过安装“安心锁”和张贴“告知条”,提醒租客回到出租屋时,主动与房东联系,弥补排查工作短板。

在广大农村,临时通行证不仅有利于减少各卡口的检验次数,通行证上的记录也让卡口值守人员有了可靠的放行依据,大大提高通行效率和准确性。

博罗县罗浮山酥醪村地处山中,近日,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每天有不少外出务工、经商或需要外出购置生活物资的村民。为此,该村对确有需要外出办事的村民凭临时通行证出入。

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西坑村为下塘、大光、田塅新村等3个村民小组中的5类外来人员创新推出“凭证回家”,专门制作出入通行证,由村委会工作人员在检测点出入口设立登记点进行登记发放。

临时通行证的启用,把牢了外来务工人员“进村关口”、把严了疫情“输入关口”,为农村疫情防控系牢“平安符”。

村民微信“下单”,党员集中采购

最近,在惠城区桥东街道各社区(村居)居家隔离对象的门上,一条写着“平安福”的条幅贴在了门缝上。这是该街道对居家隔离对象精准落实到户、严格统一管理采取的一项措施。

隔离不隔爱。各社区、村“两委”干部,志愿者每天对居家隔离户嘘寒问暖,当对方有需求时,立即购买物资送货上门,积极保障他们的生活。防疫工作开展以来,桥东街道以网格划分,在辖内开展入户排查工作,逐户、逐人全面排查,切实做到小区不漏户、每户不漏人。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惠州市社区(村居)工作者创新举措保障隔离群众日常所需,做到便民服务“不打烊”。

大亚湾区珠江东岸小区物业义务推出为业主采购粮食、消毒快递物件并送上门的服务。据了解,该物业根据业主的采购需求与附近超市进行对接,并派专人将粮食从超市送到业主家中。此外,该物业在小区西大门设置快递摆放点,对快递等物件进行集中消毒后,再遣专人送到业主家门口。

大亚湾区澳头街道东升村是个海岛渔村,居住着1000多人。在疫情防控任务繁重、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该村党支部抓住当前人人有微信以及疫情防控期间“宅家”等特点,建立全村微信工作群,利用微信发布疫情防控的政策文件、上级部署、防控指南等权威信息,引导群众配合参与联防联控,有效遏制不良不实信息的传播。

隔离是疫情防控的主要手段。东升村利用四面环海的地理优势,封闭上岸码头,禁止游船上岸,仅有一艘日常交通船用于保障村民基本出行和运送物资。为此,该村探索建立了“群众点单、党员代购”生活物资的集中采购机制,由村民在全村微信群“下单”,第二天由党员集中统一采购,再由党员配送到村民家中,切实减少人员流动,最大限度防控疫情。

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万麓湖社区根据设卡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在原有检查卡口的基础上增设“排查处”,一旦发现发热或从疫情严重地区回来的人员,先与人群隔开,立即通知“应急三人组”到场,再作进一步排查。

疫情防控期间,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市场办对各大市场所有出入口进行管控,关闭新疏导区多余卡口;在主要出入口设立固定测温点,对进入市场的人员、车辆逐一进行排查登记,要求进出市场人员一律佩戴口罩,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家常式”宣传赢得村民支持

“不串门,窝在家,出门相聚风险大,千万不要满街串,去酒店,打麻将,你一杯,我一盏,一人召集五人染……”

这些天,这样的疫情防控宣传广播在惠城区芦洲镇的大街小巷响了起来,干净利落的声音搭配清脆响亮的敲锣声,朗朗上口的旋律结合通俗易懂的客家话,很好地向群众科普了疫情防控知识。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能将村民需要了解的防疫知识宣传到位。”有着16年党龄的芦村党员黄洪斌考虑到疫情防控的实地要求,选择用客家话的方式,号召群众积极配合防控工作,联手抗击疫情。

在黄洪斌的带头下,芦洲各村都开始用这种“家常式”宣传向村民讲解防疫知识,村民都很乐意听,也更愿意支持和配合镇村的工作了。

基层工作者组成后方防疫坚实防线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基层一线工作者、党员、退役军人就组成了后方防疫的坚实防线。

“您好,我是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人员,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并登记……”随着礼貌而温和的声音响起,现场参加防控工作的惠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支部党员李玲,负责车内人员的身份信息登记,在做好登记工作的同时,她还会细心地提醒乘客重视做好防疫措施。

大亚湾区西区街道坜下社区从大年初三起,就已封闭社区其他全部出口,只留大门出入,并在大门设立登记点,发动社区年轻党员参与值班值守。驻村团队成员、社区“两委”干部逐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在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胜利村吉山村民小组,黄小辉、张秀芳、黄齐文、黄齐欣一家四口齐上阵抗击疫情。

50岁的黄小辉是胜利村治安联防队队员,每天加班加点在辖区内进行防控宣传和人员摸排等工作。他爱人张秀芳是妇女组长,在检查卡点值守,承担起后勤保障和工作台账工作。17岁的女儿黄齐欣协助检查卡点做好工作台账、后勤事务。20岁的儿子黄齐文自愿加入村志愿者队伍,每天凌晨1时至7时在疫情防控值守点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测体温,认真排查进出人员。

自惠城区芦洲镇横江村实施封闭式管理以来,退役军人梁泽彪就一直坚守在社区防疫第一线。检查、登记、巡逻、值班……他连吃饭也只是匆匆扒几口,就继续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惠城区13个镇(街)1496名退役军人和788名工作人员,分别组成19支退役军人党员先锋队、10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9支退役军人应急突击队,参加卡点设哨一线防控、走街串巷一线宣传、上门入户一线排查,尽心尽力投入到联防联控、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彭红霞 香金群 黄宇翔 匡湘鄂 黄旭新 杨敬贺 林丽娟 魏怡兰 李燕文 朱丽婷 特约通讯员陈少驹 通讯员惠仲宣 郑逸弢 李杰 李渊 喻炜立 胡伯威 周新华 谭翠莲

新闻推荐

惠州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陆续完成首次入舱 分享实战经验为队友鼓劲

惠州日报讯(记者香金群)昨日是惠州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的第四天,医护人员陆续进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上岗。从前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