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药险”成热门险种购买时要注意是否含有保证续保条款

惠州日报 2020-02-03 08:30

最低每月1元,高的每月八九元,就可以买一款保险,解决重病病人看病买药的问题,去年以来,凭借低保费的“普惠”特征,特药险成为健康险市场上的热门品种。截至目前,已有平安、太平旗下多家子公司纷纷推出了相关产品,加上一些在创新健康险产品市场上敏感的中小保险公司,涉足险企超过20家。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这种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时,最好留意下此类产品是否含有保证续保条款。

百万保额“特药险”扎堆上市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抗癌药物价格高昂是治疗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据了解,目前,仍有一些治疗效果不错的药物未能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不少肿瘤患者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针对这一痛点,部分商业保险机构已开始着手开发“特药险”。

记者注意到,2018年8月某人寿公司就推出了特定癌症药品保险,市场接受度都很高,价格也是它的主要吸引力。如今他们又推出了升级版,价格依旧吸引人,比如44岁以下消费者购买,对应一年的投保费用都在百元以内。平安人寿推出“平安i药保癌症特药医疗险”,保费最低只要29元一年,便可报销150万元药品费。

“有需求就有市场,行业内注意到了这个市场需求,所以相关的个人特药保险开始密集推出。与传统医疗保险不同的是,特药险并不直接提供费用补偿,而是将其转化为药品服务,包括提供药品本身,以及用药指导、用药跟踪和药品配送等。”一家寿险企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特药险主要指为医保外特药(指治疗重特大疾病需要使用的一些费用较高、疗效确切且无其他治疗方案可替代的特殊治疗药品,包括抗癌所需的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提供费用保障的一类新型健康保险。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那么保费真的都这么便宜吗?记者查询了市面上可买到的相关特药险,有一部分也并非宣传中的价格低廉,如“微保”上可以购买的“药神保”产品,标注6元一个月的保费,但是如果是50岁的人投保,其所需的费用是1188元,又如平安养老在惠择网上的“靶向药”重疾险,最基础的版本,50岁人投保也需要1450元,更别提高端版本,50岁人投保需要4000多元了。

保障期与用药需求错位

或会影响保障效果

记者了解到,根据特药险的理赔流程,患者要先确诊并完成处方审核后,才能获取用药保障期内的药物。不同的特药险产品在投保年龄、药品范围、保额、赔付比例、责任延续等方面各有差异。尤其是市面上大多数的特药险,都是一年的保障期间,真正给患者享受的时间并不多。

“由于很多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再到检测、确定用药,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如果特药险保障期间只有1年的话,就有可能形成用药需求和保障期的错位。”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担忧,这点容易埋下理赔纠纷的隐患。

“去年我购买的特药险是只针对7种癌症的17种用药,但是今年升级版本就扩大到了癌症及特定2种病症,用药也提升到了50种。”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产品更新太快了,但她又不想放弃两个版本,原因之一就是老版本允许续保一次,新版本虽不续保,但是保障年限有3年。如果今后出险,两项叠加的情况下,每月可申报的药物费用也相应增加了,这意味着王女士可以有经费来使用更优质的药品治疗。不过王女士也很在意用药目录,“我咨询过,如果产生有耐药性,医生给换了药,又不在用药目录内,那么就不能再享受这份保障。”

一位业内保险代理人表示,他们所代理的特药险,需要患者每月更新用药申请,同样,如果患者的药物清单更改后,有药品不在保障范围内,则无法继续享受免费用药服务。

还要提醒的是,目前这类产品都是一年期的产品,还可能面临“停售”的风险。此前,银保监会曾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一年及以下的互联网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时,应注意此类产品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

新闻推荐

惠州市疫情防控工作专家顾问组组长许岸高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 普通棉布口罩清洗消毒后可循环使用

关于口罩,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医用口罩紧缺情况下,普通市民如何科学安全循环使用口罩?如果非要出门,哪些场所可以不用戴口罩?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