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有助戒烟?错!

东江时报 2020-01-16 08:31

日前,一名青少年“偶像”在公众场所吸烟引发了全网极大的关注,烟民的低龄化、烟瘾难戒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聚焦了当前青少年控烟存在的主要问题。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烟草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中,更是加强了对烟草烟雾尤其是对电子烟危害的宣传教育,“不将电子烟作为戒烟方法进行宣传推广,倡导青少年远离电子烟”。电子烟真的能戒烟吗?恰恰相反。

电子烟对健康和空气污染危害大

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彭军指出,电子烟是一种通过加热特制溶液产生气雾供使用者吸用的产品,使用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通常含有有毒物质和污染物,可以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变,所以电子烟并不安全。而且研究表明,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其中包括颗粒物质(包括细颗粒和超细颗粒)、1,2-丙二醇、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和尼古丁,并非像很多营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水蒸气”而已。

据了解,一般电子烟的烟油中含有水、丙二醇、尼古丁、香料等成分,尼古丁具有高毒和高成瘾性,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不良影响,更可能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一些厂商产品参差不齐,生产出来的劣质电子烟对身体害处更大。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中也指出,电子烟存在较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部分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电子烟并不能帮助戒烟

对于某些宣传所称的“电子烟可以戒烟”一说,彭军表示,早于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便正式宣布电子烟不是合理的戒烟手段,并禁止在包装和宣传中使用“WHO认为电子烟是安全的”等类似标语。英、法、德三国均禁止向18岁以下青少年销售电子烟;日本从2010年开始全面禁止使用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世卫组织建议所有禁烟的公共场所,应该也同时禁止电子烟的使用。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戒烟呢?首先,必须具有主动要求戒烟的决心和意志,并制定一个可行的戒烟计划。“一般21天就可养成一个习惯,加上把吸入体内的尼古丁排泄出来大约也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所以,把戒烟计划延长到2~3周的时间是最理想的。”彭军说道,然后可以在烟瘾发作时尝试多饮水、吃零食,多喝水能够促进尼古丁和其它烟草毒素的代谢,减轻对尼古丁的依赖,同时减少烟毒对身体的危害。在戒烟的过程中可以备一些喜欢吃的小零食,有烟瘾时以吃零食代替抽烟。最后,要时刻提醒自己远离抽烟的环境,避开吸烟者的诱惑,比如吃完饭后立即离开饭桌,到外面去散步等。

戒烟可到戒烟门诊接受治疗

2010年,市中心人民医院在设立戒烟专科的基础上,开设了戒烟门诊,由专科医生定期坐诊。同时设立了戒烟热线,为戒烟者提供24小时的戒烟咨询服务。戒烟门诊设立后,医院同步在微信、官网、门诊、病区开展了戒烟志愿者公开招募活动,由医院为志愿者提供免费的相关体检套餐,鼓励更多吸烟市民主动前来戒烟。

在对门诊和病区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询问患者吸烟史,发现有吸烟患者,要进行戒烟干预,评价戒烟意愿,并劝导病人到戒烟门诊接受戒烟治疗。此外,医院还建立了戒烟技术和心理支持小组,为自愿戒烟的本院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及提供戒烟药物,消除戒断恐惧,提供防止复吸的技术指导。

文/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黄婷

新闻推荐

惠州市两文学作品入选 广东扶持项目

惠州日报讯(记者宫晓磊)1月11日上午,惠州市作家协会召开年会,市文联相关负责人、来自全市各县区的作协会员以及文学爱好者等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