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巡警大队255名民警和辅警全力以赴投身抗疫一线 守好每一道防线 维护千万家平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无论是疫情防控最前沿阵地的中大惠亚医院、各医学观察点,还是进出大亚湾的各个查验便民服务点,在各个乡村社区、各主干道路上,都有大亚湾区公安局干警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身影。他们中就有一支坚强的“战斗部队”——大亚湾巡警大队。
“疫情当前,我们不退!”巡警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陈金庆率领全大队党员干部请战宣誓,向区委、区管委会和区局党委发出庄严承诺,守好每一道防线,平安千万家。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大亚湾巡警大队全警取消休假参与抗疫,255名公安民警和辅警全力以赴,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一线。
在一线执勤没有半点懈怠,没有任何抱怨
2月11日凌晨1时,“执勤一线的同志们状态如何?”陈金庆将办公室案头上各项工作梳理一遍后,便起身下楼,驱车前往人民路和开城大道两处查验便民服务点。这两处防线是进出大亚湾的两个最主要服务点之一,随着惠州市关于加强社区和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3号)颁布,以及企业相继复工复产带来的往返车流、人流,这两处压力尤为明显。
“即使是凌晨一两点,我们一线执勤工作人员没有半点懈怠,按照便民服务点工作规程尽职尽责确保安全。”看了两处服务点,陈金庆感到既欣慰也心疼:这帮同志都是好样的,从春节前的禁燃巡查,一直奋战到今天,整个春节都在忙碌中度过,即便如此,大家没有任何诉苦和抱怨。
“我是党员,我上!”疫情阻击战开始以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今年的春节不一般,往年是家庭大团圆,今年是同事大会师。”陈金庆说,一大批党员干部放弃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每天24小时坚守岗位,义无反顾挺进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支部生活委员李伟强是大亚湾警队的“老”警察,也是特警队长。“全区18个便民服务点的执勤工作,我们特警占了8个。”李伟强介绍,100多名辅警分布在各个便民服务点执勤,大到全大队警员的生活,小到值班协警的头疼脑热,他都得放在心上。“春节大家都奋战在一线,我们也没得说,唯一遗憾的,便是姐姐因患癌症不幸逝世,未能去送她最后一程。”李伟强遗憾地说。
民警冯伟祯是特警队带队教官,作为100余名年轻协警的老大哥,当开展疫情防控以来,这个“老黄牛”就一直和他们战斗在一线。“大年三十哥哥打来电话,提醒我回家看看老爸。”原来,冯伟祯今年84岁的父亲去年年底检查出舌根有癌变,早些年因喉癌做过手术的老人家忍受病痛,坚持不再手术。阖家团圆的日子,老人心里惦记小儿子一家,虽然不能说话,但还是让大儿子提醒小儿子在一线注意安全。“一直计划等任务稍微轻松一点时回广州陪几天父亲,但现在能抽空回去看一眼都难。”他一脸愧疚,讪讪地笑道,现在连在几公里外的淡水的家都回不去,只留下儿子在家复习准备高考。
每天派出警力在18个服务点24小时不间断把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区、局统一部署,为充分发挥巡特警职能作用,巡警大队每天派出85名警力积极联合卫健、防疫、交通等部门在全区18个便民服务点24小时不间断把守入口关,依托公安检查站、高速路口重点道路检查点查控车辆、检测人员体温,严格落实“逢车必防、逢人必检”的原则,坚决防止疫情人员进入大亚湾。
一中队队长邱广胜是一名有着28年警龄的“老民警”,接到任务后主动报名参加驻守便民服务点的工作,临危授命为17号服务点临时党支部书记。17号服务点位于西区街道龙光城,是大亚湾进出深圳的咽喉之地。“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外地人员回流,这两天压力倍增。”邱广胜介绍,最近两天,每天从服务点过往的车辆超过2000辆,接受检查的人员约3000人。“今天我们一线的医护人员去参加培训了,我们既负责治安,又得拿起体温检测枪测体温。”他笑着说,真成了一线的“双枪民警”。
根据全局的部署,巡警大队面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周密安排:85名警力在全区18个便民服务点24小时不分昼夜、不惧风雨地排查,严格做到逢车必防、逢人必检,坚决预防控制疫情传播、蔓延扩散。
在一线,许多民警、协警冲锋在前,为保护人民健康安全筑起了一道道铁壁铜墙。
党员吕伟铧在十个月大的儿子发高烧紧要时刻也没有退缩,将孩子交给妻子老人,一直坚守一线岗位;辅警黄富锋在抗疫工作中,始终坚守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线,除夕以来24小时都坚守在岗位,没有回家过年;辅警李潭成的二孩才1个多月,接到命令后,将刚坐完月子的妻子和两个稚嫩的孩子交给年迈父母,立即返回岗位;辅警刘斌的妈妈刚做了肠胃手术,他也没能回家为家里搭把手,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通讯员匡海斌 朱帅龙
新闻推荐
大亚湾区采取“硬核”措施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科学有序防控疫情 精准解决复产问题
消杀人员对场地进行消杀。疫情当前不容半点疏忽。连日来,大亚湾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科学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