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大代表围绕奋力推动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迈上新台阶建言献策 牵头组建广东石化联盟
“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想法要不得,要克服比拼要素资源唯一的思维”“要引入一批高水平、有竞争力的项目到惠州来,要突破原有抓项目的思维,抓项目的视野要扩大”“建议加强基层卫生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供给能力”……在昨日的市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报告,就惠州市相关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为奋力推动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迈上新台阶建真言、献良策。
关键词 项目建设 利用大亚湾石化园区 推动组建“联盟”
如何加快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要加大对工业投资项目、工业技改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要加大全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提高招商选资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履约率。”市人大代表林惠群建议,扩大高质量投资、精准投资、有效投资,特别要把握好政策推进的力度、节奏和重点,精细化、综合性衡量投入和效益,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突出投资重点。同时,还要扩大高质量消费和扩大高质量进出口。
市人大代表梁浩建议惠州市牵头组建广东石化联盟,他列举国内外石化行业联盟先进经验案例阐述联盟的重要性。他介绍,化工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成为产业集群,欧洲超级化工产业集群由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化工园区、荷兰鹿特丹港化工园区、德国勒沃库森化工园区与德国路德维希港化工园区四个化工园区组成联盟,其核心合作组织为欧洲石化协会,通过港口、莱茵河和数百公里长的管道连接。在国内,上海石化园区为了协调生产要素、实现园区联合发展,去年牵头把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的16个重点化工园区组成长三角化工园区联盟。
“广东省的石化园区是否也可组建石化联盟?大亚湾石化园区可借助显著优势推动联盟的组建形成。”梁浩建议,大亚湾石化区作为优质园区,有义务带动省内其他石化园区实现共同发展,也通过组建联盟解决大亚湾石化区土地不足问题,开发联盟的“飞地”园区。
市人大代表、仲恺高新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莉兰认为,提升仲恺的城市实力和产业基础,要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打造千亿级园区。同时,提高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水平,提高招商选资门槛。
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市人大代表冯小亮建议,博罗应该在工业项目方面寻找一个新的增长极。例如在园洲镇,可以依托欣旺达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项目,鼓励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助力博罗发展。
关键词 卫生医疗
要解决医疗人才严重短缺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健康惠州。“最近一段时间,惠东县医疗卫生单位的几个院长主动找上门,希望县人大对基层公立医院运作情况搞一次调研,来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因此也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市人大代表、惠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月云介绍,惠东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人才方面遇到的问题非常严峻,如果现在还不重视,几年之后,惠东医院就“有庙没和尚了”。
“骨干医生要离开,院长觉得心力憔悴。”林月云建议市里对医疗卫生人才情况进行调查,制定一些惠及基层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人才政策,建议出台面向基层医疗单位的相关人才政策。同时制定对基层公立医院的人才支援政策,例如医联体、医共体,让市一级医院的医疗人才下沉,去支援基层公立医院,加大支持力度。
来自卫生健康系统的市人大代表陈国强认为,建设医疗高地与强化基层同样重要,乡镇卫生院是区域医疗体系最基础单元,但目前很多在设备、医疗人才方面都十分薄弱,群众不满意。
据省卫健委发布的2018~2019年上半年广东常住居民市域住院率统计数据,惠州的市域住院率仅90.8%,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居第15名,与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95%还有一定距离,3个县的住院率也较低,需要政府层面高度关注。陈国强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市政府加强关注乡镇卫生院及广大村医的困境问题,加强硬件设备供给、医疗人才队伍培育和引才、留才,从而提升基层医疗供给能力,满足病患就近看病、看好病的需求。二是建议惠州本地院校,包括惠州学院、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临床医学类专业,大力培育本地医疗人才,解决医疗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付艳云称小孩子看病会遇到就医紧张的情况,她呼吁在解决看病难问题时,要重视一下儿童医院的建设。
关键词 教育发展
“宁可借款也要办学校
搞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各学段学位供给,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市人大代表余丽敏认为当前学前教育学位紧缺有所缓解,但高中学位还要扩容促优。她建议教育部门要统筹招生,要求本地民办学校招收本土学生率达80%以上,推动民办学校高中招生扩容促优。
“宁可借款也要办学校搞教育。办好杨侨中学、石湾中学两个高中。希望市里多派优秀老师去支教。”市人大代表、博罗县委书记陈国煌介绍,博罗当前正在探索教育方面的改革,其中一项是提高教师绩效工资。另一项是通过组建教联体方式,成立教育集团办好学校。
陈国煌介绍,针对“博东博西”片区教育薄弱问题,将利用博罗中学的师资力量,通过组建教联体方式,成立教育集团,办好杨侨中学和石湾中学。目前,博罗中学石湾中学教育联合体已正式揭牌,不少博罗中学的名师到石湾中学任教,将促进博罗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优质化的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惠及更广大学子。接下来,杨侨中学也将用5年时间进行全面改造,打造一个占地20多万平方米的优质学校。
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何玉兰建议,博罗通过组建教联体方式办学需要把配套机制完善好,鼓励更多学生和老师去杨侨中学和石湾中学。同时,发挥离退休老师优势,与长者银龄计划结合,把这些名师返聘到新建学校中,提升教育质量,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就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吸引优秀人才进入
村干部队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涉及三农问题,千头万绪,做好不易。”市人大代表甘小杰认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改革村干部选拔制度。目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人才缺乏,建议设定一定条件招聘有能力、高素质、有激情的年轻人到乡村基层当一二把手;二是乡村振兴面临着资金问题,不能光想着依赖国家、省市扶持资金,这导致很多乡村缺乏“造血”功能,乡村必须结合土地空间规划和点状供地、拆旧复垦政策发展产业、引进项目,可以把拆旧复垦指标落实到农村,给乡村留下建设用地,用于导入产业,让乡村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谈到乡村振兴,市人大代表李小瑜认为人才的问题是首要问题。“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惠州选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暂时缓解了村干部队伍后备力量不足、素质不高、优秀人才不愿回乡的困境,但长期来看,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尤为关键。”李小瑜建议,要结合村干部队伍建设、乡村规划、乡贤文化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建设等方面,继续完善、统一出台吸引人才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综合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是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重点工作。”市人大代表张作道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出建议,要尊重每个村庄实际情况,编制适合本村的规划,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就地开展村庄整治,保存一些有特色的古屋,留住乡愁。同时,村庄的发展要突出村居特色、传统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坚持整治与管理两手抓,巩固整治成果。特别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发挥驻村干部、村党员的作用,深入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所急所盼,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宣传和解释好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争取村民的广泛支持和主动参与,还要发挥一些乡贤的作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编织起一张“平安网”
据悉,当前全市1270个村(居)已经派驻警力1658人。市人大代表徐冠添说,“一村(居)一警”打通了联系服务农村社区群众“最后一公里”,但不少村庄存在警力和装备不足问题,建议市里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强化装备和经费保障,配置“一村(居)一警”警务工作站,配全必需的交通车辆、防护器材、信息采集设备、执法记录仪等装备,进一步促进惠州市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
“打造平安村居,可通过"天眼"全覆盖的方式,编织起一张"平安网"。”市人大代表卢友根建议,各村庄可以通过村民自筹自建的形式,在各村街头巷尾、主要进出通道安装摄像头,这样不仅成本低,还可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监控范围无死角、防范打击有实效的目标,守护一方平安。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龚妍 邱若蓉 张斐 杨熠 刘豪伟 冯丽均 刘建威
新闻推荐
创佳绩惠百姓 辅助生殖技术助患者“好孕” 市第二妇幼保健院首例试管婴儿平安诞生
市第二妇幼保健院首例试管婴儿近日平安诞生。粉嫩通透的皮肤,柔软浓密的头发,匀称的呼吸,一对可爱的宝宝,安静地躺在妈妈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