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条黑臭水体水变好岸景变靓惠城区将制订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管护方案,年内实现“长制久清”

惠州日报 2020-01-17 10:01

东江水从补水渠涌入,改善望江沥水质。

黑臭水体整治是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工作,也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惠城区共有12条河涌纳入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2019年以来,全区上下一心,全力打赢打好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记者日前从区住建局获悉,这12条黑臭水体整治主体工程已于2019年9月底前全部完工,并于12月底前全部达到初见成效的目标,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日前,记者前往被列入12条黑臭水体之一的望江沥、洛塘渠现场采访,实地感受到整治后发生的大变化。

据悉,接下来惠城区将制订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管护方案,推进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全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对大部分黑臭水体实施生态补水和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水质,确保全区12条黑臭水体在2020年底前通过“长制久清”评估。

望江沥水清岸绿,沿线建有3个景观节点公园

变化

补水渠处,从东江引过来的清澈河水哗哗地涌入;河岸边,新修的沿河栈道掩映在绿树红花中蜿蜒向前;沙湾忆趣公园为河畔增添了美丽景致,三三两两的居民在公园或沿河绿道上漫步休闲……这是记者日前在位于市区金石四路桥下的望江沥整治工程起点处看到的景象。

据介绍,望江沥位于惠城区江北片区,起于东江补水泵站,流经望江、下寮村等地,经望江排涝站流入东江。负责实施整治工程的市水务集团水投实业公司负责人介绍,望江沥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整治主河道长约5.5公里,新建1.65公里长的补水管渠和1座补水泵站;沿河新建截污管道7.9公里;新建绿道9.8公里、桥梁7座,建设3个景观节点公园,景观绿化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望江沥整治工程于2019年初完工移交管养,目前基本实现了“河畅、路通,水清、岸绿,人悦、景美”的综合成效。

“你们看,这里就是东江水和望江沥的汇合点。我们在东江边建了补水泵站,一路修建补水管渠,把水从东江引过来,并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道自净能力。有了活水注入,再加上完善两岸截污管道,望江沥的水质明显改善,现在已从劣五类变为五类水,黑臭水体已成为历史。”该负责人说,经过整治后,金石四路至望江沥排涝站河道畅通、水体流动性增强,河道防洪排涝标准也提高到20年一遇。除了水质的改善,原来河道沿岸“脏、乱、差”的现象也不复存在。在综合整治中,沿线及周边共建设景观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沿河栈道、亲水平台、绿道桥梁、停车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市民可以游憩其中,尽情享受城市“慢生活”。如今,沿途风景优美的望江沥已成为居民散步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洛塘渠已消除黑臭现象,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洛塘渠以前是黑臭水体,经过这里都闻得到很大臭味,水黑得跟墨汁一样。现在看起来比较舒服,水也不臭了。”说起洛塘渠整治前后的变化,区农水局建管中心主任杨卓赟深有体会。记者日前在水口街道洛塘渠综合整治现场看到,岸边仍在围蔽施工建设景观工程等,经过整治后河涌水体虽然仍然浑浊,但确实不黑不臭了。

杨卓赟介绍,洛塘渠位于水口街道大湖溪片区,经新开河流入东江。其综合整治工程由区农水局建管中心负责实施,整治内容包括河道水利、水质改善、沿河交通、景观美化4个部分。工程治理河道总长11.49公里,沿河铺设截污管道18公里,沿河机动车道路6公里,人行道7.3公里,景观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为提高洛塘渠水体流动性,上游在东江边新民排涝站处新建了水闸和补水泵站各1座。目前补水泵站设备运行正常,从2019年12月22日下午开始进行河道补水,洛塘渠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已消除了黑臭。

据悉,洛塘渠沿线已整治排污口110个,参建单位正组织人员在河道补水期间对沿线排口运行情况进行巡查,以检验排口整治效果。目前洛塘渠水质经抽样检测,已满足黑臭水体整治要求,达到初见成效的目标。此外,污水提升泵站主体工程已经完成,1月5日开始向马安污水处理厂泵送污水,目前泵送流量约为1000立方米/小时,大大减轻了第四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接下来我们将督促施工单位加紧完善收尾工作,尽快完成工程验收。同时与施工单位、水口街道办一起加强巡查,保持河道清洁,着重巡查各排口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杨卓赟说。

措施

高位推动黑臭水体整治,各级各部门齐发力

惠城区纳入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的12条河涌分别是望江沥、陈塘河、莲塘沥、大湖溪沥、新民排渠、洛塘渠、木沥河、高窟沥、梅湖沥、沙墩头沥、冷水坑水、河桥水。

近年来尤其是2019年以来,惠城区高位推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区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汇报或开展现场督查,区分管领导将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头,时间明确到节点,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为加强统筹,惠城区成立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统筹推进全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每条黑臭水体的区级河长挂点督办,定期巡河,协调解决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全区大部分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于2019年5月动工,时间紧任务重,为此,各施工单位制订工期倒排计划,加班加点赶进度,于去年9月底按时完成了12条黑臭水体整治主体工程。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区住建局安排质监安监人员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及时督导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进行整改,严格把好质量安全关。

为打好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惠城区制订了《惠城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计划》《惠城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惠城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强化各部门职责分工,共同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如,市生态环境局惠城分局加强黑臭水体流域周边工业企业巡查监管,2019年以来,出动巡查执法人员3387人次,检查企业763家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0份,同时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区农水局加强农业污染源整治,指导农业种植户、蔬菜种植基地绿色种植,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减少流失量,提高利用率;区城管执法局加强水体及岸线垃圾清理,共清理黑臭水体两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河面垃圾约11343.32吨;区畜牧局全面开展非法养殖场清理,共清理黑臭水体流域非法养殖场247户,清理生猪23430头、家禽342460只;区财政局强化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资金保障,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整治工程资金投入到位;各有关镇(街)充分落实属地责任,完成征地拆迁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确保无障碍施工。

成效

共建成截污管网303公里,整治排污口369个

治水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记者从区住建局了解到,在资金投入方面,市政府共投入约17.48亿元主要用于望江沥、陈塘河、莲塘沥、大湖溪沥下游、冷水坑水、河桥水等6条黑臭水体整治;区政府投入约11.88亿元主要用于望江沥、陈塘河、莲塘沥、大湖溪沥上游、新民排渠、洛塘渠、木沥河、高窟沥、梅湖沥、沙墩头沥等10条黑臭水体整治。在黑臭水体整治施工期间,共投入人员950人、各类机械220台,分布在74个工作面开展工程建设。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治水工作决心之坚、力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截至目前,12条黑臭水体共建成截污管网约303.3公里,河道清淤约88.82公里,整治排污口369个。河涌已消除黑臭,水质明显改善,沿岸景观焕然一新。

推进

实施生态补水

生态修复方案

区住建局总工程师胡继承介绍,黑臭水体整治大概需要3个阶段:主体工程完工,通过评估达到初见成效,目前这一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完成初见成效后,接下来开始进行连续6个月的水质监测,巩固整治效果;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补水活水、促进雨污分离、进一步落实河长制等措施,在今年底前达到“长制久清”的目标。

虽然12条黑臭水体整治已初见成效,但要实现水质稳定达标,仍任重道远。

据悉,目前惠城区仍大量存在市政管网雨污未分流的情况,管道私接、混接、破损、堵塞现象严重,造成排水混乱,污水混入雨水管排放污染河涌。此外,长效管护机制尚未健全。由于目前惠州市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部分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运营维护主体尚未明确,相关管护方案尚未制定。另外,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社会参与度相对偏低,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及岸线的日常保洁机制也还需不断完善。

为确保全区12条黑臭水体在今年底前通过“长制久清”评估,惠城区目前正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成效,推进治水工作。

据介绍,该区将制订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管护方案,落实管护费用,确保已建成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正常发挥作用。协调市有关部门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进度,提升全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让截污管网切实发挥作用。同时,配合市住建局开展建成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全面推进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等工作。对大部分黑臭水体制订并组织实施生态补水和生态修复方案,进一步改善水质。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清理沿岸垃圾和河面漂浮物。继续加大对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面源污染的整治和执法力度,防止出现反弹。通过多措并举,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内保质保量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谢菁菁 香金群 通讯员周文媚 钟鹏宇

新闻推荐

省人大代表集中关注“深莞惠一体化城际交通网络”建议用超前思维规划 打通三市体制机制壁垒

2019年12月8日,试运行的CRH6型城际动车组开出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福海西站。南都记者赵炎雄摄1月13日,广东省人大代表王海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