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场“星期二艺术沙龙”荟萃中外艺术歌曲 乘歌畅游“诗与远方”

中山日报 2020-01-18 01:37

今年是“歌曲之王”舒伯特诞辰223周年。1月14日晚上,2020年的首场“星期二艺术沙龙”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以艺术歌曲向舒伯特致敬。来自中央歌剧院男声合唱组的青年音乐家们集歌曲导赏、声乐范唱、艺术分享、音乐互动为一体,带领观众步入“诗与远方”。

文/本报记者 廖薇

图/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歌王”“巅峰之作”挑战歌者与听众

《摇篮曲》《鳟鱼》《小夜曲》……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在其31年的短暂人生中共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其中有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他是世界音乐史上当之无愧的“歌曲之王”。也是因为舒伯特,短小精悍的艺术歌曲获得了与歌剧、交响乐、室内乐等并驾齐驱的音乐地位。当晚“星期二艺术沙龙”的上半场,艺术家们特意演绎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巅峰之作”《冬之旅》,为观众展现德奥艺术歌曲的精髓。

《冬之旅》创作于18世纪欧洲革命的前夕。置身动荡年代、身患重病的舒伯特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米勒同名诗歌的触动创作了这24首歌曲,讲述一个中年男子在爱人嫁作他人后伤心离去,在凄冷严冬绝望流浪的历程。歌曲中描写的风景既是流浪者眼中的景象,也折射出艺术家本人的真实心境。对歌唱家而言,这也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作品,钢琴伴奏与歌声的配合需要相当默契的“对话”。

来自中央歌剧院的四位男中音歌唱家伊朗、赵兴隆、帅奇、赵听在青年钢琴家许樱宝的伴奏下各自演绎了其中的三到四首作品。男中音浑厚温暖,最易扣动人们心弦,是诠释艺术歌曲的最佳声部。但这套歌曲往往需要男中音升调处理,同时他们还要克服德语发音的难关。伊朗说,《冬之旅》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要想唱出歌词意境,歌者不仅需要高超的演唱技巧,还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

赵听说,哪怕是在艺术歌曲的发源地欧洲,整场全套24首的《冬之旅》依然会给人“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检验着观众的审美水平,上演频率也不算高。这次他们从中选取了与国人审美习惯较为贴近、旋律性较强的十五首加以推荐。演唱顺序并没有完全按照套曲本来的编排,而是由中央歌剧院青年男高音刘雪峰担任主持,以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加以串联,导赏观众理解音乐中的“弦外之音”,让舒伯特的音乐形象更为生动。

舒伯特给我们的音乐启发

刘雪峰称,舒伯特生活的年代正是贝多芬创作的中晚期,此时贝多芬已负盛名,舒伯特则显得相对“小众”,当时这些艺术歌曲多在市民阶层的小型雅聚中上演,尚未得到当权者的赏识。 “舒伯特的作品对当时的听众来说十分超前,相当于周杰伦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

几位歌唱家表示,哪怕是在今天的中国,艺术歌曲也依然“小众”。尽管它是学院派歌唱家的必修课,但演出市场对这种不温不火的表演反应平淡,加之一般观众对外语歌曲容易产生理解隔阂。在很多人看来,演唱艺术歌曲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此,他们自觉更有必要通过像“星期二艺术沙龙”这样的艺术普及活动,为艺术歌曲培养听众。

“艺术歌曲对当下的中国音乐创作也有参考借鉴意义,事实上,在当代中国流行乐坛上,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辑、方文山的中国风歌曲,乃至当下符合现代审美的古风音乐,都是艺术歌曲的延伸。”刘雪峰说,“我们不需要大家都能听懂舒伯特的作品,但对此有所认知,加以借鉴,必然会使今天的音乐更为丰富。”赵兴隆也指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诸多结合点,优美的旋律当是雅俗共赏。

帅奇认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非常讲究歌者的咬字准确,“我始终认为不能为了更好的发声共鸣而牺牲歌词的清晰度,作为歌者,我们首先要将作品的内容传递给受众,而不是为了表面的悦耳。”

在演出的下半场,歌唱家们继续发挥男中音的魅力,演唱了多首经典的苏联歌曲,从《山楂树》到《喀秋莎》,引发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记者看到,现场不少年长的观众随之轻声和唱。

中国艺术歌曲为当晚的压轴曲目。主持人刘雪峰称,中国有着深厚的诗词文化土壤,为艺术歌曲提供文学养分。从1920年青主写出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艺术歌曲已在中国发展了近百年。其中,广东音乐人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青主本人就是广东惠阳县人,原名廖尚果。创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萧友梅则是广东中山人,值得中山人骄傲。”音乐家们希望,细腻而富有戏剧张力的艺术歌曲也能在中山找到越来越多的知音。

新闻推荐

16清华教授惠阳展书画地点:区图书馆 时间:持续至2月13日

惠州日报讯(记者黄尉宏通讯员陈丹娜)1月13日,“白云万顷——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在惠阳区图书馆开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