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频共振激情燃烧活力无限 以奋斗姿态投身建设一流城市
过去一年,惠州市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凝聚共识;
过去一年,容错免责激励机制效应不断放大,深入推进干部队伍不担当、不作为等“为官不为”问题整治;
过去一年,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大放异彩……
如今,全市上下的精气神更足了,信心坚定、激情澎湃,干事创业更加斗志昂扬。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打破习惯思维、传统观念,创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焕发无穷活力,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征程中跨步前行。
以主题教育的扎实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去年7月至11月,按照市委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报业、广电两大传媒集团协同实施了“牢记使命 竞逐一流”高质量发展县区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切入,深度梳理、检视各县区发展存在的症结和问题,为县区高质量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问出了要害,策出了良方。”不少干部纷纷表示,县区行调研采访活动让他们思想受到强烈震动,必须快起来、干起来、实起来。
县区行调研采访活动是惠州市宣传部门践行“四力”的创新实践,也是惠州市主题教育的自选动作、创新动作。
自去年9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惠州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以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促使党员干部形成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敢于作为的良好风气,全市党员干部队伍焕发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干劲。
特别是惠州市还结合调查研究和问题检视,持续深入查找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把当下立查立改与长远系统整改结合起来,以扎实成效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
针对群众“最急”的,尤其是脱贫攻坚、办事创业等当下“最急”的事项,惠州市各级各部门坚持马上就办、改准改实,让群众感受到“秒批”的速度、服务的温度。
围绕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全市148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扎根脱贫攻坚一线,选优配强9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任第一书记,采取“千企帮千村”就业帮扶、“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扶贫、危房改造等举措,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等民生问题。
聚焦群众办事“马上办”的迫切需求,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政务事项“掌上办”,把更多政务服务由“5×8”小时变为“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实现“政务不打烊、群众少跑腿”。
创新惠企机制,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每月固定由市领导带头,企业“问诊”,政府“开方”,可以现场办理的问题立即交办解决,打破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截至目前,有效解决了全市各类企业近600宗“疑难杂症”。
聚焦群众对一流生活品质的新期盼,谋划教育、交通、生态等“打基础、利长远”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博罗县针对农村音体美教师缺额率达68.3%的现状,县财政去年新增投入近2000万元,选聘260名专业老师充实到村小学,开展巡回教学,让孩子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惠民举措,浓缩成沉甸甸的“民心”二字,也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
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N+X”绩效考核机制
去年6~7月,惠州市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公开招聘100名乡镇(街道)公益一类事业编制人员,打破基层干部成长“天花板”。经过层层筛选,有7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为事业编制人员。
惠州市坚持把主题教育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针对检视问题中发现的村(社区)“头雁”队伍结构老化、能力偏低、动力不足、后继乏人等问题,创新开展“四个一百”,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解决“头雁”工程实际难题。
着眼2021年村级换届提前谋篇布局,惠州市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并通过“内挂村、上挂镇”的方式进行跟踪培养。这一激励举措吸引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创业成功人士等优秀人才参与,去年全市共有280多人成为村(社区)党组织储备人选。
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积极性不高、担当作为不够、工作动力不足问题,惠州市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探索建立“N+X”绩效考核机制,县镇结合实际明确X个自选指标,考准考实、分类管理村(社区)党组织,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整顿工作挂钩。对“头雁”作用发挥好、工作成效突出的100个村(社区)党组织,按照每村(社区)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发放绩效奖励,切实形成担当作为的正向激励。
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得到提拔重用,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为乡镇(街道)公益一类事业编制人员,在惠州市也形成常态化机制,形成“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动力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制定容错纠错制度
惠州市在去年强力推进《惠州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暂行)》落地见效,彰显实干实绩导向、鼓励干部一线作为、大力选拔年轻干部、强化考核评价奖励、推动落实容错纠错、全面推进放权松绑、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满怀热情关爱干部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满怀激情地投身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尤其注重实践实干实效,用好各种类型、各年龄段干部。对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优秀干部,及时提拔重用;对任现职级时间较长、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式干部,适时提拔使用;对工作干劲不足、人岗不相适的干部,抓紧调整交流;对作风不严不实,不担当、不作为及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果断采取调离、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方式,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组织调整,形成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机制。
惠州市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容错纠错制度,建立“前置核查”机制,实行“一事一核”,把握宽严相济尺度。对给予容错免责的干部,不影响其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的正面评定,不影响其在单位和个人各项考核评比中的考评结果,不影响其在班子和个人年度考核中的考核结果,不影响其提拔任用。
为了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惠州市修订完善了县(区)党政正职、市直部门正职考核评价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按规定核发绩效奖金,分档次拉开绩效奖金级差,体现奖优罚劣。
为全面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惠州市全面推进放权松绑,制定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尽可能把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对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督察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
文明教育阵地成乡村振兴“加油站”
“中国梦·乡村美”惠州市乡村男子篮球联赛目前顺利推进。男子篮球联赛自去年9月23日启动以来,历时近4个月,比赛逾2000场次,参加运动员6990人,观众近40万人次。
惠州市各县(区)将篮球联赛作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增进村与村之间友谊的工作来抓,动员各乡镇、各村委会投入联赛,争取企业、乡贤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比赛中迸发出的文明火花,以及干部群众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激情,转化为培育基层文化、践行乡村文明、增进村民友谊的强劲动力,共推基层各项事业发展。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篮球联赛的“蝴蝶效应”也被充分释放,带动更多新形式、新载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各村如火如荼开展,在净化村风民风、推动文明发展等方面掀起新浪潮,凝聚文明发展的强大向心力,带动大家创造文明、共享文明。
惠城区汝湖镇村头村有一个“榕树讲堂”,之所以取名“榕树”,是因为村里的榕树姿态万千,每一棵都枝叶茂盛。“榕树讲堂”可不是教村民种榕树的,而是将党的政策传播到群众中。
无独有偶,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四大站点,连点成线拓片,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至村民聚集的场所。
这些文明教育阵地成为聚人气、提心气、淳风气、树正气的乡村振兴“加油站”。村头村党支部积极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以“六传六习”为抓手打造“和美村头”,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村头村全力“讲好每一句话”,设立“榕树讲堂”,由支部委员担任宣讲员,及时将党的政策传播到群众中。全力“做好每一件事”: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全村实施“门前三包责任制”,以有形的抓手“传文化、习新风”,实行月评、季报、年奖的制度,即每月评星,每季度公开最佳庭院,每年开展一次公开奖励活动。同时,推行党员之家挂牌制度,让每位党员成为一面旗帜。全力“服务每一个人”:鼓励党员干部通过包干结对,主动收集群众意见,积极向村党支部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落实“传道德、习品行”。
霞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文明实践站大楼——文明实践广场——学雷锋志愿服务驿站——文明实践云广播室”四个部分组成。该村通过四大站点,连点成线拓片,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至村民聚集的场所,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聚人气、提心气、淳风气、树正气的乡村振兴“加油站”。
霞角村大力发展篮球队、舞狮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及公益培训,包括青少年硬笔书法、广场舞排练,搭建乡村百姓欢乐舞台。霞角村通过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信仰树立起来、生活充实起来、精神快乐起来,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文化魂”。村民常态化、多样化开展文化活动,不仅活跃了文化氛围,增强了凝聚力,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精气神。作为省级古村落,霞角村把十三家祠堂、大福地客家围屋、水尾仔客家围屋、乌洋客家福围屋、中心屋客家围屋等纳入规划,突出古村落文化元素,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像村头村、霞角村这样的特色文化乡村在惠州市不胜枚举,在滋养着人们心灵的同时,也激发起大家的爱国激情,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付巨晗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付巨晗
短评
焕发奋斗激情共创竞逐一流新局面
争当新时代先锋,争夺赛场冠军……主题教育活动和体育活动赛场,一个“争”字展示了新时代惠州人的精神气质,激荡出500万岭东雄郡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催动竞逐一流的铿锵步伐。以坚定信仰和豪迈情怀在高质量发展之路“高唱我歌”,竞逐一流的新局面更具想象力。
具有激情和活力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处于“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中的惠州,尤需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带领广大群众奋勇争先,在全市上下凝聚起决胜伟大事业的精神意志。惠州市近期开展的主题教育和乡村篮球赛等活动,凝心聚力、提振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深化改革的胆气和锐气,为竞逐一流营造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丰富基层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基层群众的创造力,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让我们焕发奋斗激情,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奋力开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新局面。(凌保康)
新闻推荐
惠州大亚湾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惠公易土大亚湾〔2020〕第001号
根据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79号《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