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颜值+现代旅游内涵,惠城乡村游呈现新气象新特点新趋势 打造至少10条乡村游精品线路惠城乡村振兴进行时

惠州日报 2019-12-24 08:58

一杯茶清香迂回,撩起游生态茶园的欲望;冬日暖阳,山里头农场觅农趣;千年古渡口,登岸即是花田秋千,美不胜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惠城乡村游和休闲游,不仅有青山绿水的颜值,更有现代旅游的内涵,呈现出新气象、新特点、新趋势。

记者获悉,在该区“3+2”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下,该区将推进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覆盖,打造10条或以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打造A级乡村旅游景区。

◆农旅产业蜕变

东道羽茶里王国

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乡村休闲综合体

谁曾想到,靠近市中心就有个芬芳乌龙茶园。从去年开始,龙丰街道共联村东道羽茶里王国逐渐升级蜕变:把一座座传统的茶山,通过软硬件完善,打造成为集茶叶种植、精深加工、科技服务及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休闲综合体。

东道羽茶里王国行政总监林志成告诉记者,11年前,项目负责人认为共联村气候和土壤与福建安溪接近,试种30亩安溪铁观音。“无心插柳”却种成一片葱郁茶园,泡出一杯杯醇香好茶。

发展至今,园区面积达1200亩,其中茶园面积600亩,年采收鲜茶86吨,加工成茶叶17吨,2018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园区包含户外综合休闲大草地、茶学空间、农旅观光茶田、茶主题餐厅、茶叶种植及加工工厂、帐篷民宿、茶科普长廊、创意手工坊等。

去年,东道羽茶里王国更是投入8000万元,依托生态农业,全面布局教育、农旅、餐饮、民宿,成功申报市级农业公园,成为惠州市首批农业公园之一。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创收2500万元。

“我们不满足于做传统的产茶茶园。生态茶园游有广阔的发展天地。”林志成说,东道羽茶里王国注重产业升级,全方位挖掘茶文化、开拓茶产品,比如开展智慧认种茶树、茶叶酿酒等尝试,致力于打造以茶为依托的集现代化农旅观光、茶学文化、休闲娱乐、研学体验教育及拓展于一体的综合体。

计划

打造乡村旅游连片开发产业带

依托绿水青山、滨海、田园风光、南粤古驿道、文物古迹、红色革命遗址、岭南特色乡土文化等独特的优势资源,惠城区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上,惠城区有着“一盘棋”的部署:该区将推进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覆盖,打造10条或以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展省文化旅游特色村创建,引导乡村景区化建设、集聚化发展、标准化管理、网络化营销,营造乡村旅居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惠城区将打造一批资源驱动型、景区带动型、交通辐射型、资本打造型、文化创意型等不同模式的乡村旅游连片开发产业带。依托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打造A级乡村旅游景区。

此外,做好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四变”工程,重点抓好惠州历史文化游径、南粤古驿道、民宿产业等文旅融合的新载体建设。

◆农旅消费升级

紫溪半岛观光景区

“创意+休闲”带动周边村庄发展

去年,在三栋镇官桥村,诞生了全省春游踏青冠军——紫溪半岛观光景区。从3月份起,每天都有大量的旅游巴士抵达岛上观光,接待了来自广州、佛山、珠海、深圳、东莞、江门等地超过300个外地旅行团,最多的一天有60辆外地旅游观光巴士抵达紫溪半岛,带旺了惠州南部新城人气,创造了惠州市春游踏青旅游人数的又一高峰。

一个普通的乡村景区凭借什么刺激和拉动旅游消费呢?“"创意+休闲"的乡村游新模式、新业态,正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元素。”紫溪半岛观光景区负责人刘惠恒说,比如岛上有11块连片的西藏格桑花海,常年种植近2000多万棵西藏格桑花,连着敖包和经幡,成为网红旅游打卡点。再比如,秋千王国项目里,设有各类新奇好玩的秋千,独创的4人旋转秋千、海盗船6人秋千、超级大树秋千、花田秋千、太空球秋千、花田吊床秋千、滑索秋千等等,是全省最多秋千的景区。

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正是乡村游的“生财之道”。据了解,紫溪半岛每年接待超过10万人入岛观光旅游,带动游客到周边村庄消费近千万元。

计划

全面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在推进乡村游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惠城区坚持以全域旅游的视野来谋划产业发展。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抓手,带动乡村旅游综合环境进一步优化。

具体来讲,该区将全面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文化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驿站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南粤古驿道、“四好”农村路建设串联乡村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等。加强旅游厕所革命建设,将“厕所革命”作为助力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此外,遍地开花的乡村民宿也将开始探索品牌打造、等级评定之路。惠城区将按照“量质并举、合理布局、集聚发展、富有特色”的总体思路,充分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培育乡村精品民宿。积极推行区域民宿品牌运营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推介的民宿品牌,加强区域民宿品牌形象整体营销。引导民宿投资和建设发展,探索对民宿、农家乐等项目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范管理,按照国家标准对该区旅游民宿开展质量等级评定。

山里头农场 “晒秋节”+非遗项目 展演让游客叫好

◆农旅文化提炼

今秋,全城最热闹的农旅文化盛典当属“晒秋节”。惠城区山里头农场作为惠州市第一个举办“晒秋节”的地方,自2017年11月举办首届“晒秋节”以来,浓墨重彩的秋收民俗文化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活动现场,绣成图案的辣椒、挂满竹竿的玉米、垒堆成山的南瓜,还有种类丰富的五谷作物整整齐齐地摆在屋顶上、阳台上、空地上……返璞归真的农耕文化,包装成“晒秋”“戏秋”“啃秋”“闹秋”“拍秋”“写秋”“画秋”“抖秋”“丰收集市”等9个生动有趣环节,每年都吸引过万游客涌进景区。

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的李家拳表演煞是好看;锣鼓声声响,三栋狮子舞表演将现场氛围瞬间“炒热”;酒香扑鼻,惠州糯米酒展示东江纯酿醉西湖……今年的“晒秋节”,惠城区还首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展演月活动,这也是实现传统文化与民俗旅游有机融合的创新性发展。“没想到自己家门口的非遗展演这么精彩,民俗文化真的特别有张力和生命力。”市民高妙丽点赞非遗项目演出。

据悉,惠城区已公布的各级非遗项目达15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39人。其中,小金口麒麟舞走出国门,登上了俄罗斯国际大舞台,龙形拳、李家拳等纷纷走进校园,将传统武术融入国民教育。

计划

建设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方面,惠城区将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导新乡贤、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把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乡情乡愁;进一步挖掘乡村非遗资源,广泛开展非遗进乡村活动,加大乡村地区非遗宣传,加强乡村非遗传承人培养,推动具有广大特色的非遗工作站建设。

同时,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提升工程,试点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积极开发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龙舟、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乡村+演艺”“乡村+节庆”等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创新创业,开展创意下乡活动,建设人文、休闲乡村,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节庆品牌。

加强农村旅游商品和文创纪念品开发销售。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及高值化利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文创纪念品转化。推进农产品电商+旅游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物流及电商示范试点,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类产业。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香金群 彭红霞 通讯员周文媚

新闻推荐

古塘坳立交全面贯通 “南出口”交通大减压

扫码观看视频图片“古塘坳立交开通后,我们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连日来,不少市民发现,仲恺大道、三环南路、金榜路的互通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