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行业治乱专项行动 重拳整治渔业乱象 铁腕拆“两违”建筑

惠州日报 2019-12-20 08:41

全市首创采用无人机航拍+智能二维码+“两违”大数据+智慧城管,强强联合查“两违”;渔业执法“两法衔接”+“陆上巡、港内查、海上搜”新型监管方式,实现打击与防范、治标与治本有机统一……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大亚湾区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原则,在区扫黑除恶办的牵头抓总下,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行业治乱专项行动。据了解,该区严格落实《广东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双向反馈办法》,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职尽职,形成行业治理工作合力。

无人机巡查监管,“两违”建筑无所遁形

为规范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杜绝“两违”建筑侵占社会资源、损害群众利益,今年以来,大亚湾区城管执法分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将整治工作与扫黑除恶行动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铁拳拆除了一批存量违法建筑物。截至9月2日,全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39宗,面积492726.43平方米。

据了解,“两违”现象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还直接带来环境脏乱、邻里纠纷、公共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今年1月,在区扫黑除恶办牵头总揽下,区城管执法分局通过无人机巡查管控平台,实现了住建、国土的信息共享及信息上报无遗漏、指挥调度高效率的目标;建立了科学合理、公开公正、操作性强的“两违”行为红黄绿灯动态跟踪管理体系及综合考评体系;探索建立了“三位一体”“巡拆分离”的跨部门协同处置机制;杜绝了巡查不到位、瞒报漏报等问题,真正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的“两违”立体巡防体系。

除此之外,为确实抓好抓实整治工作,实现零增长、减存量目标,该局通过实行一支队伍管到底,由各街道城管执法队专门负责辖区违建的巡查制止,对新增违法建设行为,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拆除一起,确保违法建筑物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需移交执法主体查处的“两违”行为,及时移交国土、街道办等执法主体查处,并加强后续管控;对已取得证件的村民自建房,通过统一在现场张挂公示牌等举措,确保“两违”建筑无所遁形。

“两法衔接”联动执法,“三无”船舶无处可逃

日前,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根据上级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乱的工作部署,对海洋与渔业治乱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经过综合整治,目前大亚湾区已有效遏制了海上非法作业行为,海洋与渔业治乱工作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辖区海域生产秩序呈现出良好态势。

在渔业整治中,区海洋与渔业分局结合区扫黑除恶办有关部署,通过大力推行“两法衔接”工作,增强执法联动力。该局通过推动政法机关与行业部门加强协调对接,把行业部门专业优势和政法机关执法优势结合起来,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更好衔接起来,实现打击与防范、治标与治本有机统一。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有效破解暴力抗法、电炸毒鱼和外省籍“三无”船舶非法捕捞等老大难问题。

通过“两法衔接”,此次行动向公安机关成功移送非法捕捞案件9宗,涉案人员15名。全部涉案人员均被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开创了渔业执法“两法衔接”的新局面。同时,充分运用“以案说法”,到渔村、渔港、码头派发利用“三无”船舶非法捕捞水产品入刑案件的法院《布告》,起到警示作用。

据悉,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区共查扣涉渔“三无”船舶202艘,整治清拆“绝户网”约12450米,召开“三无”船舶销毁现场会1次,销毁涉渔“三无”船舶近130艘。

建立长效常治机制,巩固执法成效

今年以来,区房管局聚焦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物业公司,结合楼市检查、中介监管、信访矛盾调处等工作,以信访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共发出整改通知书38份,涉及楼盘项目21个,对15家企业限制业务办理,对18家企业进行信用扣分,对10家企业责令立即整改,进一步净化房地产市场环境。

区旅游局积极主动做好线索摸排和宣传引导工作,以红树林景区月度物业考核和2019旅游文化节暨滨海美食嘉年华等活动为宣传契机,下沉基层,现场派发宣传品500余份,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良好宣传氛围。

接下来,各行业主管部门将坚持高位推动,加强协调联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一把手带头抓,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制订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形成强大整治工作合力;着手建章立制,重点推进长效常治机制的建立,巩固执法成效;持续精准发力,增强整治辐射力,充分发挥专项斗争牵引作用,攻坚克难,稳扎稳打,严厉打击涉海洋、涉“两违”等行业乱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执法难题逐一攻破。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欧阳德辉 通讯员张平 钟金城 黄羡君

新闻推荐

关于下角埔前街一巷3号C栋住宅楼加建电梯的公示

日前,本局收到吕耀雄等9户对下角埔前街一巷3号C栋住宅楼加建电梯的申请及有关材料。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九...

 
相关阅读