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芝龙与分水关说起

潮州日报 2019-12-22 10:47

□陈科庭

郑芝龙生于明万历甲辰年(1604年),原名一官,福建省南安石井人。明朝末年,海上商贸巨贾,海上强大武装力量首领,击败西方侵略者海上势力,建立台湾基地。

先祖于东晋永嘉之乱避难南迁入闽,在福建开基创业。郑芝龙父名士表,二弟芝虎、三弟芝豹、四弟之彪,皆为海上武装商贸力量。

郑芝龙17岁时,因家贫,偕其弟赴香山澳(澳门)依舅父黄程谋生。到过马尼拉学会西塔语和葡萄牙语,受影响参加天主教洗礼,取名贾斯帕,另名尼古拉。

黄程营商置舶,兴贩东洋,遣其附日本平户华侨李旦之舶押一批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物,从香山澳放洋,远赴日本,侨居长崎。初为舅父做生意,后依附李旦,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海商李旦义子。李旦资本雄厚,拥有一支舶队,请他到越南做生意获大利。不数年成为巨富。并来往中国日本,成为居日侨领。还学会剑术。

郑芝龙以侨领身份晋谒己退隐的日本前幕府将军德川秀忠于骏府献药品,被招待长崎宾馆。后受幕府召见,日本人视他为光荣显赫人物,地方豪贵常从交游。因他悉海外事情,又善外交,常出入于日本商业中心海上商船聚集之地的平户潘,受到当地诸侯松潘氏优遇,赐宅地建新居,并介绍平户潘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

田川昱皇即翁昱皇,是中国迁平户的侨民,一说是泉州驻日本的海商。郑芝龙与田川氏婚后于天启四年(1624年)产下长子郑成功(一名郑森),田川氏系正室,还有侧室林、史、蔡、曾、蔡诸氏。

李旦死后,他在台湾的产业都赠给郑芝龙。郑芝龙自立门户。天启六至七年(1626—1627年),闽南旱灾严重,他在泉州招集数万饥民到台湾垦殖。1627年郑芝龙己有船700艘,明朝实行海禁,视其为非法,更诬其为海盗,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联手打击郑芝龙,但都被他打败。海上民间力量壮大,多次打败明官兵的围剿,引起朝廷恐惧,只好进行绥抚。天启七年(1627年)明廷起用曾任泉州知府的蔡善继为巡海道,招抚郑芝龙。芝虎、芝豹等见其意不善便即鼓动郑芝龙,随即离去,继续称雄海上。荷兰殖民者船只一在海上露面便遭郑芝龙集团截获。当年驻台荷军与郑军在海上战争,荷军大败。

崇祯元年(1628年),闽南又遭大旱,郑芝龙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每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大规模组织移民第一人。郑芝龙以“剪除夷冦,剿平诸盗”为己任,于当年九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此时郑芝龙己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官至总兵。

崇祯三年(1630年),郑芝龙在晋江安海建筑豪宅,占地138亩,结构规模为歇山虎式五开间十三架双火巷五进院落。有亭台楼阁花园、池塘、佳木、奇花、异草,永历九年(1655年)毁家复明,自焚宅第。

崇祯六年(1633年)郑芝龙于福建沿海金门海战中,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船队,从此声威更震,通贩洋货皆用郑氏旗号,八闽以郑氏为长城。至此郑氏通商范围广及东泽、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暹罗,估计兵员有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诸族、非洲黑人等,兵力多达二十万,有大小船只三千艘。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弘光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抗清军务。1645年郑芝龙、郑芝彪兄弟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封为南安侯。隆武一年崩溃。

1644年,清军占领南京,建立清王朝。郑芝龙自认不敌,心灰意冷。六月,清军分两路进攻仙霞关和分水关,直逼福建。九月清军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占领福州,招抚郑芝龙,许以闽粤总督,被执往北京。

郑成功劝止郑芝龙未果,遂至孔庙哭庙说:“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自当为父报仇。”后率部出海反清。郑芝龙后被杀于永历十五年(1661年)。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与张恒言合兵,从长江口进兵,攻打南京失利,后在南澳招集义军四千,合兵十数万,于永历十五年(1661年),攻打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总督揆一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闽粤交界之诏安分水关是汕漳公路的咽喉,早在明代洪武年(1398年)间漳潮巡检司就在山上建筑石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诏安知县李尚理和龙溪知县林松建立“闽粤之交坊”石牌楼。天启年间(1621—1627年),诏安知县周立扩建关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诏安知县扬庆容又扩建石门关,并在关门上题署“漳南第一关”。关城依山势取土围之,并修筑炮台一座。明代崇祯年间(1633年)前后所建之关,为花岗岩材料,仿木结构,高9.6米,宽也9.6米,坊匾东面书“功覃闽粤”,西面书“声震华夷”,下署福建广东乡缙绅士民同为大总督郑芝龙立。时郑芝龙为南澳副总兵,多次击败荷兰殖民者船队和征服称雄闽粤一方的海寇。这是颂扬郑芝龙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后,汕头至分水关的路段,称汕汾公路。“分”字变成“汾”字,使人费解。分水关建于闽粤古道两省分界制高点,关东之水流向福建诏安,关西之水流向广东饶平。这里是山地,没有江河水域,何来汾水?潮剧《王茂生进酒》以山西龙门县汾河水代酒,现在汾酒很出名。山西省有汾关,王昭君和番,就是经过汉朝与匈奴交界处的汾关。分水关有多处,福建福鼎也有分水关。诏安分水关是否有别名?我查阅了闽诏安县志。1999年12月出版的诏安县志,第一卷第一章境域(59页)记载:“置县时,西部(分水关)和南部(琉璃岭)接广东省饶平县。1996年西南邻广东省饶平县。”再查饶平志康熙本和惠登甲本对分水关的记载,“分”字都没有三点水。交通部门对“汕汾公路”的定名是什么缘故?原来分水关内有长乐寺,寺东面围墙嵌着没有三点水的“分水关”三字,字体如斗大(上世纪90年代尚存,后拆墙字堙)。寺西边有“抗倭纪蹟”一人多高石碑,是民国三十四年诏安县县长钟日兴立。其中第一行有书:“……以汾水关为陆道……”分水关名在此被改了,变成汾水关,是疏忽大意还是有什么打算?汕汾公路定名者是不是以此碑为拫据?若是则舍真求伪,误导群众。世上不少事情,真的被隐去,伪的却张扬。

地名尤其是重要交通地名,它入书,入史,入志,入国家地图,关系交通、通讯、政事、军事。地名更改,惹来麻烦,有时会造成损失。为此,使用地名时要慎之又慎。

新闻推荐

龙门县获评中华蜜蜂之乡将建蜜蜂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中蜂产业特色品牌

龙门县又添新殊荣!中国养蜂学会11月26日授予龙门县“中华蜜蜂之乡”证书。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龙门县中蜂养殖产业的充分肯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